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傳統燃油汽車確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燃油車,當然,政策的支持是新能源汽車崛起的重要推動力。
“現在的汽車市場消費者分為三類,一類是堅決購買傳統品牌燃油車,一類是堅決購買新能源新勢力,還有一類是在兩者之間游離。對于我們上汽大眾來說,第一類用戶隨便怎么也繞不開我們,第三類也會用我們去和新勢力對比,但是在第二類用戶中,還是會有‘回頭客’。”重慶博眾經銷店的銷售主管告訴筆者。
“我才遇到一位客戶,他本來是我們朗逸(參數丨圖片)的車主,開了10年了,現在想換車,非常堅決要‘嘗鮮’買輛新勢力純電SUV。結果開了半年,說賣二手了虧了十幾萬,回頭來買了途昂 X,我問他原因,他說開了一段時間后還是覺得駕駛乘坐體驗差異比較大,特別是在過井蓋、減速帶包括瀝青路、彎道的時候感受太明顯了。還是上汽大眾的車過的時候幾乎沒什么感覺,沒什么顛簸,車身非常穩定,娃娃在后排坐起不暈車。本來是娃娃圖稀奇,想在車上看電視,結果不要說看電視,就是正常駕駛起都喊暈車。”銷售主管告訴筆者的這個案例還不是個例,沖著冰箱彩電大沙發去的,結果后排乘客別說電視,連手機都看不了了,太暈了。
那為什么上汽大眾的車,特別是途昂這個級別的車型更是非常穩定,不顛簸不搖晃平穩緊湊?首先,上汽大眾的底盤設計注重剛度優化,提高了底盤的剛性,車輛在通過不平路面時保持了車身的穩定性和整體性,減少了車身的扭曲和變形;其次減震器經過了精心調校,能夠在吸收震動的同時提供適當的阻尼力,抑制了彈簧的過度跳躍,彈簧的調校也兼顧了舒適性和操控性;最后在車身結構上上汽大眾車型采用了高強度車身結構設計,使用了熱成型鋼等高強度材料,有效提升了車身的剛性和抗扭強度。優秀的底盤設計、懸掛系統調校、車身結構強度以及輪胎性能、動力系統的平穩結合,讓整車的質感緊湊,駕駛起來穩定、厚重。
“我覺得這么多年來,上汽大眾在品質上的堅持最可貴的是,即使是入門級產品與30-40萬的高端造車工藝都一致,比如一體沖壓的車門、激光焊接、底盤的空腔注蠟,包括入門的朗逸新銳都是跑了100萬公里長測后才上市的。”只要駕駛起來穩,才更相信產品的長久品質。
在上汽大眾的展廳大屏幕上,反復播放著每款車型的碰撞視頻,極具震撼力的“砰砰砰”聲音,確實是它最自信的表達。據了解,目前國內車企的車身安全開發,能同時滿足GB國標、C-NCAP、C-IASI(中保研)三大標準就算良心車。但三大標準覆蓋的范圍依然有限:例如GB國標主要包括正碰、側碰和追尾,40%偏置碰撞以及頂壓,C-NCAP包括正碰、50%偏置正碰、側碰以及側面柱碰撞。C-IASI包括25%偏置正碰、50%偏置正碰、側面碰撞、頂壓等等。上汽大眾在滿足這三套標準的基礎上,還有自己的VW標準。C-NCAP的柱碰撞,更多地考量到前排乘客的安全。但在上汽大眾標準體系內,二三排乘客也同樣重要。因此,增加了90度夾角的二排、三排兩次柱碰撞,充分考量了二三排乘客安全。在上汽大眾體系內,還增加了正面的柱碰撞。僅一個柱碰撞,上汽大眾就要做4套標準。按照每套標準撞兩次來計算(一次測試數據,一次驗證數據),那就至少要撞8次。
另外,日常生活中還可能會出現翻滾風險。在C-NCAP要求的氣簾翻滾觸發試驗中,要求車企需要在三種翻滾場景中任選其一(沙坑絆翻、斜坡翻滾、堤坡翻滾)即可,而上汽大眾的標準是三個項目全做,累計要進行11次翻滾試驗,涵蓋沙地,大斜坡和單邊橋翻滾工況。
安全可靠是上汽大眾車型的核心價值之一,對品質的執著追求,不僅“拉回”了一部分新能源車主用戶,也確保每一輛交付到消費者手中的車都符合最高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