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六年,由在國內。國際極具影響力的環球探險家“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根據他們環球探險的親身經歷,而構思、設計、打造的以“真實自然災害體驗,綜合素質能力訓練“為核心的首創概念落地產業“侶行素訓”已經正式上線;侶行杭州素訓基地,也面向全社會開放。
1.授人以漁,16年的探險故事與人生財富
七大洲、四大洋;火山、海洋、雪原、極地、沙漠、雨林、戰區……16年,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百萬公里的行走,這是“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過去這些年的所作的事情和生活方式。
在十幾年數百萬公里的行走途中,張昕宇、梁紅歷盡千千劫。有突破自我的挑戰、有各種突發的意外、有大自然設置的“考驗”。也正是經歷過這些挑戰、意外、考驗,讓張昕宇、梁紅得到成長、升華,從小我到大我,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再到見山仍是山。才讓侶行的故事,從最初的個人夢想,到后來的大家的夢想。
在侶行一路“通關”前行的過程中,它憑借的不是“主角光環”,而是張昕宇、梁紅個人超凡的“素質能力”。除了他們倆的各種技能儲備,還有他們身上的各種關鍵能力與核心素質。
外在的包括,前期計劃、觀察入微、風險預判、自我情緒管理、溝通表達、信息處理、協同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等。
內在的包括,三觀樹立、意志力、責任感、獨立思考、科學自然素質等。
這些關鍵能力與核心素質,才是侶行能夠一路走下去的密匙。也是通過侶行一起去見識世界之外,張昕宇、梁紅想傳遞給大伙兒的品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張昕宇、梁紅有很多的社會身份,但是他們最希望的身份,是傳遞者。由此他們便誕生了打造“侶行素質訓練基地”的想法,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將自己數十年、數百萬公里行走的人生經驗和技能積累,通過侶行素訓,傳遞、輻射給更多的人,讓這些獨一無二的寶藏,在更多的人身上閃閃發光。
親身環球探險經歷、經驗導航,通過模擬場景展現,讓人們在切身災難體驗中,多行動經歷一些,多體驗感知一些;然后改變一些,提升一些,或許,改變的是一次人生,也是一次生命。
2.概念先行,侶行素訓的初心及愿景
張昕宇、梁紅及侶行團隊,總結自己十多年在世界各地的行走體驗及經驗,結合中國當代青少年的實際成長環境,和成年人的生活習慣及心態,傾心量體打造出的侶行素訓基地,所有的場景模擬、課程教具,和體驗方式,均為全球首創。
超大的素質訓練基地、神奇的氣象實驗室、真實的模擬道具、精心打造的各種災害模擬場館和場景、驚險刺激的災難體驗場、極具挑戰性的逃生任務環節……
可以想象一下:14級及以上強臺風、水龍卷、火龍卷、特殊天氣模擬、冰雹發射器、特斯拉線圈……這些東西會制造出怎樣的實景模擬景象?
臺風來襲、暴雨突降、冰雹驟至、水勢急漲、山洪暴發、城市內澇……當你突然置身這些模擬環境中,你會怎么辦?
在侶行素訓基地,在首創自然模擬體驗場景中,便可以走進各種極端氣象環境里,來一場末日災難電影級的體驗,來書寫一頁你的主角劇本。
在侶行素訓基地,每個人能夠得到的體驗與收獲,都會不一樣; 這里是一種全新的生理與心理的雙重體驗,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很難感受到。
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參與體驗。因為侶行素訓基地內的項目環節設置和模擬環境,體驗過于真實、感官過于強烈,對參與者的個人全面素質有一定要求,譬如需要較高的身體素質,以及一定的反應力與敏捷性,還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
這便是侶行素訓的初心及愿景。
通過“災難體驗”,讓人們在真實的自然災害環境體驗中,自我總結、提升,讓大家在以后的人生里,有更強的適應性、更強的競爭力、更積極健康的心態等;以及真的面臨意外事故時,具備更多的素質強項,降低災難帶來的附帶人身傷害,給只有一次的生命,系上一條保險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