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的關注和參與,一覺醒來,民斯基昨日的一篇百字“喜訊”再成10W+熱文。不到24小時,網友留言近900條,而關于基礎養老金額期望值的投票已有近萬人參與。
也感謝公眾號對民生議題的流量支持,必須手動植入一個硬廣:
相較其他發布渠道,擁有微信群、朋友圈生態協同的公眾號,通過更新推流機制發揮了嚴肅長文的優勢,是各類熱點議題展開探討與開放交流的最佳平臺。
小民今早手打一篇長文,與各位探討,為何設定基礎養老金的預期金額為每人每月500元(文章較長,耐心稀缺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投票或留言)。
參照上次探討農民養老金時的原則(參見前文:),這數值是在財政的現實支付能力與城鄉居民的剛性需求之間取一個平衡點,充分考慮物價水平,接近基本生活需求的購買力。
DeepSeek的模型測算顯然比絕大部分的社保專家更為靠譜,也更為簡明。
但按現在每年“10%”的“驚人漲幅”,至少需再漲十年,才能達到DeepSeek測算的每月500元的“中期目標”。
實話說,不管智庫專家如何閉門分析,我主觀傾向讓這個“中期目標”盡快變為眼前的“實施標準”,不是十年后,也無需等到2030年前,即在2-3年分階段實現。即使今年不調,至少有司應該把“路徑圖”展示出來。
在我們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機制下,解決這類民生疾苦問題非難事,只是政策取舍問題。同樣是“放水”,與其放到荒郊野外變混凝土,不如發真金白銀讓民眾雨露均沾。
結合現實體感,在普遍的城鄉低收入群體中,當下按人均每月500多元的標準養老,兩老人合一起也還能湊合。
而昨天近萬人的投票中,有16%的人投了“500元”,僅次于“1000元”的43%。說實話,“1000元”只會是一廂情愿的臆想,真的就不夠“求真務實”了。
有網友留言說,信口開河容易,站著說話不腰疼,養老金缺口的錢從何來?
這是個好問題。
先不著急做數據測算,如果提問的人能把以下這兩個問題想通了,或許就不需要我的答案了。
第一個,如果過去均未曾繳納養老金如今視同繳納,為何官民退休待遇如此懸殊?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人均每月養老金超過6000元,而城鄉居民人均僅有200多元。
第二個,如果當下赤字上升財政緊張,各方需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為何普惠發錢時體制內外厚此薄彼?
據說多地公務員新近可普調每月數百元不等,而城鄉居民月均退休金卻僅能增加區區20元?如有專家路過可留言幫助辟謠或解釋。
小民看到網上有反饋說,
|“當前經濟面臨一定壓力,通過提高公務員和事業編人員工資,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這一點,小民聽過多回,但極不認可。
首先,這是目的與手段的本末倒置。
政府所有舉措的出發點應是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應是為發展而發展,包括舉債增加赤字用于基建投資,甚至用于地產收儲也好,或用于海外援助也罷,也是一個邏輯。
如此加薪難免有掌勺自肥之嫌,既然秘而不宣,小民也就不多說了。(參見前文:)
其次,即便從實用主義角度,為穩增長,拉消費,也應給真正缺錢的人發錢,才更有助于走出通縮。
按經濟學家的“直升機撒錢”建議,也應學學美帝那種“澤被天下”。如優先給體制內本已衣食無憂的機關人員加薪,不見得邊際效應比給鄉村的老人發吃飯錢更高。
因為解決城鄉低收入群體的溫飽后,在城里打工的中青年,也可多些錢改善伙食,升級消費,換個好點的手機,甚至買部國產新能源車。
如果想見效快,可學習新加坡,給他們發放帶時效的消費券。
還有自媒體辯解說,
|“機關事業單位同樣需要通過合理的薪酬吸引優秀人才,穩定現有職工隊伍。”
可拉倒吧,看看最近幾年的公務員報考情況,如過江之鯽。如果按市場供需情況調劑,即便體制內每月再降薪數百,相信仍有人趨之若鶩。
總的來看,壓降政府人員規模、降低社會治理成本,才能省出更多納稅人的資金用于包括養老在內的民生福祉,這是此消彼長的關系,養老金的缺口應從這里找補。
隔壁越南最近大規模簡并政府機構,反而走在了我們前頭。
顯然,寅吃卯糧無論在何處都是令人頭大的難題。
如養老分配機制不作改革,確實會打擊很多人繳納社保養老金的積極性,基金的可持續性會被質疑。現收現付模式下,經濟周期疊加人口下行趨勢,將帶來資金池枯竭的風險。
如以下網友留言,數人在城里合著扣了八千,而家中父母一共才領了四百。
更不用說披星戴月的農民工、日曬雨淋的外賣騎手、待業空跑的網約車司機,即便說服他們省下數百元在城市里買了社保交了養老,又如何確保他們的將來,以及他們父母的現在,能得到最基本的養老支持?
同時,有一部分農村老人已離開凋敝的鄉村,生活在無田無地的縣城或鎮場,為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照顧留守子女,除了子女匯款外他們已無收入來源,他們也變成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一部分。
只有普惠地提高城鄉基礎養老金,才能為縣鄉的上一代及下一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退一步來說,像小民一樣,作為任勞任怨的牛馬,即便無奈接受寅吃卯糧的大局,至少也希望是能有些許為爹吃子糧。
你說,分兩三個階段加到月均500元,過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