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開盤大漲,科技股領漲港股,相關行業ETF——港股科技ETF(513020)最高漲超4%,開盤四十分成交量已經破億。消息面來看,港股科技股多重利好疊加。
港股科技ETF(513020)中前十大重倉股中,快手漲幅超10%;阿里巴巴漲幅超6%;中芯國際漲幅超5%;騰訊控股、美團等跟漲。
從規模來看,該基金5個月時間規模增加41%,2024年9月底規模微3.72已元,目前最新規模為5.25億元,規模增加1.53億元。
從消息面來看,港股科技股多重利好消息疊加。貨幣寬松背景下利好港股科技,疊加國內經濟復蘇穩中有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基本面預期有保障。上周回調后的港股科技ETF(513020)估值更有吸引力。
上周港股出現一定的調整,主因前期累積了較高漲幅、美股AI資本開支增速放緩預期、關稅等不確定性。但國內AI等領域應用落地的邏輯確定性仍強,且中國科技資本開支節奏或快于2023年的美國;疊加中國經濟中期韌性強,市場對關稅風險預期或較充分,中國資產相對收益仍可期。展望后市,港股市場或維持震蕩格局,建議投資者沿盈利預期變化調倉,可增配互聯網與科技硬件,把握科技股價值重估機會。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表示,短期內,一方面,恒生科技指數漲至2022年1月21日以來高點,未來或面臨調整以及部分投資者獲利了結,從而帶動港股市場高位震蕩。另一方面,近期港股業績陸續披露,業績超預期個股或迎來交易性行情,建議關注。配置方面,科技板塊依然具備較高投資機會。政策支持和技術發展下,AI應用落地加快,科技股有望從估值抬升階段步入盈利兌現階段。
研報顯示,從估值層面看,港股科技股仍然有較大修復空間。技術的擴散以及人類生產力的提升不以少數團體的意志為轉移。由于全球AI開源社區和市場經濟體系的客觀存在,政策制定者主觀期待的技術封鎖目標或難以實現。2023年以來中美科技板塊估值顯著分化,當前納指PE_TTM處于過去10年的89%分位數,為恒生科技指數PE_TTM的2.4倍,中美科技股價差有望收斂。
從資金面來看,南下資金加速買入港股,今日早盤凈買入港股超40億港元。截至3月5日,今年以來南下資金高達2952.81億港元,其中僅有6個交易日是凈賣出,其余皆是凈買入,單日凈買入資金超過100億港元的交易日就有14次。
據興業證券測算,2月3日至26日期間,以AI產業鏈(軟件服務、資訊科技器材)、生物醫藥、媒體娛樂及電訊服務為代表的成長領域獲得主力資金加持,其中軟件服務板塊凈流入規模居首;而銀行、保險、建筑工程等高股息紅利板塊則遭遇集中減持。
據興業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月26日,代表外資的國際中介機構持有港股市值為16.30萬億港元,占港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為45.65%,處于2021年以來11.1%的較低分位數水平。相較2021年高點,外資持股市值或還有7.7萬億港元的提升空間。
中信建投表示,港股長周期牛市在去年四季度就已經確立了,當前是牛市的延續。全年維度,延續2024年四季度以來的熊轉牛,中樞繼續上移。港股的三大長周期目前均處于底部回升的狀態,牛市或將持續。
港股科技ETF(513020)一鍵布局港股科技龍頭股,且可以T+0交易,享受科技大發展帶來的機遇。
注:指數/基金短期漲跌幅及歷史表現僅供分析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觀點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文中提及指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選擇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產品?;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