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豬業中,仔豬油皮病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疾病,它不僅影響仔豬的健康成長,還可能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仔豬油皮病,醫學上又稱仔豬滲出性皮炎,其發病原因較為復雜。
一、皮膚屏障功能不完善
仔豬的皮膚較為嬌嫩,角質層薄,皮脂腺和汗腺等皮膚附屬器官發育尚未完全成熟,這使得它們的皮膚屏障功能相對較弱,對外界病原體的抵抗力較差,葡萄球菌等病原菌更容易突破皮膚防線,侵入機體并引發感染。
另外,新生仔豬在出生后需要盡快適應外界環境,在這一過程中,皮膚的生理功能需要逐漸調整和完善,在此期間皮膚的防御能力相對較低,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仔豬油皮病我們可以使用畜小牧的:均滅太保,畜小牧的均滅太保對仔豬油皮病葡萄球菌感染的消毒有非常好的效果!
二、母源因素
母豬在妊娠期間如果感染了葡萄球菌等病原菌,這些病原菌可能會通過胎盤或在分娩過程中垂直傳播給仔豬,導致仔豬在出生后就攜帶病原菌,當仔豬免疫力下降或皮膚出現損傷時,病原菌就會大量繁殖,引發油皮病。
母豬的乳汁質量也與仔豬的健康密切相關。如果母豬營養不良,乳汁中免疫球蛋白等營養成分含量不足,會導致仔豬免疫力低下,對葡萄球菌等病原體的抵抗力減弱,容易感染發病。
三、環境因素和其他因素
豬舍衛生條件差是導致仔豬油皮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豬舍內糞便、尿液清理不及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和細菌,污濁的空氣和潮濕的地面為葡萄球菌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飼養密度過大也會增加該病的發生幾率。仔豬之間相互擁擠、摩擦,容易導致皮膚損傷,為葡萄球菌的入侵創造了條件。同時,高密度飼養還會使豬舍內的空氣質量下降,濕度增加,進一步促進病原菌的傳播。
斷尾、剪牙、打耳號等操作如果不注意消毒,會為葡萄球菌的入侵提供途徑。
仔豬之間相互打斗、咬傷,以及被尖銳物體劃傷等,都會使皮膚出現破損,增加葡萄球菌感染的機會。
豬瘟、圓環病毒病等其他疾病會導致仔豬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增加對葡萄球菌的易感性,使仔豬更容易感染油皮病。
綜上所述,養殖戶在日常養殖過程中,要高度重視豬舍環境的清潔與衛生,合理控制飼養密度,做好母豬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同時在進行仔豬相關操作時嚴格消毒,盡可能減少皮膚損傷。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降低仔豬油皮病的發生幾率,保障仔豬健康成長,提高養豬業的經濟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