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
陳岸明張磊等在主席臺就座 吳曉暉作政府工作報告 易中強主持大會
2月26日上午,江門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市委市政府大會堂開幕。
江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陳岸明出席開幕大會。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易中強主持大會。市長吳曉暉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及2025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報告。
本次全體會議的執行主席是:陳岸明、鄭澤暉、易中強、蔡德威、凌傳茂、鐘軍、馮立堅、吳國杰、甄仁旺、陳霞、劉志剛、李志堅、李捷。
江門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磊,市領導鄭曉毅、李志、陳冀等在主席臺就座。
吳曉暉在報告中回顧了2024年工作。她說,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江門改革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以及市委“1+6+3”工作安排,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監督支持下,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地區生產總值4210.18億元、全省第7,增長3.4%,規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4%、珠三角第2,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這一年,江門凝心聚力保增長、穩大盤,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主動作為抓改革、促開放,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鼓足干勁強縣鎮、興鄉村,區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一以貫之抓創新、強產業,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持之以恒優環境、強治理,綠美江門建設成效顯著;用心用情惠民生、增福祉,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升;篤行不怠優作風、強擔當,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
吳曉暉說,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決戰收官年。過去四年,江門攻堅奮進,全力拼出發展加速度,GDP年均增長5.1%、全省第4,總量增加了1千億,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6%、全省第2,完成工業投資超3700億元、全省第6,技改投資超1400億元、全省第5;出口年均增長9.4%、全省第5;建筑業總產值558億元,四年增長66.7%、全省第3,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83億元,四年增長36.3%、全省第3,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翻番。江門銳意進取,工業立市制造強市成色更足,新增3條產值超500億元產業鏈、1個千億產業集群,招引產業項目投資額超6500億元、制造業占八成,產業加快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江門同心同向,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氣象,各縣(市、區)賽龍奪錦、力爭上游,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3%、珠三角第1,城鄉收入比持續縮窄,群眾幸福感不斷增強。
吳曉暉在報告中指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提質提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進出口總額穩量提質;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萬人以上,糧食產量及糧食播種面積、PM2.5年均濃度和地表水水質優良率均完成省下達任務。為實現上述目標,將重點抓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一是錨定“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加速推進軟硬聯通,加快大廣海灣經濟區建設,做好新時代“僑”文章,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增長極。二是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提升縣域綜合承載能力,加快鎮街提能升級,扎實推進富民興村,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奮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三是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建強做優產業平臺,做大做強建筑業、現代農業和商貿文旅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壯大優質企業隊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四是全方位擴大有效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著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強力攻堅招商引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分釋放消費投資外貿潛力。五是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提升政務服務整體質效,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致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六是扎實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全面提升城鄉綠化美化水平,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大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七是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文化傳承創新,豐富優質文體供給,推動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八是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就業優先戰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加大社會保障力度,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九是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有效防范重點領域風險,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與防災減災救災,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江門。
吳曉暉說,奮楫揚帆正當時,勇立潮頭敢為先。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下,凝心聚力、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門篇章,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江門新的更大貢獻!(文/趙可義 許濤 江府信)
列席華僑和榮譽市民建言獻策謀發展
為江門高質量發展注入“僑動力”
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為“百千萬工程”貢獻力量、打造具有江門特色的文化品牌……江門兩會期間,列席江門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的華僑和榮譽市民圍繞江門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百千萬工程”等熱點問題建言獻策,為江門兩會增加來自不同地域和領域的獨特視角,為江門高質量發展注入“僑動力”。
凝聚僑力量
讓海外投資“走進來” 江門產品“走出去”
“蓬江摩托車及零配件、新會不銹鋼、臺山汽車零部件、開平水暖衛浴、鶴山工程裝備成為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全省第3……”全英華僑華人中國統一促進會理事張樂在自己的筆記中,著重將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這部分內容圈起來,在他看來,這是江門產業基礎扎實的有力佐證,向更多投資者展示了江門廣闊的產業發展前景。
“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這將為更多企業在江門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我對江門的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張樂認為,江門發力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發展,意味著更多好企業、好產品將加速涌現,這將促使“江門制造”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希望江門接下來能搭建更多平臺,為眾多華僑華人創造前來江門考察交流的機會,推動他們與江門本地企業相互接觸、增進了解,助力海外投資‘走進來’,促使江門產品‘走出去’。”張樂說。
江門作為中國著名僑鄉,有530多萬江門籍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且毗鄰港澳,在榮譽市民、新方盛(澳門)集團執行董事劉家裕看來,這是江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獨特優勢。
“通過凝聚港澳同胞和僑界力量,江門可借助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加快實現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探索出一條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劉家裕建議,江門可以聯動港澳打造“一程多站”旅游線路,串聯江門、珠海、澳門等地的旅游資源,將赤坎華僑古鎮、珠海長隆和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等相結合,形成多站式旅游體驗。
哥斯達黎加江門五邑青年總會會長、恒豐進出口貿易公司董事長吳海恒認為,發揮獨特的僑資源優勢,把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產業、服務引進來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政府可以加強引導,針對僑胞和僑企關心的問題,例如專利技術、特色產業、市場開拓等方面,做好指導服務,推動好政策、好機遇直達僑胞、僑企;同時,多渠道對外宣傳江門,吸引更多年輕一輩僑胞來到大灣區、江門交流考察、投資興業。”吳海恒說。
匯聚僑資源
打造城鎮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模式
吳海恒祖籍恩平市大田鎮,十分關注家鄉的發展。最近幾年,他每次回國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都倍感驕傲和自豪。“比如開平的赤坎華僑古鎮,如今已成為江門文旅資源、華僑文化的龍頭項目,這是江門日益發展壯大的生動寫照。”
隨著“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鄉村不僅承載著發展的希望,更孕育著改革創新的無限可能。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奮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對此,美東江門五邑青年聯合會會長蔡裕明倍感振奮,同時也充滿期待。
“作為海外江門人,我們深感自豪,也深知肩負著支持家鄉建設、推動江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蔡裕明建議,要加大對和美鄉村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整理力度,激發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力,如拍攝僑鄉題材影視作品、舉辦華僑文化節等,打造具有江門特色的文化品牌。“我們也呼吁廣大僑胞積極擔當江門故事、廣東故事、中國故事的講述者和傳播者,利用自身影響力,向海外親友宣傳推介江門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發展成就,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江門,為傳播中國聲音貢獻力量。”蔡裕明說。
大灣區南太平洋漁業農業(斐濟)促進會副會長李冬梅也認為,江門打造城鎮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模式,廣大海外華僑華人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通過海外華僑華人,可以獲得資金與技術支持,進一步提升當地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為城鎮區域一體化發展筑牢根基,讓各項工程有充足的‘血液’。”李冬梅還建議,可以利用華僑在海外的商業網絡,幫助江門特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促進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例如,我們促進會現在已經鏈接并推動‘中國(廣州南沙)·斐濟漁業合作項目’成功落地斐濟,接下來可探索將江門的農業漁業技術推廣到世界各地,實現資源共享。”
李冬梅表示,通過這些方式,廣大海外華僑華人可以成為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重要力量,助力打造城鎮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模式。(文/張浩洋 江關宣)
列席江門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的華僑和榮譽市民專題視察“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果
“這里真是古色古香又充滿生機”
2月27日,列席江門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的華僑和榮譽市民走進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龍口鎮霄南村,專題視察“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果,感受古村新韻與鄉村振興的蓬勃活力。視察組一行通過走訪調研,深入了解古村以黨建引領促發展、深挖特色資源興產業的實踐路徑,共話僑鄉高質量發展新圖景。圖為馬駿飛(左一)正在購買手信。(文/圖 畢松杰 江交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