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與無限的游戲》一書中提到過一種游戲觀,在一場無限游戲中,相較于邊界內的領先,不斷探索邊界可能更為重要。
放到商業語境就是,企業在保持業務優勢的同時,也要具備進化能力,敏銳的探索自身邊界。透過京東健康2024年財報,能看到公司具備類似的進化能力。
2024年,京東健康龍頭地位進一步夯實,其營收、凈利潤等核心財務指標均超預期。
龍頭地位持續穩固的同時,京東健康亦實現了業務進化。
在互聯網醫療還普遍停留在單點服務的情況下,京東健康率先打通了在線問診、上門檢測、醫生診斷、藥品配送的“醫檢診藥”服務閉環。此舉既提升了用戶體驗,也拓展了京東健康的商業邊界。
在更大的產業維度上,AI已成為互聯網醫療的價值放大器。京東健康同樣實現了AI+醫療的領先,其“京醫千詢”醫療大模型評分在垂類測評榜單中位列榜首。隨著AI紅利的釋放,京東健康的價值也將來到一個新高度。
/ 01 /業績超預期,龍頭地位愈加穩固
京東健康用一份出色的年報數據,彰顯了自身在行業的頭部位置。
2024年,京東健康營收實現582億,同比增長8.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下(Non-IFRS)凈利潤達47.9億元,同比增長15.9%。收入和凈利潤超過市場預期。
拆分季度來看,除2024年一季度,受23年同期疫情期間買藥高基數影響外,其它三個季度,公司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尤其是下半年開始明顯加速。
京東健康的持續高增長既有行業貝塔,又有自身的阿爾法。
宏觀環境的變化往往對企業發展起到更具決定性的影響,目前我國正進入老齡化社會,據Wind數據,2023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較2013年提升6.2pct。
老齡化會帶來慢性病管理需求的增長。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9年醫療健康支出總額的69.6%用于治療和管理慢性病,且該比例預計到2030年將進一步增至84.4%。考慮到互聯網醫療天然適合慢性病管理,利好其市場規模的提升。
政策端也接連釋放釋放利好,如將“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等,進一步釋放了互聯網醫療需求的增長。
在行業都享受貝塔紅利時,京東健康份額持續提升,持續領先同期中國醫藥零售市場規模的增長。這說明京東健康有自身的阿爾法邏輯。
供應鏈優勢,是京東健康高增長的基礎。公司加深與制藥公司、健康產品供貨商之間的合作,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商品和更好的服務,報告期內,近30款新特藥在京東健康實現線上首發。
在“新特藥全網首發第一站”地位愈加鞏固的過程中,京東健康亦實現了品類突破。如報告期內,京東健康持續強化智能監測、呼吸制氧等家用醫療器械品類優勢,進一步夯實了“線上健康消費第一入口”的用戶心智。
在以供應鏈為基的同時,京東健康在互聯網醫療服務端的布局進一步確立了其領先優勢。
/ 02 /從單點到閉環,醫療生態持續進化
過去兩年,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遇到困境,多家互聯網醫療獨角獸或停擺,或裁員,連已經成立18年的好大夫在線都被收購。
雖然行業遇挑戰,但京東健康醫療服務依然穩健發展,其用戶、在線問診量等核心數據依然延續了高增長。2024年,京東互聯網醫院日均在線問診量超49萬,持續增長穩健。
京東健康醫療服務逆勢向上,得益于其醫療生態完成了從單點到閉環的進化。
過去很多企業都號稱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但實際上,由于檢查、診斷、取藥等環節中斷點頻出,所謂的在線醫療服務只能解決一些非定性定量的咨詢性問題。
京東健康緊扣行業痛點,率先打通了在線問診、上門檢測、醫生診斷、藥品配送的“醫檢診藥”服務閉環。
目前相關服務進展迅速,以上門檢測為例,“京東到家快檢”服務的項目數量和地區覆蓋進一步提升,已面向12個城市的用戶推出149款居家檢測服務產品,為廣大用戶提供了與醫院同質的檢測檢驗服務。
從單點到閉環,京東健康有效提升了用戶體驗,過去一年,京東互聯網醫院的用戶服務滿意度不斷提升,達到98.4%。
與此同時,醫療閉環也提高了京東健康的商業想象力:一來,醫療服務可反哺醫藥電商的發展,如上文提到京東健康營收增速大幅領先行業,正是兩者協同效應的顯現。
二來,醫療服務本身具備更廣闊的商業空間,據國海證券數據,醫療健康服務市場規模已達6.4萬億,2023年-20266年,CAGR為7%。
京東健康能率先完成醫療服務閉環,得益于自己的持續投入,形成了醫生、醫院、醫藥等全面的醫療生態資源,截止2024年,其第三方合作商家數量超過10萬家。
在自身醫療生態持續擴張的同時,京東健康與京東集團的戰略協同也在加深。具體而言,京東正加碼即時零售業務,而買藥正是即時零售的剛需場景之一,京東健康扮演了京東即時零售業務發展排頭兵的角色。
在這個過程中,京東即時零售的o to o場景,對京東健康的b to c場景形成了互補,在加上京東健康線下業態的拓展,京東健康形成的全渠道優勢,進一步加強了醫療服務業務的優勢。
醫療生態的全面開花,也為京東健康接下來的價值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 03 /AI+醫療的價值升維
DeepSeek引爆資本市場后,AI+應用成為主線。其中京東健康正是AI+互聯網醫療的核心代表,今年累計漲超33%。
京東健康受益AI浪潮也不難理解。在醫療垂類領域,京東健康的AI能力行業領先,在最新MedBench評測榜單上,“京醫千詢”醫療大模型以綜合得分96.1位列榜首;在權威醫療評測集MedQA上,也獲得88.9的高分。
業內有一句話,算法決定模型的方向,而數據決定模型的質量。考慮到,京東健康的場景數據優勢,其大模型的能力有望持續領先行業。
依托領先的模型能力,京東健康率先實現了醫療大模型規模化、全場景應用:
京東健康發布了面向線上場景大模型全系產品“AI京醫”,以及業內第一個面向醫院全場景應用的大模型產品“京東卓醫”。
京東健康將醫療大模型進行全場景應用,正重塑醫療行業的新質生產力,加速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的普惠可及。
舉例而言,名醫服務的患者有限,而京東卓醫的“醫生數字分身”可深度學習醫生的專業知識、思維方式,24小時回答患者提問,并為患者提供掛號、預約醫生本人時間、診后管理等服務,幫助醫生突破了個人精力限制,做到醫療普惠。
在推動醫療AI產業的過程中,大模型對京東健康自身的賦能也顯而易見。目前,AI大模型已經幫助京東健康實現了降本增效以及診療效果的提升。
大模型給京東健康帶來了人效比提升,此前公司產品銷售需要配備大量服務人員解答用戶提問,但數字人上線后,在部分品類中可回答用戶90%的問題。人效比提升也反映到了業績上,2024年公司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了1.2個百分點,有利于利潤釋放。
大模型也提高了京東健康的業務能力,其診療效果有所提升。大模型可融合AI技術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為醫生提供更加精準、全面的診療建議和支持,幫降低醫療風險和誤診率,京東健康“AI診療助手2.0”的分診準確率達到99.5%,電子病歷書寫效率提升120%。
長期來看,AI+醫療本身具備極大的想象空間,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人工智能驅動健康的未來:引領潮流》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2032年,AI 醫療市場將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58萬億元,京東健康有望在AI布局中獲得新的商業增量。
AI對京東健康的價值提升已經被機構發現,里昂、建銀國際都在近期給予京東健康“跑贏大市”評級,高盛則給了京東健康買入評級。
結合京東健康業務端的積極變化以及機構觀點,不難發現,京東健康正進入新一輪價值增長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