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庫爾斯克戰區的俄軍利用天然氣管道實施了突然襲擊,直接從距戰線10多公里外的烏軍控制區腹地出現,使得庫州戰局出現重大變化。
因為烏軍投入到庫爾斯克的多為精銳部隊,因此俄軍在正面戰線的推進并不輕松,往往一個小村就要苦戰多日。
盡管隨著南北兩翼俄軍的進展,對庫爾斯克烏軍形成了三面包圍的態勢,但由于烏軍的頑強抵抗,正面戰線的推進依舊比較困難。
所以我們之前所設想的作戰方案是,俄軍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兩翼,只要缺口再縮幾公里,烏軍的補給線就再難維持,屆時庫州戰局將大勢已定。
不過俄軍利用天然氣管道的突襲很有新意,直接形成了“中心開花”的效果,促使正面戰線的烏軍迅速潰敗,俄軍在一兩天時間內就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們在前文中介紹了截止3月9日時的庫州戰局以及俄軍天然氣管道突襲的相關情況,現在再進行相關補充和戰局更新。
首先,烏克蘭方面在俄軍突襲后,是有“開香檳”表現的。
按照烏克蘭一名軍官的說法稱,烏軍對此次俄軍利用天然氣管道突襲“盡在掌握”,一個空突旅的指揮部利用收集到的情報,在俄軍出口處精心設伏。
因此俄軍突擊隊出來就被圍住了,關鍵時刻烏軍又封堵了出口,阻止了俄軍逃跑,并在隨后將其殲滅,約80%的俄軍被直接消滅(據烏方稱俄軍突擊隊總計約100人)。
同時烏克蘭空突部隊發布了無人機拍攝到的畫面,顯示烏軍在炮擊滲透過來的俄軍。
如果按照烏方所述,那么俄軍此次天然氣管道突擊作戰是十足的失敗,不僅行動被烏軍全程掌握,而且突擊隊也近乎全滅。
對俄軍精銳的連級突擊隊取得了近乎全殲的戰果,這在俄烏戰場上是絕對值得烏克蘭大書特書的。
可事實恐怕并非烏軍軍官“開香檳”那么樂觀。
單從烏軍發布的無人機畫面看,烏軍的炮擊比較散亂、滯后,并不能證實其所宣稱的戰果,也不像是早有預測的精心伏擊。
同時結合戰場上發生的事實,俄軍突擊隊顯然沒有被消滅,而且其動用的兵力也不大可能只有百十來人。
這些俄軍在出來后雖然遭到了烏軍炮擊,但并未受創到失去戰斗力的程度,甚至無法證實出現大量傷亡,而是迅速以小組隊形占領了鐵路沿線區域的林帶作為基礎陣地。
隨后這部分俄軍兵分兩路活動:
北路分隊沿著鐵路線出擊,占領了庫巴特金村;南路分隊也沿著道路南下,直接突入了蘇賈鎮東區的工業區,并打下了落腳點。
果如烏軍所述,100名俄軍突擊隊就被消滅了80名的話,剩下區區20人顯然不足以打出如此戰果。
而俄軍突擊隊的出現,引發了烏軍的慌亂以及前線守軍的迅速潰逃,也是可以得到證實的。
如果烏軍真的一切“盡在掌握”,那么沒有理由出現這種程度的慌亂。
因為俄軍突擊隊出現的位置,距離雙方接觸線有10余公里,中間有一個戰前人口700人且處于高地的馬丁諾夫卡村。
這個村子的東邊、北邊有好幾公里的緩沖陣地、南邊還有米哈伊洛夫卡村,俄軍正常進攻的話根本不可能在幾個小時內就拿下。
但由于俄軍突擊隊的出現,顯然使得烏軍出現了極其慌亂的情況,一支由9輛車組成的烏軍車隊迅速撤退。而且不僅是撤往蘇賈東區,還想直接過河到西區,結果因為不清楚斷橋的情況,遭到了俄軍炮火和無人機的輪番打擊,車輛全部損毀。
因為事發突然,不是所有的烏軍守軍都乘車逃竄,沒來得及上車的烏軍在俄軍正面進攻發起后或死、或降、或俘,這個方向的車臣人輕松在馬丁諾夫卡插旗。
現在俄軍抓到的俘虜不少,據供述有第80空突旅、第95空突旅等烏軍精銳單位,而且第80空突旅據稱就是上文中“一切盡在掌握,殲滅俄軍突擊隊”的烏軍單位,但現實是自己損兵折將、丟失陣地。
而且俄軍沿著公路線快速出擊,打通了跟前方突擊隊的聯系,并進一步派兵進入了蘇賈東區,同時捎帶連馬村以南的米哈伊洛夫卡村也拿下。
另外在馬村以北,俄軍在這邊第30摩步團也積極活動,占領了普拉夫達村和科西察村。
僅僅是上述進展,就足以稱之為是戰術性的重大突破了,而俄軍在庫爾斯克的進展還不限于此。
由于俄軍的“中心開花”直接對小洛克尼亞方向烏軍的退路構成威脅,曾在這里苦戰多時的烏軍終于迎來了壓倒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選擇棄陣而逃。
俄軍第34摩步旅和第9摩步團輕松在小洛克尼亞插旗,而且隨著俄軍的繼續南進,小洛克尼亞以南的大片區域也被吃下。
另外,蘇賈鎮南的俄軍也積極行動,再次攻入了馬赫諾夫卡村,從南側逼近到了蘇賈鎮本體。
因為戰線的巨大變動,使得烏軍喪失了北向和東向的高地陣地,使得俄軍對蘇賈本體構成了直接威脅。
目前,大部分俄軍仍在消化和清理占領區,至于烏軍是否會繼續投入精銳組織蘇賈保衛戰,甚至進一步發動反擊行動,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