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洲區人民法院執行局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成功促成一起裝飾裝修合同糾紛案件達成和解。案件的圓滿解決,不僅化解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也為類似案件的執行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
案件背景:工程款糾紛陷入僵局
2023年,趙某與楊某某因裝飾裝修工程產生合同糾紛,趙某作為發包方,向楊某某主張未完工工程量價款及違約造成的損失25462.8元。法院調解書生效后,楊某某未按約償還案款,案件進入執行程序。
執行過程中,執行員韓陽調查發現,楊某某名下無可供執行財產,楊某某也下落不明,案件一度陷入僵局。與此同時,趙某因案款長期未收回,情緒十分激動,多次到法院催促執行。
抓住關鍵:巧做家屬工作破僵局
面對執行困境,韓陽并未放棄開展工作,通過多方調查了解,找到楊某某配偶劉某,劉某對案件的態度較為理性。韓陽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是破解案件的關鍵。
為此,韓陽多次與劉某溝通,從法理、情理多角度耐心釋法說理。一方面向劉某闡明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也站在劉某的角度,分析案件久拖不決對雙方的不利影響。劉某逐漸理解了案件的嚴重性,并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工作。
溫情和解:雙方握手言和
在韓陽的耐心說服下,劉某主動勸說了楊某某與趙某協商解決糾紛,趙某了解到楊某某家庭實際困難后主動做出讓步。最終,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并當場履行3000元案款,剩余案款分期履行,同時劉某為和解協議提供保證。
“感謝韓法官的耐心調解,你是一名好法官!”收到款項后,趙某激動地說。
法官說法:執行工作需剛柔并濟
“執行工作不僅要依法強制,更要注意化解矛盾、實現共贏。”這起案件的成功和解,得益于抓住關鍵時機進行有效溝通,并通過溫情勸解促成雙方執行和解。
執行工作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東洲區人民法院通過溫情溝通化解矛盾,不僅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溫度,也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了法治力量。這起案件的圓滿解決,正是“司法為民”理念的生動實踐。
來源:東洲區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