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日子
對于很多人來說
卻要經歷“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困擾
花粉過敏的“元兇”是鮮花嗎?
能不能吃藥預防?
“過敏星人”到底該如何度過春天?
看上去不開花的樹
才是花粉過敏的“罪魁禍首”
自然界的花粉傳播主要分風媒和蟲媒兩種形式。春季花粉過敏的“元兇”往往不是顏色鮮艷的觀賞花,而是那些看起來不像會開花的樹木類、雜草類植物。
蟲媒花粉,如油菜花、桃花、梨花的花粉,靠蝴蝶或蜜蜂等昆蟲傳播,特點是花朵鮮艷,帶 有芳香或其他氣味,花粉顆粒較大,花粉量不多,不易四處播散,通常不會引起過敏。
風媒花粉,如柏樹、楊樹、柳樹、樺樹、梧桐等的花粉,特點是花粉顆粒小,花粉含量高,質量較輕,可以隨風飛到很遠的地方,風媒花粉是主要過敏原。
圖源:國家應急廣播
數據顯示,大部分地區的花粉濃度會在3月中下旬達到高峰。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醫生李麗莎介紹,有一些比較敏感的患者,可能在二月下旬就已經有癥狀了,但多數患者癥狀在三月下旬比較重。三月引起過敏的主要是柏樹和楊柳樹(的花粉),到四、五月份,主要是樺樹、梧桐樹、白蠟樹這些樹種(的花粉)。
城市常見的綠化樹木圓柏
導致眾人過敏?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花粉過敏的“倒霉蛋”分享自己的癥狀,不少成都網友表示,自己過敏和路上的圓柏樹脫不了關系。
3月4日,成都市民朱先生告訴記者,每年三月,孩子都會出現過敏性結膜炎,還不時伴有鼻炎等癥狀,這樣的情況已經連續三年出現。“我們到醫院看了,醫生說每年同一時間都發作過敏癥狀,雖然沒查過過敏 原,但是成都二、三月份的柏樹花粉濃度較高,(推斷)基本上就是這個原因(導致)過敏。”
市民李女士也分享了因圓柏樹花粉過敏的經歷。她告訴記者,今年因為對圓柏花粉過敏,引發了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癥狀,“從春節開始就鼻子癢,一直打噴嚏,然后還不停地咳嗽。”李女士說,今年她的過敏反應更強烈,癥狀也比往年要早一個月。
有網友分享自己在醫院做過敏原檢查的報告單,圓柏花粉是其中一項。圖源:封面新聞
既然這些樹木容易導致過敏,能否在城市綠化規劃的時候提前注意,用銀杏、梧桐等低致敏性的樹木替代呢?
記者查閱發現,2月27日,針對網友反映的“圓柏花粉過敏”等問題,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回應稱:經成都市綠化管護中心核實,圓柏木在本市栽植很少,且已逐漸不用于綠化栽植樹種。目前園林主管部門對已栽植的該樹種近幾年均采取藥物措施來抑制樹木開花,以減少花粉和飄絮。在新的城市綠化規劃時,也已經不再使用這類樹種。同時,在春季開花季節,提醒有過敏反應的市民注意做好防護措施。
成都市公園城市局針對網友反映的問題作出的回復
過敏≠感冒
嚴重可致休克
春季花粉過敏屬于一種過敏反應性疾病,有些患者在接觸花粉后,眼部癥狀通常表現為眼癢、流淚或者是眼結膜充血,也可能會引起眼部畏光等情況。
圖源:國家應急廣播
除了引起皮膚癥狀外,花粉還可能引起這些“過敏”:
過敏性鼻炎:鼻黏膜發炎腫脹、鼻癢、鼻塞、噴嚏不斷,流清水樣的鼻涕,通常上午的癥狀會比晚上嚴重,也會在干燥刮風的天氣里加重,室內比室外感覺稍好。
過敏性結膜炎:眼睛充血、發癢、流淚,總是想揉眼睛。
過敏性哮喘:咳嗽、胸悶氣短,甚至喘氣時能聽到“嘶嘶”異響。
雖然癥狀和感冒有些相似,但花粉過敏和感冒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花粉過敏一般同一癥狀反復出現至少持續三周左右,不伴有頭疼、發熱、肌肉酸痛等癥狀。
感冒病程比較短,一般3到7天,很少超過兩周。
如果在這個季節同一癥狀反復出現的話,要警愓是花粉過敏,到醫院及時就醫,明確過敏原。
不是感冒,就可以不用藥嗎?錯。如果任由過敏性疾病反復發作,可能會朝著嚴重的方向發展。
嚴重過敏反應有些是不明原因突然發作的,有些是長期過敏原反復接觸導致急性的發作。一旦發作,經常是迅速蔓延全身的癥狀。因此,對過敏性疾病必須加以重視,阻止它由輕到重的進展。
過敏性鼻炎是因花粉引起的常見疾病。鼻塞、鼻癢、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癢都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癥狀。目前,過敏性鼻炎還沒有辦法徹底治愈,但可通過提早干預減輕患者癥狀。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常務副主任王良錄介紹,如出現過敏癥狀,早晨起來可先做鼻腔沖洗,之后使用鼻噴激素,再用花粉阻隔劑,可以延長和增強鼻噴激素的效果,既起到很好的預防,又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如何科學預防?
春季花粉過敏一般會持續到5月。想要預防或減輕不適,最主要的就是不接觸過敏原。
1.躲
在干燥、溫度高、風大的天氣,尤其是上午10點到下午5點,減少外出活動,遠離過敏原。
花粉過敏癥患者要及時關注花粉監測預報,指數較高時減少戶外活動。特別不要在樹木密集的地區做長跑、爬山等劇烈運動,濃度高的花粉環境可能誘發憋氣甚至哮喘,危及生命。
同時盡可能減少身邊環境中的過敏原。保持室內衛生,適當通風,盡量不要在室外晾衣服、床單等,有條件的市民可在家準備一臺空氣過濾器,一定程度上 可以達到過濾花粉的效果。
2.防
外出時做好相應防護。戴口罩、眼鏡(非隱形眼鏡),外露的皮膚可涂霜劑。駕駛汽車的途中,盡量減少開窗時間。
回家后,清洗臉部、手部等部位裸露在外的皮膚,更換衣物。
如發現自己在食用某種水果、堅果或者蔬菜后會出現嘴唇口腔瘙癢、發麻、水腫,全身起風團、癢、惡心、嘔吐、肚子疼、拉肚子,甚至胸悶氣緊等癥狀,尤其需要警惕,避免再次食用。
3.護
保護皮膚,保持皮膚完整性。洗澡時不用力搓洗,發病時不抓撓、燙洗皮膚,出現皮膚脫屑時加強滋潤保濕,選擇柔軟的貼身衣物。
4.食
合理飲食,多吃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發病時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明確有花粉過敏史的人,建議在過敏季到來前1-2周口服抗組胺類藥等。若是提前了解到要去的地方花粉濃度較高,可提前服用抗過敏藥,或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在過敏季,要規律使用鼻噴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類滴眼液等,直至花粉季結束,不建議自行停藥。
來源:央視網綜合整理
-點擊閱讀更多科學家的故事-
科技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了解更多科學背后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