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烏克蘭總體在訪美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成為了烏克蘭尋求幫助的重要對象。中烏之間簽署的兩份協議,不僅為烏克蘭帶來了一絲曙光,也讓美國的如意算盤落空,特朗普政府對此恐怕是始料未及。
特朗普與澤連斯基會談,并未如美國所愿達成預期目標,反而以不歡而散告終。為了迫使烏克蘭就范,特朗普政府緊急叫停了對烏克蘭的援助。
緊接著,美國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又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美國已經正式暫停了向烏克蘭提供軍事以及其他情報的支持。而美方對于這種明目張膽的“威脅”行為也毫不掩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更是公開表示,如果澤連斯基在后續談判中的態度能夠令特朗普“滿意”,那么美方才會考慮恢復向烏克蘭提供情報。
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澤連斯基意識到美國是靠不住了,很難在關鍵時刻為烏克蘭提供真正的幫助。于是,烏克蘭開始尋找新的出路,他們將希望寄托在了中國身上。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烏克蘭會選擇求助中國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一直秉持著公正、公平的原則,不干涉他國內政,尊重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讓烏克蘭感到中國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國家。另外,中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對于烏克蘭來說,與中國合作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幫助他們擺脫當前的困境,實現經濟發展。
近日,有大量的烏克蘭人出現在了中國駐美大使館門口,請求中國對烏克蘭施以援手。
就在3月6日,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馬升琨會見了烏克蘭農業食品部門的負責人。雙方經過友好協商,簽署了烏克蘭向中國輸入豌豆以及野生水產品檢驗檢疫以及衛生要求協定書。
在當前經濟困境下,烏克蘭作為“歐洲糧倉”,擁有黑土地資源,豌豆產量占全球約20%,急需尋找新的出口市場來推動經濟發展。而中國作為一個擁有龐大人口基數和巨大市場潛力的國家,無疑是烏克蘭理想的合作伙伴。通過向中國出口豌豆和野生水產品,烏克蘭不僅可以獲得急需的外匯收入,還可以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為未來的經濟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對于中國來說,這份協議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與烏克蘭簽署這份協議,不僅有助于豐富中國市場的農產品供應,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還可以促進中烏兩國在農業領域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雙方農業產業的共同發展。
馬升琨大使在會見中表示,中國和烏克蘭在農產品領域的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今后,雙方將進一步擴大農產品貿易合作,推動中烏經貿關系不斷向前發展。
而對于特朗普政府來說,中烏簽署這份協議無疑是一個意外的打擊。就在中烏簽訂協議的前兩天,中方出臺了對美國關稅霸權的反制措施,對來自美國的水產品、大豆等農副產品加征了10%-15%的關稅。
而巧合的是,這次中烏達成協議的豌豆以及水產品,都在對美國的加稅之列。這意味著,在關稅細則實施后,烏克蘭的產品將及時地進入中國市場,補上美國丟失的市場份額。特朗普政府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連續打壓中國和烏克蘭的舉措,竟然會造成這樣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