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在科學界引起了廣泛關注。3月3日發表于《凝聚態物理雜志》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室溫超導——長期以來被視為凝聚態物理領域的 “圣杯”,或許真的能在宇宙基本定律框架內實現。這一發現為科技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希望。
超導材料,也就是那些能實現無電阻導電的神奇材料,在能源傳輸、醫學成像以及量子計算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目前超導材料只能在極低的溫度下工作,這大大限制了它們的實際應用。尋找一種能在日常溫度下工作的超導材料,一直是現代物理學界最具挑戰性,同時也是最熱門的研究目標之一。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科斯蒂亞·特拉琴科教授及其團隊在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發現。他們揭示了超導材料的最高可能溫度(TC)與電子質量、電子電荷和普朗克常數這三個基本物理常數之間的關鍵聯系。這些基本常數影響著從原子穩定到恒星及碳等基本元素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物理過程。研究結果顯示,超導材料的理論最高溫度上限在幾百到一千開爾文之間,這一范圍已經涵蓋了室溫。
劍橋大學的皮卡德教授也是該研究的合著者,他表示:“這項發現意味著,基本常數并沒有否定室溫超導的可能性,這讓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這個夢想仍然有實現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結果已經在另一項獨立研究中得到了證實,這進一步增強了研究結論的可信度。
研究人員還通過探索這些基本常數的不同取值對超導極限的影響,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宇宙本質的新窗口。我們不妨大膽想象一下,如果宇宙中的基本常數發生了變化,比如超導溫度上限被設定為百萬分之一開爾文,那么超導現象很可能永遠不會被人類發現;相反,如果上限高達百萬開爾文,超導材料或許就會隨處可見,就連電水壺里的電線都可能是超導的,燒水時電線不會發熱,燒水的方式也將變得截然不同。
可以說,正是因為宇宙基本常數將超導溫度上限設定在100 - 1000開爾文(這一范圍與行星環境溫度相符,室溫也在其中),科學界才如此熱衷于尋找室溫超導材料。
這項研究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超導現象的理解,還讓我們認識到宇宙基本常數之間的微妙平衡,正是這種平衡讓宇宙和生命得以存在。對于科學家和工程師而言,這一成果為他們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特拉琴科教授和皮卡德教授同時表示:“基于宇宙現有常數,室溫超導在理論上是可行的,這一結論令人備受鼓舞。它激勵著我們繼續探索、勇于實驗,不斷突破可能的邊界。”
期待在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室溫超導材料能早日從理論走向現實,為人類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參考資料:DOI: 10.1088/1361-648X/adbc3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