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莉
近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為中國西部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正在深刻重塑該區域的產業格局。
作為國家戰略級物流通道,陸海新通道已覆蓋西部13省(區、市),聯通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473個港口,2023年上半年貨運量突破42萬標箱,同比增長28%。在這組數字背后,一場以通道經濟撬動產業變革的轉型升級大戲,正在中國西部加速上演。
物流體系重構:從“內陸洼地”到“開放樞紐”
近年來,陸海新通道的建設不斷深化,其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愈發顯著。專家指出,陸海新通道不僅提升了區域內的物流和運輸能力,還優化了國際貿易的運作效率。隨著多條鐵海聯運班列的常態化開行和重要港口及鐵路設施的升級改造,這一戰略通道逐步成為中國西部與全球市場之間的關鍵經濟樞紐。
“過去,出口東南亞要走長江水運到上海,再轉海運,耗時25天以上。現在通過陸海新通道,12天就能抵達雅加達。”重慶某汽車零部件企業物流總監李峰坦言,這條西部最快捷的出海通道,讓企業海外訂單處理效率提升40%。這并非個案,截至2023年6月,陸海新通道已開通國際聯運線路78條,形成“鐵海聯運、跨境公路、國際鐵路”三位一體的物流網絡,西部主要城市貨物出海時間平均縮短10—15天。
物流效率的躍升直接推動成本下降。廣西欽州港自動化碼頭啟用后,集裝箱裝卸效率提升30%,疊加“一單制”多式聯運改革,西部企業物流成本較傳統路徑降低20%。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22年,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下降至14.1%,首次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物流體系的質變,使得重慶、成都、西安等內陸城市開始展現“準沿海”的區位優勢。
數字化變革同步加速。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成后,西部企業接入新加坡的時延降至70毫秒以內。依托區塊鏈技術的“單一窗口”平臺,貨物通關時間壓縮30%。
產業集群崛起:從“單點突破”到“鏈式生長”
“通道+產業”的聚合效應,正在西部催生多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率先形成示范效應。成都高新區依托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雙通道”優勢,聚集京東方、華為等龍頭企業。在西安,隆基綠能通過陸海新通道將單晶硅片直供越南光伏組件廠,帶動陜西光伏產業年產值突破千億元。
農業現代化進程提速。2023年1—8月,經陸海新通道運輸的西部特色農產品達8.2萬標箱,同比增長65%。寧夏農業農村廳2023年數據顯示,通過陸海新通道出口的葡萄酒均價較傳統渠道提高25%—30%;甘肅中藥材在廣西形成精深加工集群,出口附加值提高4倍。更深遠的變化發生在產業生態層面,貴州依托通道優勢建成全國首個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吸引華為云、蘋果iCloud等超大型數據中心落戶,數字經濟增速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平陸運河的建設為陸海新通道開辟了新的水運方式,進一步提升通道的運輸能力。同時,黃白鐵路的建設將進一步縮短通道西線的鐵運里程,提升運輸效率。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為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產業合作方面,川桂合作產業園區加快建設,與甘肅、貴州等省份共建通道合作園區達成意向,沿線省份共建共享新通道的共識不斷加強。此外,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通航,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樞紐。
專家還指出,未來,陸海新通道的建設需要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提升次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通過這些措施,陸海新通道將繼續發揮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助力西部地區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與合作。
開放能級躍遷:從“跟跑者”到“規則制定者”
2023年,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發布《陸海新通道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指數》,中國與東盟國家通關效率平均提升40%。這標志著西部開放進入制度型開放新階段。2023年上半年,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對東盟進出口額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21.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
在廣西自貿試驗區,中馬“兩國雙園”首創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實現跨境結算時間從2天縮短至10分鐘;重慶率先試點的“啟運港退稅”政策,使企業資金周轉效率提升50%;成都青白江鐵路港實施的“一單制”改革,推動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有機銜接,2023年前三季度國際中轉業務量增長3倍。更值得關注的是規則話語權的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發布13項國際多式聯運標準,其中5項被納入聯合國亞太經社會推薦標準。
西安交通大學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立的“陸海新通道研究院”,兩年內孵化出23項跨境貿易專利技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已整合價值超50億元的科研設備;在昆明,中國—東盟區塊鏈產業園吸引38家跨國企業入駐,2023年技術交易額突破10億元。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介紹,截至2024年12月15日10時,2024年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運輸貨物達到90.3萬標箱,同比增長9.6%,創歷史新高,為服務西部地區開放發展、推進新通道沿線國家和地區間經貿往來,提供強勁動能。
“如今,中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已經進入新階段。”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沂表示,目前,陸海新通道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沿線地區的經濟聯系強度總體偏低,經濟聯系相對較弱,雖然重慶、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的聯系隨著城市環線建設等的開展而增強,但以沿線地級市為代表的次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仍有待增強。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背景下,陸海新通道不僅是西部開放的“突圍之路”,更成為觀察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絕佳樣本”。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中期評估調整在即,這條“黃金走廊”或將開啟更具想象力的2.0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