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影響不用說,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畢竟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無孔不入,不聊幾句AI,仿佛都被時代拋下了。
除了帶來的優勢之外,也引起了很多讓人頭疼的事情,其中一個便是AI投稿。
很多編輯或創作者,也開始投機取巧,利用AI模仿自己的風格然后生出一篇篇稿件投稿到合作已久的大V那里。
甚至有人開始把AI生成稿件當做一個副業,根據不同公眾號的風格投其所好。
你要知道,AI的文字大多取自于網絡,也就是說它吃百家飯的,把大家的作品混合在一起當成它的。
這個拿一點、那個揣一點、這個再借鑒一下,以至于一篇文章能看到很多人的影子。
有的平臺甚至更過分,只要你利用它的AI大模型檢查錯別字或者進行文案優化,作品就屬于它的了。
你吭哧吭哧忙活了一天,結果歸屬不明,標個原創都費勁,那可真是得不償失。
而且往往AI生成的稿件,還挑不出邏輯性的錯誤,畢竟它深度思考了一下又一下。
那怎么能區分出是個人創作還是AI生成呢?
有人就提出了,如果你想投稿,就必須提供手稿,理由是創作者一般會留下記錄,筆記反復修改的痕跡,還有就是只有親媽會真愛孩子,對方既然都寫手稿了,那內容也一定是出于他的大腦。
可是,現在又有多少人在紙上寫作品呢?既費時間又費力,寫完之后還要重新打字在Word上排版,然后寄到對方的郵箱。
你要求對方提供手稿,是不是費用也要相對提升呢?
在性價比的衡量下,你是用AI免費生成一個大差不差,既不出彩又挑不出毛病的。
還是選擇一個高昂費用下的稿件?甚至要稱呼對方為老師,小心翼翼地問著:你這篇文章有利用AI嗎?
如果對方表示有部分涉及,你是要還是不要,要了怎么付費?不要怎么對得起對方手寫了那么久的辛苦。
所以啊,有人在征稿時嚴肅聲明:禁止AI生成!
如何判定也是一個難題,合作了十年的老師就是給了一篇AI生成的,你又能怎么樣?
在我辦公區附近,很多公司都接連倒閉,在這種情況下,在預算嚴格控制下,你會選擇人還是AI?
采用AI寫稿,然后投給大數據等待推薦,還是找個人經過反復對接推敲發布之后等待自然流量呢?
不好說啊不好說,可能征稿啟事都是用AI生成的,又憑什么只許州官放火呢?
或許以后喜歡人寫稿,會成為一種小眾愛好,甚至還會有人專門建立一個個社區,分享著人寫著文章,品味著里面的人情味。
你看這個詞用的,就很生活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