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綺蝶
隨著特朗普在全球范圍內升級“關稅戰”,并在俄烏問題上通過暫停對烏軍援施壓后者同俄羅斯談判,國際格局的演進加速進行:美俄互相頻繁示好、歐盟與美國的裂痕日益加深、中國積極拓寬外交空間,以及印度、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努力爭奪更多話語權。隨著特朗普的再次執政,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正經歷一場歷史性的重組。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納迪亞·沙德洛夫(Nadia Schadlow)近日在國家利益網站(The National Interest)發表一篇題為《世界秩序的重組》的文章,將特朗普與尼克松作比,認為兩人執政伊始都面臨重塑世界格局的難得機遇。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必須抓住地緣政治重組的關鍵時期,維持大國之間的力量平衡,確保有利于美國實力地位的“持久和平”。
文章稱,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上臺時,世界正經歷根本性重整:美國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都相對下降,美蘇之間的核力量對比出現不利于美國的變化,歐盟、日本在政治和經濟上愈發自信,中蘇之間則逐漸交惡。各方實力對比的變化帶來了地緣政治格局上的轉變:美國不再擁有對蘇聯的核戰略優勢;歐洲對蘇聯的看法發生轉變,西德開始尋求與蘇聯緩和關系,跨大西洋聯盟不再如從前穩固。
▲上圖:1973年,尼克松與勃列日涅夫討論美蘇緩和;下圖:1972年,尼克松訪華同毛澤東會晤。
尼克松在1970年提交給國會的《20世紀70年代美國外交政策》報告分析認為,這些地緣政治和軍事上的轉變,是推動實現“持久和平”的機遇。尼克松指出,和平并非靜止的狀態,維持和平需要根據其他大國利益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而美國要確保引領這些變化,在維持全球力量平衡上扮演關鍵角色,確保對手無法占據上風。
不難看出,尼克松的“維持和平”實質上是平衡各方勢力,保持有利于美國的國際局勢和權力平衡。文章列舉了尼克松提出的維持“持久和平”的三項條件:第一,伙伴關系,即美國不挑大梁,鼓勵盟友加大自我防御;第二,以實力求和平;第三,談判。在談判上,尼克松注重“聯動”(linkage)策略,旨在通過關聯不同問題來施加壓力,以實現美國的整體外交目標。比如,尼克松愿意與蘇聯進行戰略武器談判,但他也期待雙方在其他領域取得進展,比如將結束越南戰爭和推動阿以和平進程與美蘇談判掛鉤。文章稱,正是這三項“和平工具”,幫助尼克松執政時期維持了大國平衡,并為應對未來的戰爭提供了最有效的防線。
文章表示,與尼克松一樣,重返白宮的特朗普深知當前的世界格局正處于重塑進程中。早在2016年當選時,特朗普便承諾要塑造這一進程,恢復美國實力,保護并發展美國的優勢。他提出的政策旨在將美國從全球化的相互依存關系中脫離出來,特別是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避免讓中國控制關鍵供應鏈。特朗普提出的邊境政策和宗教政策也旨在減少邊境安全威脅(包括毒品危害),并對抗激進伊斯蘭主義。特朗普在2024年成功連任,部分原因便是出于美國人相信特朗普開始的這些變革需要繼續推進,直至完成。
同尼克松一樣,特朗普認識到全球權力及其分配的重要性,而美國的實力可以成為塑造地緣政治發展的工具,推動有利于美國國家利益的變革,而非一味地導致緊張局勢升級。特朗普和尼克松世界觀的共同基礎在于,國家作為獨立行為體,才是全球力量和穩定的主要來源。因此,美國應該擁有自己設定國際規則的能力,而非讓龐大的國際社會來制定規則,這是特朗普政府與拜登政府的差異所在。
▲2月18日,美俄代表團在沙特利雅得舉行了會晤。
文章認為,特朗普今天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在某些方面與尼克松時代有所不同。冷戰時期中蘇的分裂為尼克松創造了機會,如今特朗普將面臨不同的機遇和挑戰,包括中國的經濟主導地位和俄羅斯的擴張野心。如果特朗普的政策與尼克松提出的維持持久和平的三項條件相契合,那么成功確保美國擁有持續優勢的可能性將很大。
隨后,作者依據這三方面依次進行了分析。首先,特朗普將“以實力促和平”作為競選和執政綱領,并承諾建立“世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軍隊 ”。在國防建設上,他尋求提高效率和推動改革,充分利用美國的技術優勢來打造可升級的致命武裝部隊;同時,美國也要保持威懾,向其對手證明:如有必要,我們可以持續作戰。
其次,特朗普將繼續要求美國盟友共同承擔責任,他并不希望削弱歐洲,相反,他需要能夠對抗“反西方勢力”的獨立盟友。特朗普反對歐洲的低防務支出、零碳能源政策以及親華貿易安排等策略,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講話也是在提醒歐洲應該持有與特朗普共同的價值觀。
▲當地時間3月3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將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提高至20%。
最后,特朗普將利用談判來抬高美國在關鍵領域的地位。特朗普將通過談判協議來實現與其他國家在貿易上的“互惠”,推動全球貿易體系的重新洗牌。特朗普也非常喜歡“聯動性”這一策略。比如,特朗普于2018年退出JCPOA,將伊朗核問題同伊朗地區行為掛鉤,直到伊朗對其行為做出“重大改變”。二進宮后,他又將邊境安全同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掛鉤,促使后者認真對待邊境安全并平衡對美貿易。作者認為,特朗普還將對俄羅斯、伊朗和中國采取更多與關稅和制裁有關的“聯動”策略。
文章稱,美國的利益遍及全球各地,且這些利益相互關聯。在維護美國的利益時,特朗普經常采取顛覆性的做法,誘使他人朝著其偏好的方向前進。
比如,特朗普最近提出接管加沙的建議,已導致該地區各國紛紛表示要重建加沙地區。他在巴拿馬運河問題上展現出的強硬姿態,也促使巴拿馬政府重新考慮中國在運河中的角色問題,向更加親美的立場靠攏。如今,隨著美俄開始就俄烏問題進行談判,特朗普“關聯”策略的有效性,將取決于他能否穩定住歐洲局勢,使俄羅斯不再主導該地區,并允許美國繼續在全球范圍內塑造力量平衡。畢竟,一個控制烏克蘭領土和資源的俄羅斯,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還同時向伊朗等其他對手發出了“戰略信號”。
文章在最后表示,尼克松和特朗普都認為和平非靜態,若美國實力不強大,對手將趁虛而入。尼克松重視權力平衡,不希望權力真空被他國填補,所以上臺后果斷領導,不拘泥外交常規,不怕觸動敏感神經,以確保美國占據可持續的實力地位。特朗普與之相似,視重整期為重塑世界體系的罕見機會。而文中提到的責任共擔、實力促和平和談判則為特朗普應對當今世界變局、確保美國在國際競選中保持持久優勢提供了指引。
高端訪談
更多訪談
基金會動態
更多動態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