德國大選塵埃落定,雖然和美國一樣,右翼AFD創了紀錄,不過還是被基民社盟擊敗,根據德國民主制度的設計,未達半數的第一大黨不會選擇右翼聯合執政,因此基民社盟的勝利就是除了右翼之外的都勝利。
雖然很多媒體報道,右翼AFD創紀錄的票數是歷史性勝利,但我要說這是左翼的歷史性勝利,就如同二戰之前的電纜街之戰,林肯總統在大選中的險勝。民主制度下比分接近的贏才是大勝,才會在歷史的軌道上扳下道岔。
俄羅斯要想扭轉在烏克蘭戰場的不利局面,需要達成兩個目標:
1、川普在美國當選
2、AFD在德國當選
最關鍵的還是AFD要能贏下德國。
美國自不必說了,在拜登主政時期,整個西方以巨大的經濟優勢對俄羅斯進行遏制。俄羅斯的堅持除了期待西方自己大選,沒有勝利的希望。
最終普京等到了川普在馬斯克的推特加持下再次當選,壓力瞬間減少了一半。但仍然不能解決關鍵問題,就是他的經濟命脈和統治根基是向歐洲出口能源,而不是向美國出口能源。美國對俄羅斯的幫助只可能是間接的,只有德國AFD上臺之后打通輸油管線,俄羅斯才有可能獲得全面勝利。
雖然在美國那邊,民主黨很不爭氣的將過多資源投入在少數性別人群身上,分流了對基本盤的影響力,導致大部分傳統基督徒把川普又給選上了。
但是德國人還比較爭氣,至少目前據我觀察,德國老百姓愛看書的比愛刷短視頻和上推特接收“刺激信息”的人要多。
只要德國不崩,基本上俄烏戰爭的結局不會有大的改變。雙方的決戰戰場就在德國的大選,如今結果已經出來了,德國人抗住了推特攻勢。
您可能要問,你為啥這么篤定呢?
這個其實也很簡單。
所有政客都撒謊,川普撒的多一些,其他人也在撒謊,所以他們說的話都只是為了忽悠你投票選他。重要的是要看清,無論他們說什么,許什么愿,吹什么牛,他們的行為究竟在服務于誰的核心利益。如果服務于俄羅斯或者說普京的核心利益,那就是普京的人,不管他有沒有宣稱為了讓某些地方再次偉大。
那么普京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呢?
不是烏克蘭,或者說進攻烏克蘭是普京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而進行的本來想擴大利益,但是卻未能如愿的行動(控制更多的油氣管線)。
(劃重點)俄羅斯的核心利益是能源出口的控制權。
既然是能源出口,就像管道一樣,兩頭都有閥門,普京控制俄國一頭,需要有人幫他控制歐洲的一頭。如果歐洲這頭的人聽命于普京,那么他的核心利益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這就是為什么德國大選才是關鍵決戰。
現在的狀況是,普京一直在向烏克蘭戰場花錢,但是對歐洲輸油由于制裁減少了約三分之二。雖然液化氣沒有減少,但是光是油的減少,足以讓時間不利于他。換句話說,就算俄羅斯能真的“越打越富”,普京本人的控制力也會因能源收入的減少而瀕臨枯竭。烏克蘭不會介意同后普京時代的隨便什么俄國總統談判的。
普京所焦慮的關鍵問題,也正是他的間諜網所能驅動的下線們現在爭分奪秒想要在西方所爭取的。無論這個人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政治家還是學者教授,喜不喜歡移民,是不是同性戀,黑貓黃貓,誰能讓歐洲那邊打開俄油閥門,就都是普大帝的好兒子。
雖然俄羅斯能夠利用自己的強項,發展線人,滲透西方民主這個漏洞百出的系統,但是就算黑進去,當了總統,向俄羅斯利益傾斜的空間也是有限的。
盡管懂王厚著臉皮,把過年給烏克蘭的壓歲錢往回要。
是的,他索要對烏克蘭支援的行為,就像你舅舅過年給你2000塊錢壓歲錢,你也沒寫借條,你舅媽第二天讓你還5000。你舅媽美其名曰“為了你舅舅的利益”,實際上你舅舅同意這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么?你完全可以答應還,但是拖著不還,但是以后他在家族聚餐時,小孩桌都沒給他留餐具,只能站著吃。
無論是川普還是馬斯克,即便能夠操控美國的國家機器自我崩解,其實對俄羅斯的迫切利益沒有很大幫助,但是只要傾向于服務俄羅斯的迫切利益——施壓歐洲打開閥門,都會產生相當的損失。
比如川普最近的一系列外交操作之后,綜合各大平臺的民調,支持率下降在5%-7%之間。如果他不能成功當上美國國王,只要繼續服務于俄羅斯利益,支持率還會下降,到中期選舉就會因為過度親俄而導致丟失國會。美國的MAGA從小也是看著俄國人當反派的電影長大的,雖然有些人也能變成俄雜,但是既然是保守人群,就說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中立和轉而舔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馬斯克那邊,在全球電動車銷量暴漲25%的情況下,特斯拉的銷量不增反降。可以說就算他原地踏步,也等于被行業落下了25%,何況還負增長。為了俄羅斯,他們都下了血本。至于暴漲的銷量被誰吃掉了,東方大國只能說,自己也沒想到,國運來了擋也擋不住。
最后,為什么說應該有人送給澤連斯基一本《論持久戰》呢?
當你被卷入一場敵強我弱且無法回避的沖突時,同時國際局勢和聯盟關系存在巨大不確定性。那么就應該以生存時間為最重要戰略目標,以盡可能長時間的抵抗而不是短而浪費的抵抗,來等待國際局勢變化中出現的戰略機遇。 這就是當年教員在窯洞中所總結的弱者的戰斗與生存法則。
從長期來看,當歐洲意識到美國已經倒向俄羅斯之后,面臨生存危機的不再僅有烏克蘭一個,而是整個歐洲。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川普幫了俄羅斯的倒忙。就像川普如果不挑釁加拿大,加拿大本來正常就應該把自由黨選下去了,現在反而為更加激進反川的自由黨續了命。在其他國家的影響也大抵如此。 如果萬斯不在慕尼黑給歐洲“訓一頓”,那么德國人可能沒有這么警惕,有可能抱著是試一試玩一玩的心態,就把AFD選上去了。有相當多的德國人其實是看到萬斯那場完全沒必要的演講之后,憤而投給基民盟。
美國如果真的奉行保守主義,那么歷史上威爾遜總統被阻止參加國聯,國會不讓總統參加,不浪費那船票。 所以川普和萬斯的孤立主義根本就不是真的,孤立是假,幫俄是真。
如果是真的孤立,就在美洲不出去就可以了,跑去把盟友罵一頓,結果反而給普京幫了倒忙。看來無論哪個國家,馬屁精都是一樣一樣的。
為什么德國堡壘只要不被攻破,那么時間有利于烏克蘭?
歐洲各國加起來其實經濟總量比中國還要大,僅歐盟的經濟總量就與中國相當。如果你覺得中國現在的力量足以成為世界一極,那么歐洲也可以。而且歐洲從芯片到汽車,從飛機到火箭,全都在世界第一梯隊。歐洲制造業的強大就是美國鐵銹帶川粉們所渴望成為的樣子。并且歐洲的火箭是氫氧發動機,馬斯克的火箭還是甲烷的。馬斯克公司的技術突破在于用煤油發動機降低成本。波音近些年一直被空客按著摩擦,再發展下去,波音大有質量俄羅斯化的趨勢。波音的客戶多少還是看美國盟友的面子,孤立主義將會進一步加劇波音的衰落。一個思想獨立的人就應該明白,世界上根本沒有救世主,所有偶像都不值得崇拜,更不要說除去早期賭贏的光環,本質上就是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下頭男的人。
從經濟體量上,即便沒有美國參加,只要美國不是跑去支援俄羅斯5000億,那么歐洲自己足以將普京拖垮。
同時歐洲和東大有著同樣的短板,就是資源。如此強大的制造業離不開能源供應。制裁俄羅斯之后,歐洲轉而從美國進口一部分油氣作為替代,可以說非常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如今隨著美國的價值觀和外交上的大逆轉,歐洲將不得不另尋替代。這就是為什么你以為已經日暮西山的大英又站出來覺得自己可以領導歐洲。
雖然大英的北海油田瀕臨枯竭,但是他還是能夠更好的協調英聯邦各國與歐洲的關系,將加拿大的石油天然氣和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輸送給歐洲。雖說這些曾經附屬國早已獨立,但是如果真的憎恨宗主國,就不會保留英國國王為國家元首,何況大英可以拼縫帶大家賺錢呢?
另外的坐地享受國運到來的是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
加拿大的油氣雖然足以供給歐洲,但是畢竟離歐洲遠,離美國太近,難保美國不對加拿大進行特別軍事行動。因此最好的能源替代者其實是沙特所領導的歐佩克+經由土耳其向歐洲輸送。這要在以前,是要看看普大帝臉色的,畢竟人家在敘利亞駐著軍呢。
現在中東的俄軍都被調去烏克蘭前線,中東趁機做大的機會為什么不抓呢?而控制著遏制俄羅斯出黑海要道和輸送能源到歐洲通路的土耳其,可以說是真的要GREAT AGAIN,有機會重拾奧斯曼的榮耀。
當外交發生重大變故時,澤連斯基極具前瞻性的連續訪問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只能說烏克蘭98%的本科率不是白給的。歐洲和土耳其以及沙特的共同利益已經存在著,只是誰先去牽頭的問題。
雖然美國的反水,讓烏克蘭再次面臨至暗時刻,但《論持久戰》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畢竟美國和俄羅斯沒有共同利益,在能源上還是競爭對手。幫助俄羅斯的所有進展,都會損失美國利益。雖然川普在推特的助力下暫時操控了美國,但所贏得的時間窗口有限。除非他能夠在美國實現暴力高壓統治,犧牲美國利益,派兵諾曼底登陸打歐洲……基本上在實現這一步之前,美國自己跟自己早就打起來了。
因此歐洲遲早會發現,美國影響力的撤出,對于歐洲很有好處。歐洲實際上有三個可選的能源供應商、俄羅斯、中東和美國。而俄羅斯和美國其實沒有很多能源客戶可供選擇。戰爭并不是永無止境的,事實上歐洲只需要抵抗俄國(和美國)到俄國屈服,愿意撤軍以換取對歐洲能源的供應份額即可,畢竟乙方還是多多益善的。沒有共同利益的美俄,如果能結盟,1991年就已經結盟了。沒有就是沒有,時間越久越不可能尿一個壺里。
在暫時的黑暗中,烏克蘭唯有一條路,就是學習當年中國抗日的韌性與方法,利用對于現在的俄軍而言已經足夠廣大的領土,使俄軍不得不面臨當年日軍在華北平原一樣的處境。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開個玩笑。在缺少美國軍援的情況下,盡可能僅利用無人機長期遲滯和消耗敵人。就算雙方無人機實力相當,俄羅斯也無法用無人機對烏克蘭實現大規模的突破和占領。只要是占領還是要用人的,客場作戰,侵略者在人上總是劣勢。
說到無人機,全世界小型無人機哪家強來著?
不得不說川建國同志的競選承諾,對美國人的兌現體現為立即削減包括窮MAGA在內的窮人福利,對于競爭對手體現為極高效率的送大禮。盡職盡責的建國同志,一曲忠誠的贊歌。
對于烏克蘭而言,也正可以發揮演員總統的專業優勢,一會表演愿意送資源,一會兒表演現在還不是時候。只要美國不直接下場派兵來搶,烏克蘭每拖延一天,川普和馬斯克都會更加焦急和迫切,就會做得更過分,讓更多人看清是怎么回事。短期目標拖到中期選舉,長期目標拖到歐洲和中東建立新聯盟。
法西斯的勝利只能建立在不斷地進攻之上,一旦進攻被遏制,他們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在那之前,他們會越來越急躁,越來越極端,暴露的弱點就越多。
當然這也不是很簡單的事情,馬斯克為了實現現在的目的,早早的就將推特私有化,自己絕對控股,以防止被做空收購剝奪自己的宣傳工具。
這個看似萬無一失的方式,也不是無法突破。答案還是在東大。當年影響力最大的微博,現在人機比例可能已經超過了1:1。活人用戶自然地就會涌向更新更有趣的社交平臺。
假設有一個比較強大的創新公司,建立了新的,更有粘性的社交平臺;同時不斷往X中注入數以億計的用AI所偽裝的機器人,就能逐步瓦解馬斯克的武器。
這些機器人甚至不需要刻意惡心用戶,只需要在那些吸引眼球的未經證實的消息下面,引導舒緩、平靜的輿論氛圍,X的活躍度就會迅速下降。而且隨著機器人的增加,就如同重水的惰性對于核裂變,用戶建立偏見和憤怒,從而影響投票行為的速率就會迅速得到控制。
如果烏克蘭需要喪權辱國的給川普錢,還不如用這筆錢建立這樣一個平臺,看看誰的粉絲更多。
You may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you can even fool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but you can't fool all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