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在社交平臺公開發言,直指部分內地家庭借“人才計劃”名義赴港,實則只為子女升學或享受“港人港稅”優惠,甚至“人留內地,身份在港”,違背了香港吸引人才以促進發展的初衷。
01新聞
梁振英稱,他在內地不同城市不同場合,遇到不少以各種人才身份赴港報到后迅速返回內地的案例。
梁振英話里話外,直接點出了香港人才計劃的漏洞,淪為升學、避稅的跳板,給“不做貢獻只享福利”的人鉆空子。
其實這也不是港府首次提及這類問題了,不少香港新移民家庭的子女,雖持受養人簽證,卻未在港居住或就讀,僅通過內地的學校進行DSE培訓,以“本地生”身份申請港校,擠占本地學生名額,還享受低學費補貼,讓本地學生家長不滿。
這段時間關于“香港本地生”定義的討論,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一發不可收拾。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也對此進行了多次解說,據悉目前已初步有了方案,比較確定的是非永居港寶的學費或會上漲。
“本地生”定義是否更改,牽一發而動全身,阿Mo預測,即使有變更,也不會立馬實施,還會緩個一兩年逐步推進。了解更多,可以私聊阿Mo,一對一咨詢。(可加V:amoshuojiaoyu)
港府不點名回應梁振英質疑
高才不留港,尋常似情侶分手
針對梁振英質疑事件,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涵也做了不點名回復。
他指出自2022年底到今年1月底,各項人才計劃共收到逾44萬宗申請,超過28萬宗獲批,「高才通」占三分一。此外,他還提到,首批「高才通」簽證自去年12月底起陸續到期,截至今年1月底,續簽者只有約300人。
首批高才獲批人數怎么也有數十萬,結果續簽竟只有300人?這個數據讓人驚訝!也難怪大眾質疑這是“薅羊毛”和“搶資源”了。
孫玉涵形容人才配對如情侶關系:“如果若人才覺得香港環境適合,自然會留下,相反若人才選擇不留港,「和平分手」亦是平常不過的事。”
“本地生”定義被討論背后:
新港寶是否影響香港教育公平?
根據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43萬宗申請,批出超過27萬宗,共約18萬名人才抵港。同時,抵港的受養人至今已累計約17萬名。
僅“高才通”計劃實施以來,已有超4萬名未滿18歲受養人隨父母來港,占受養人總數的六成(約4.7萬人)。
如果這些受養人子女都赴港讀書,占香港中小學及幼稚園適齡學生總數也才5%左右,比例并不算高,為何會令本地家長如此焦慮呢?
實際上,香港名校資源才是競爭的重中之重,為了上名校,香港的家長已經卷到連孩子的受精時間都要計算。而在本土家長看來,“新港生”的加入,正在通過各種形式搶占資源:
1、考試“移民”:
此前《關于DSE 教育亂象的投訴信》被傳瘋了,一位自稱香港本地學校在讀生的家長,向港府遞交投訴,內地的一些家長利用政策漏洞,在短時間內獲得香港身份,讓孩子轉軌,去機構突擊培訓DSE課程,以自修生身份參加考試,卻同屬于“本地生”升學,搶占了本屬于他們孩子的上大學機會。
2、學位名額擠占
港八大每年預留約1.5萬個本地生名額,而2024年DSE自修生暴增2000人,2025年又再增加2000多人,自修生人數為9,410人。
就有本地家長直言“自家孩子賽道被插隊”。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出,若放任“鉆漏洞”現象,每年或有2000名本地生失去升學機會。
3、薅香港高校學費“羊毛”
香港本地生學費約4.5萬港元/年,非本地生則高達14.5萬-21.8萬港元,憑借香港身份的優勢,本科學費減免差額達60萬港元。
目前,香港教育局為了更公平地分配教育資源,鼓勵對香港有實際貢獻的人才子女,正參考不同國家 / 地區做法,考慮收取不同層級的學費,視不同情況,「新本地生」每年比「原本地生」需要多付學費。
面對洶涌爭議,香港本地家長已成立“本地學生大學學額關注組”,發起聯署要求港府重新定義“本地生”,并堵塞政策漏洞。香港教育局這邊也在進一步商討對策。
最近不少新港人家長擔心孩子升學會受影響,問阿Mo的意見。
因為香港要吸引人才,因此,持香港臨時身份的受養人子女,屬于“本地生”的范圍這個,大家都不用擔心,除非香港不想要人才了,要不然,新港人子女受教育的合法權利,港府都必須要保護。
而相應的大學學費優惠,目前已經計劃參考新加坡等國家地區的政策,或將“在港連續居住3年”作為學費優惠門檻,分層收費。
前特首梁振英的“炮轟”,與港府這邊的緊急商議政策調整方案,說明香港人才引進政策,將從野蠻生長到規范管理的轉變。對于內地家庭而言,目前港籍身份的獲取難度仍較低,各種優勢明顯,但隨著學費分層、居住年限等限制實施,獲取成本和難度將大幅提升。
因此,新港人要么提前赴港定居,累計“奉獻分”;或者將身份規劃提前,滿7年轉了永居,子女升學就沒有“分層收費”的限制,還可以參加內地的華僑生聯考,降分入讀內地名校。早規劃,早行動,才能避免“紅利”變“黑利”。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主筆阿Mo,分享最新擇校升學情報,深度解讀學校及教育,為大家輸出最實用、最及時的擇校升學干貨。
關于教育、擇校、升學等,如果你有任何話題想討論,可以小窗私聊,獲取更多一手擇校升學資訊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