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未來一年的政策方向和經濟目標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報告發布后,盡管面臨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壓力,中國股市依然呈現上揚趨勢。這一現象反映了中國政府提出的一系列積極措施,涵蓋了增長目標、財政支出、消費振興等重要議題,同時報告對數字經濟、跨境貿易、平臺經濟的重視,也顯現出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布局。
近期筆者在FT中文網發表文章,總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八大看點,探討中國政府將如何通過政策調控促進經濟增長、穩定市場并為中國經濟中長期高質量發展注入內生動力。詳情請閱讀全文!
文|沈建光
首發于FT中文網(2025年3月6日)
2025年的中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后稱“報告”)發布后,在特朗普的關稅戰威脅下,中國股市還在上揚。筆者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八大看點:5%的增長目標比較進取,高于所有的國際機構的預測;對CPI目標的下調是比較務實的,也反映了通脹低迷的現實;財政政策是最大的亮點,四項指標創歷史新高;對消費的重視前所未有;對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期待很高;積極發展跨境貿易和跨境物流;強調民營經濟和平臺企業的規范發展。
一、增長目標較為進取。政府工作報告將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左右”,還是較為積極進取??紤]到中國經濟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比如特朗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主要國際機構和投行對2025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普遍低于5%,例如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為4.6%。
二、CPI增速目標下調,通脹或持續偏低。CPI同比已經連續23個月低于1%,市場預期今年CPI同比僅為0.5%左右。在此背景下,報告將2025年CPI的指引性目標下調至2%(過去四年均為3%),這也是2004年以來CPI增長目標首次低于3%。此外,根據赤字率倒算,2025年名義GDP增速約為4.9%(略低于5%的實際GDP增速目標),這意味著政策層對通脹低迷的認識不斷加深,所以對價格水平的預期更為審慎。
三、財政力度明顯加大,創下四個歷史新高。第一,2025年赤字率設定在4.0%(5.66萬億),不僅突破了3%“紅線”,也創下了歷史新高;第二,擬發行特別國債1.8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特別國債0.5萬億),創歷史新高;第三,擬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4.4萬億,創歷史新高;第四,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加上資金跨期調轉等,我們測算的2025年實際赤字率高達9.8%,高于去年的8.4%,僅次于2020年的10.6%,表明財政力度明顯加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財政支出力度能否實現年初預算目標,還要看財政收入能否達標,這取決于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情況。
四、消費政策全面加力,以舊換新、專項行動、民生保障等均有部署。報告指出“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表明政策重點轉向消費:首先,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規模較去年的1500億元翻倍。如果這一規模不夠,后續還有繼續加碼的空間;其次,報告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強調“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再次,促消費與惠民生聯動,報告指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提高30元”。此外,報告還提及“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這表明后續對綠色產品的各項政策支持力度可能加大。
盡管政策層對消費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但總體來看,財政對民生領域(養老、醫療、生育等)的支持力度依然不夠,從根本上提振消費還需財政在改善民生方面加大投入。
五、對拖累經濟增長的重大問題做了針對性部署。過去一段時間,企業賬款久拖不決、民營企業信心低迷、房地產持續下行、資產價格明顯縮水,這些問題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拖累。此次報告做了針對性部署:第一,關注企業欠款問題。報告強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賬款拖欠問題仍較突出”,地方專項債將用于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第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在近期民企座談會的基礎上,報告提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第三,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報告提出“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有效防范房企債務違約風險”,直面房地產領域堵點難點;第四,穩定資產價格?!胺€住樓市股市”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總體要求,政策層更加重視通過穩定資產價格發揮財富效應。
六、重視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的支撐作用。近年來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愈發明顯。報告披露,2024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左右,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在此基礎上,報告要求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引領作用,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擴大5G規模化應用……”。盡管報告并未提及具體的政策措施,但近期民營企業座談會以硬科技企業為主、2024年以來多地圍繞新興產業成立產業基金,均體現出各級政府對于人工智能發展的關注。
七、積極發展跨境電商、跨境物流。報告提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達到2.6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8%,占進出口比重提升至6.0%。過去5年,我國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增長超過10倍。接下來,政策支持和AI技術還將為跨境電商帶來發展機遇??缇澄锪鞣矫?,關注骨干物流企業與大型工商企業的國際物流合作,共同配送、倉配一體等集約化物流模式,“新三樣”等產品出口的國內港口倉儲服務。
八、強調平臺經濟規范發展和保障靈活就業者權益。報告提出“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盡管相比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刪去了“加強監管”,但依然強調“規范”發展,整體基調并未轉向。近期民營企業座談會提出,“堅持誠信守法經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道德觀,以實際行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去年11月的國常會也指出,“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健全常態化監管制度,推動平臺企業規范經營、有序競爭”。
同時,報告要求“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前期民營企業座談會也提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此前,維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推進比較慢,后續可能會加快落實,比如規范用工管理、健全用工制度等。
(作者系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往期報告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