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一轉眼就到了草長鶯飛的三月,正是“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的好時節,浪漫的生活少不了鮮花的裝點。
想必千年前的古人們也是這么想的。燒香點茶,掛畫插花,正是宋朝時候的四般閑事,在文人雅士的生活里占據了重要地位。而這其中,插花、賞花,不僅流傳于文人貴族階級,因民間對鮮花的熱愛,也成為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宋·蘇漢臣 【妝靚仕女圖】
插花,除了花,自然要器。
從梅瓶的清雅到玉壺春瓶的柔美,再到蒜頭瓶的別致,不同形制花瓶與鮮花的組合,才能體現出高超的插花藝術與精致的審美情趣。
今天J先生就帶大家撥開歷史的面紗,認識古代花瓶的九大經典造型,看看老祖宗愛過的那些花瓶們吧~
一、 梅瓶
元代詩人王冕曾有詩《墨梅》一首,以此贊頌梅花清香、高潔的品質和正直的精神: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br/>
古人對梅花的喜愛程度可見一斑,落到玉器上也是不遑多讓,因此梅瓶也算得上中國古代最受歡迎的器型之一。
梅瓶的瓶口細小、肩部豐滿、腹部修長、底部收斂,造型端莊典雅,因其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最早出現在唐代,盛行于宋元時期,明清時期更是達到了藝術巔峰。
多用于盛酒或插花,后來逐漸成為陳設藝術品,具有極高的審美和收藏價值。
梅瓶梅瓶,自然是由梅花來配才相得益彰。
象征著高潔與堅韌的梅瓶,搭配單枝或少量梅花,橫生、斜逸、奇特的老枝最佳,方有疏影橫斜的清逸之美。
二. 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名取詩句“玉壺先春”之意,最初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凈水瓶演變而來,于北宋時期定型,初為酒器,后來成為陳設瓷。
瓶型的典型特征是細頸、溜肩、圓腹、圈足,整體線條柔和流暢,極具美感。因此也多將玉壺春瓶與優雅、婉約聯系起來。
因瓶口較小,玉壺春瓶適合與有長枝條的花卉搭配,如用多種花材,需錯落有致,切忌花朵堆疊于瓶口,顯得頭重腳輕。
三、 蒜頭瓶
玉壺春聽起來優雅清麗,而“蒜頭瓶”聽起來就頗為有市井氣息了。
雖然名字不太好聽,但蒜頭瓶可是實打實的花瓶中的九大經典器型之一呢!
遠遠望去仿佛大蒜狀的瓶口正是它名字的由來,除此之外,長頸、削肩、圓腹、圈足也是它的特點。
瓷制蒜頭瓶始燒于宋代,當時被稱為溫壺,用作酒器。
元代開始,蒜頭瓶從酒器逐漸演變為陳設藝術品。明清時期,蒜頭瓶便成為景德鎮窯常見的瓶式,器型日趨完美,飾紋也逐漸豐富多樣。
因其獨特的造型,蒜頭瓶多被人認為是獨特與創新的代表,與水仙、百合、鳶尾等造型獨特的花卉搭配。
既能突出瓶口與花形的對比美,其長頸設計也能展現花材的挺拔姿態。
四. 膽瓶
看過花里胡哨的造型,還是喜歡簡潔大方的設計?恭喜你,那膽瓶一定會是你的菜。
直口、細長頸、削肩、腹部豐滿,造型簡潔大方,因器型如懸膽而得名,也叫 “懸膽瓶”、“膽式瓶”。
乍一看,膽瓶與玉壺春瓶頗為相似,都是溜肩圓腹。二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瓶口,膽瓶瓶口多與頸豎直一齊,且頸部較長,口沿或少有微撇。玉壺春的瓶頸則較短,口沿也明顯撇出。
膽瓶在宋代發展成熟,以簡潔、素雅、穩重端莊著稱,體現了宋代瓷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理念,是當時文人雅士最喜愛的花器之一。
多與造型簡單大方的的花材,如菊花、荷花等搭配,寓意高潔與清廉,同時突出瓶身的線條美和花材的清新感。
五、 葫蘆瓶
葫蘆,也叫“福祿”,因“福祿雙全”良好的寓意自古便受到人們的喜愛。
造型是經典的葫蘆狀,小口、短頸,上小下大兩球形,中間束腰,寓意吉祥。
自唐以來,因其諧音 “福祿”,為民間所喜愛,遂成為傳統器形,宋、元、明、清時期均有燒制,品種繁多。
作為福祿與吉祥的象征,葫蘆瓶常與石榴花、桂花等花卉搭配,寓意多子多福、富貴吉祥。
六、 天球瓶
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瓶腹碩大呈球形正是天球瓶的特點,整體的造型飽滿端正,氣勢雄渾。
關于它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不過目前公認的是起源于明朝永樂年間,受西亞文化影響。
流行于明宣德年間,清雍正、乾隆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天球瓶的制作也達到了鼎盛。
天球瓶的宏偉與華麗,使得它常與大氣雍容的牡丹、芍藥等搭配,放置在宴會廳或大廳,增添隆重氛圍,彰顯主人家的富貴與繁榮。
七、 橄欖瓶
天球瓶的大氣讓人印象深刻,但如果你是更喜歡自然風格的“小清新”,不妨來看看橄欖瓶。
一般的橄欖瓶為撇口,短頸,肩、頸部內收,腹部微鼓,瓶體似橄欖,因而得名橄欖瓶。
起源于宋代,元明清皆有制作,清代時達到鼎盛,作為清三代的“國家隊選手”,是極具特點的官窯器型。
常茉莉、梔子、水仙等花卉搭配,突出花朵的同時不失清新自然之感。
八、棒槌瓶
棒槌瓶分為硬(圓)棒槌瓶、方棒槌瓶、軟棒槌瓶,是康熙朝初創的新器型,主要為陳設器,因外形酷似洗衣服用的棒槌而得名。
別看人家名字起的俗,要知道大俗即大雅!
在康熙時期,國家初定但仍有內憂外患,連年征戰,棒槌瓶 的 “瓶” 諧音 “平”,不僅是實用器,更被賦予 “天下平定” 的美好寓意,飽含著人們對和平的向往 。
詩文棒槌瓶在此基礎上,將詩文融入裝飾元素,開辟出全新藝術境界。
其創作工藝極為考究,在瓶體成型后,經驗豐富的工匠需精準布局詩文位置,再運用青花、五彩、粉彩等多種釉彩裝飾技法呈現詩文。
其造型古樸穩重,常與梅花、洋桔梗等搭配,寓意堅韌與高潔,適合放置在書房或茶室,增添文人氣息。
九、鳳尾瓶
瓶口像喇叭、脖子長、肚子鼓、底部收斂,造型像鳳尾,特別靈動,那你看見的一定就是鳳尾瓶了!
鳳尾瓶的器型最早可追溯至北朝時期的撇口瓶,到了清康熙時期,景德鎮窯才正式創制出鳳尾瓶。
民國初年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提到鳳尾瓶,稱之 “鳳尾足長而豐,底處蓋散開略同鳳尾,故名”,由此得名鳳尾瓶。
將靈動優雅的鳳尾瓶與飄逸秀氣的蘭花、菊花搭配,可以增添浪漫氣息。
J先生說:
今天介紹的九種經典花瓶器型,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與不同花材搭配,都能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美學意境。
無論是清雅的梅花、華貴的牡丹,還是靈動的蘭花,在玉器花瓶的映襯下,煥發出別樣的動人光彩。
這不僅是對自然美的追求,更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趁著三月花開,不如也挑一個心儀的花瓶,插上幾枝喜歡的花,讓家里多一份自然的氣息和歷史的韻味吧!
如果你對玉器花瓶與插花藝術有更多見解,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收藏和轉發,讓更多人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推薦閱讀:
跟女明星學穿搭,新中式珠寶的絕美搭配,普通人也能“無痛變美”
山海經中的神獸,童話森林的守護精靈!22款獨角獸珠寶,有誰不愛
凱特晉升王室認證官!千元復刻王妃穿搭,這6個平價珠寶品牌要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