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雷鋒精神,彰顯青春擔當。3月4日下午,湘潭理工學院雷鋒精神宣傳月啟動儀式在三教報告廳隆重舉行。副校長戴樹根教授、學生處處長付煒、潭洲書院副院長許媚、校團委書記吉有余、各二級學院團總支書記同300余名學生代表參加活動。副校長戴樹根致辭并宣布雷鋒月正式啟動。他強調(diào):‘‘學習雷鋒不止在三月,更在平時?!?/p>
自在湘潭辦學之日起,湘潭理工學院師生就高擎學習雷鋒、成為雷鋒的旗幟,堅定地傳承雷鋒精神、弘揚雷鋒精神,這已成為該校的一種蔚然風氣,化為每一名師生的氣質(zhì)修養(yǎng)和行為擔當。
雷鋒班:以雷鋒的名義命名,踐行學雷鋒做雷鋒的崇高追求
2019年11月18日,在湘潭理工學院黨委領導、校團委指導下,湘潭理工學院雷鋒班正式成立。自成立起,該班就將傳承、弘揚、踐行雷鋒精神作為不懈追求,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校CFAP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理念,以青春之姿,讓雷鋒精神涌動校園內(nèi)外。
日常,雷鋒班隊員雷打不動地執(zhí)行校內(nèi)升旗任務;參與校園文明勸導;協(xié)助開展消防演練、反恐演練;在校內(nèi)重大活動、會議中,承擔執(zhí)勤保障任務。通過這些實踐,隊員們不僅提高了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責任擔當意識,也為建設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建設貢獻了積極力量。
在校外,雷鋒班積極投身社會公益。到湘潭高鐵北站開展志愿巡邏、文明勸導、秩序維護;暑期“三下鄉(xiāng)”到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中小學開展“送法”“送教”和兒童心理健康、防溺水、防性侵教育;利用專業(yè)知識,為農(nóng)村地區(qū)提供電商營銷、農(nóng)業(yè)技術支持服務。通過實踐,深刻感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深厚力量。
2022年9月4日,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安化二中后山突發(fā)山火。正在益陽開展帶訓實踐的雷鋒班隊員羅坤等6名學生,自發(fā)加入救援隊伍,與當?shù)叵拦俦坏篱_展救援,救火工作持續(xù)5個多小時,最終,成功阻止火勢蔓延擴大,當?shù)厝嗣裎溲b部盛贊這群“可愛”的大學生“不怕吃苦,聽從指揮,為救援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增強政治引領,加強思想建設,雷鋒班還圍繞學習雷鋒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等主題,通過誦雷鋒日記、講雷鋒故事、看雷鋒電影等形式開展學習分享會;利用入班儀式、“學雷鋒月”等“第二課堂”,集體前往湖南雷鋒紀念館、湘潭縣谷合村、九華小學等地開展雷鋒生平事跡宣講,在提升自身的同時,將雷鋒精神傳播到上千名群眾心間。
AI時代浪潮中,雷鋒班隊員發(fā)揚“釘釘子”精神,通過專業(yè)學習、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更好賦能公益實踐。隊員張文亮針對殘障人士及導盲犬培養(yǎng)周期長、普通拐杖功能不足等問題,運用現(xiàn)代大數(shù)據(jù)及人工智能技術實現(xiàn)一款多功能的智能拐杖,幫助盲人更好的生活,提高盲人的幸福感;班長陳文杰利用專業(yè)化優(yōu)勢,創(chuàng)辦湘潭市友游旅游有限責任公司,為學生群體提供優(yōu)惠、個性化且高質(zhì)量的旅游產(chǎn)品。
截至目前,雷鋒班開展志愿服務時長達34558小時,組織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68次,先后入選湖南省“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重點團隊,榮獲“湖南省‘三下鄉(xiāng)’優(yōu)秀團隊”、“湖南省芙蓉學子榜樣力量公益行動獎”、“湖南省‘行走雷鋒路 千名雷鋒志愿者公益行’優(yōu)秀志愿者團隊”、湖南省“活力社團”湘潭市雨湖區(qū) “愛心共建單位”等10余項省市級榮譽。雷鋒班隊員中,先后有21人應征入伍,2人加入“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11人考取“雙一流”高校的碩士研究生繼續(xù)深造。
志愿者:熱忱的“紅馬甲”,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融入行動
2024年,湘潭理工學院50余名“紅馬甲”志愿者在湘江沿岸開展了“河小青”巡河凈灘志愿活動,到達任務指定地點后,“紅馬甲”戴上手套,分成兩隊,以河道中間為起點分別向兩端出發(fā),沿著河岸,彎腰仔細搜尋、撿拾河道沿途的垃圾?;顒託v時2小時,清理垃圾100余袋,沿岸河道面貌煥然一新。“這群年輕人,以滿腔熱忱踐行雷鋒精神,以青春奉獻為城市美麗增彩,展現(xiàn)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過往的市民紛紛為躬身行動的年輕人點贊。
這群“紅馬甲”志愿者,就是湘潭理工學院青年志愿團成員,該志愿團成立于2019年,擁有注冊志愿者11826名,是踐行雷鋒精神的毅行者。新生“迎新”、“學雷鋒”志愿服務、校園招聘會協(xié)助、畢業(yè)典禮志愿服務……日常,“紅馬甲”志愿者活躍在學校眾多實踐中,向師生提供貼心服務。校外,青年志愿團通過組建的7支“河小青”服務團,定期開展湘江環(huán)保行志愿服務。
商學院金融專業(yè)2021級學生張知華不僅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愿團成員,更是雷鋒精神的堅定踐行者。在校期間,他積極參加校內(nèi)外志愿活動,累計志愿服務時長600多個小時,自入學起,他累計獻血達26次(其中包括成分血)共計8800ml,獲2022-202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被評為2021-2022年度湖南省無償獻血優(yōu)秀個人、2022年度湘潭市一星級志愿者、湘潭市紅十字會優(yōu)秀志愿者和湘潭理工學院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事跡被湘潭市電視臺專題報道?!皞€人邁出一小步,社會就前進一大步,人人有奉獻精神,社會就會更美好!”張知華表示,以行動詮釋的雷鋒精神,必將為有需要的人們送去溫暖和希望。
截至目前,湘潭理工學院青年志愿團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179次,累計志愿時長11萬余小時,服務對象超26萬人次。2023年,湘潭理工學院青年志愿團“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鄉(xiāng)村振興實踐團立項為湖南省重點實踐團隊,實踐成果獲得第二屆湖南省“節(jié)能減排”大賽三等獎;“碳尋未來”雙碳科普志愿服務項目,榮獲湘潭市 2024 年“雷鋒杯”大賽銀獎。
CFAP:創(chuàng)新人才培育理念托舉學生更好踐行雷鋒精神
“希望同學們不要害怕失敗,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是通向成功的一步,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綻放出最絢爛的光彩,都能成為自己心中那個最了不起的人!”2024年6月27日,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劉玲琍作為家長代表在潭州書院2023級學生結(jié)業(yè)典禮上鼓勵在場學生。
2021年秋季,湘潭理工學院在大一年級成立潭州書院,深入踐行學校CFAP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理念,對大一新生進行通識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以品格力量、基礎能力、行動力和專業(yè)能力的提升為主要育人目標,引導學生學習湖湘文化、傳承湖湘精神,努力成長為有志氣、有底氣、有骨氣、有霸氣的能擔當大任的棟梁之才。
2024年9月,潭州書院收到了一份新生獨住申請,這份申請來自大一軟件2403班彭永康。2004年,因為大腦缺氧,彭永康一出生便被確診“腦性癱瘓”。收到申請當天,輔導員立即進行協(xié)調(diào)。隨后,聯(lián)系了三名愿意與彭永康成為室友的同學。對于這位稍許特別的室友,龍磊、周裕光等同學發(fā)揚雷鋒精神,主動幫助彭永康融入集體生活。中秋節(jié)當晚,彭永康與室友一同賞月,留下了他在湘潭理工學院的第一張合影。在開學典禮上,學校為彭永康頒發(fā)了專項助學金,激勵他堅定人生的自強“攀巖”。
“大一是大學教育的基礎,大學生能否在此階段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生活方式,將影響學生未來的人生質(zhì)量?!碧吨輹贺撠熑私榻B,在書院的一年學習,能夠切實深化學生學習、踐行包括雷鋒精神在內(nèi)的湖湘文化意蘊的理解和行動。
湘潭理工學院在2024年新生入學獎表彰大會上,授予劉智陽等4名積極投身志愿服務、環(huán)保行動、支教活動、社區(qū)服務等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新同學“公益活動獎”,號召全體同學學習他們踐行雷鋒精神、勇?lián)鐣熑蔚膱砸阈袆印?/p>
2024年7月,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決堤。面對家鄉(xiāng)的嚴峻汛情,剛參加完高考不久的劉智陽,毅然加入當?shù)胤姥纯购橹驹刚咝辛?,與防汛人員一同巡視大堤,協(xié)助消防官兵搬運沙袋。在防汛一線,他與消防官兵并肩作戰(zhàn),親身感受到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參加防汛抗洪的經(jīng)歷,不僅鍛煉了我的協(xié)作能力和抗壓能力,更讓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那就是要時刻踐行雷鋒精神,積極奉獻服務社會!”
在學校,像劉智陽這樣的同學還有很多。截至目前,潭州書院為高年級輸送三屆學生近萬人,這些學生,成為學習、踐行雷鋒精神的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湘潭理工學院制定《公益愛心行動實施方案》,設立公益愛心專項基金。每年,在校教職工積極自愿捐款,為困難學生提供愛心捐贈。截至目前,該基金受益學生達1000多人次,切實深化了師生共同學習雷鋒精神、踐行雷鋒精神的行動“鏈接”。
湘潭理工學院校長袁禮斌教授介紹,當前,學校正全面推進項目制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培養(yǎng)CFAP創(chuàng)新人才,而雷鋒精神正是學校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動力之一?!霸诶卒h精神的鼓舞下,我們?nèi)熒鷮⒁愿蟮挠職夂蛽?,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撰稿/WRITER :薛瑞眾、楊山燕
排版/TYPESETTER: 陳智輝
審核/REVIEWER :傅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