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茗
排版|小影
最近,穿皮衣發新車的雷軍,和“自己砍一刀”的小米 SU7 Ultra,賺足了眼球。
同日發布的小米首款AI PC新品 REDMI Book Pro 2025,雖顯得低調,但也值得留意。
無獨有偶,就在REDMI Book Pro 2025發布前兩天,聯想和榮耀兩大終端廠商,也都上線了AI PC新品。3月5日晚,蘋果也發布了兩款AI電腦。
這其中,聯想甩出了本地化部署的“殺手锏”,而榮耀也不甘示弱,拿出了進化后的調校技術和YOYO助理2.0;一貫以芯片強勢的蘋果,這次也用上了高性能M4芯片。
被稱為“AI PC元年”的2024年,一兩萬的AI PC,還因為用戶感知不到什么AI功能,而被當作噱頭。
但是,2025年一開年,AI PC的熱度不減反增。AI重塑所有智能硬件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巨頭搶灘AI PC,背后是新一輪的用戶爭奪和生態博弈。顯然,這場戰火,正在升級。
|AI PC,繼續“狂飆”|
2025年的AI PC,進化到了哪一步?我們先根據各家發布會圈一下重點。
作為國內打響AI PC第一槍的廠商, 聯想曾率先交付了全球第一臺AI PC,如今更強調端側智能的突破。
2月25日,聯想發布的YOGA AI PC元啟新品,以70億參數端側模型的流暢運行,宣告了本地化部署時代的來臨。聯想也成為了全球首家在AI PC端側部署和運行DeepSeek大模型的AI終端品牌。
聯想這一突破不僅實現了文檔處理、翻譯等核心功能的離線化,更以硬件級數據隔離加固企業級數據安全,將AI PC的價值從消費端向生產力場景縱深推進。
聯想YOGA AI PC元啟新品,共包含6款產品,國補后定價最低7000元起,最高超1.5萬元,既覆蓋了消費級市場,更瞄準了垂直生產力場景,沖刺企業級市場。
與定位中高端的聯想AI PC不同, 榮耀和小米的新品,更側重云端協同和生態整合,定位中低端市場。
榮耀MagicBook Pro 14國補后定價4799元起,注重從硬件調校,到人機交互,再到跨端生態的全面 AI 重構,尤其是 HONOR Turbo X 技術和 YOYO 助理 2.0 的深度應用。YOYO助理 2.0接入大模型之后,端側支持智能搜索、閱覽、AI PPT等創作、一句話交互等功能。
▲ 圖源 / 京東
小米首款AI PC REDMI Book Pro 16 2025國補后價格5199元起,尚未提及接入Deepseek的進展,但以AI PC引擎為核心,依托生態鏈優勢構建起硬件算力與場景應用的協同矩陣。
剛剛更新PC產品的蘋果,其MacBookAir是性價比更高的辦公產品,面向消費者進一步推動鋪開蘋果 AI,定價7999元起;Mac Studio能夠訓練和部署AI大模型,更面向垂直專業的用戶,定價32999元起。
業內對于AI PC的衡量,主要集中在軟件算法與模型、硬件配置、AI功能與應用場景、交互體驗、數據隱私與安全等幾個方面。
作為從硬件芯片到軟件生態全都靠自研構建起核心優勢的廠商,蘋果一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在AI PC的布局上一直走在前列。
而在蘋果之外,從榮耀、小米到聯想的升級,可以看到,2025年,更多廠商在投身AI PC,AI PC的性能在升級,AI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交互體驗也在優化。
比如,在交互體驗層面,聯想的天禧AS系統通過端側部署DeepSeek大模型迎來升級,今年內,聯想小天還要達到L3級別的智能體水平,要具備專業化、個性化、自動化的能力。
Deepseek的開放性和可定制化,也讓2025年AI PC廠商有了新的競爭維度 ,誰能更好地將 DeepSeek與自身的產品和服務融合,誰就能在相關的生態建設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或將主導 AI PC生態發展方向。
廠商們正在通過AI,系統級重構PC。這場關乎未來計算形態的競逐中,廠商們都不想落后。
|廠商狂歡,用戶冷淡?|
這些AI PC發布后,市場反應如何?3月1日,壹度Pro來到北京海淀五棵松這幾家PC廠商的體驗店進行實地探訪。
其中,小米還未擺上最新AI PC,而聯想雖有新機樣品,但并未開放功能體驗。只有榮耀,可以現場體驗AI智慧搜索等功能。
▲ 聯想AI PC/壹度Pro
只不過,這些AI功能,似乎并不是到店顧客們選購PC產品的決定性因素。據壹度Pro觀察,到店的消費者在咨詢PC時,問的最多的,還是芯片性能、續航和價位。
2025年,用戶對于最新的AI PC,反應依然不算熱情。
AI PC,當前依然屬于錦上添花的狀態。其很多AI功能普通用戶要么通過AI應用就能實現、要么不經常能用到。普通消費用戶對于AI PC的功能和優勢了解不足,導致其對AI PC的接受度較低。
具體來說,AI PC的功能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交互(語音操控、問答)、辦公(文件管理、內容創作、會議紀要等)、智能感知、智能互聯、隱私保護等。
就比如,隱私保護功能,雖然本地化部署大模型,在理論上可以提供更好的數據保護,但這更針對于對數據安全有更高需求的專業從業者,比如金融、醫療等行業從業者。
AI PC的辦公功能,如文件管理、內容創作和會議紀要等,雖然在理論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這些功能,用戶也已經通過Kimi、飛書等應用也實現,并不具備獨家性。
綜合下來,AI PC給用戶帶來的體驗尚未達到理想狀態,因此用戶對AI PC的溢價接受度較低。
與用戶的冷淡相比,2025年的AI PC市場上, 廠商們對AI PC的熱情持續高漲,背后原因并不難理解。
一方面,英特爾等芯片巨頭對CPU芯片進行了改革,顯著提升了AI算力。這些底層硬件的升級,為AI PC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推動PC廠商紛紛擁抱AI PC。
另一方面,AI PC被視為下一代計算平臺的核心入口,廠商們想要通過搶占這一生態入口,構建自己的AI生態體系。
此外,更重要的是,聯想、惠普、戴爾等老牌PC廠商,還希望通過AI PC找回曾經的輝煌。
例如,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在最新財季的營收達到9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其中AI PC的貢獻顯著。
IDC 數據顯示,2024/25 財年第三財季聯想PC全球市占率達 24.3%,超出市場增長 2.3 個百分點,并領先第二名近 5個點。AI PC的推出和發展,幫助聯想在PC市場中提高了市場份額,增強了聯想在 PC 行業的競爭力。
只是,2025年,AI PC市場呈現出一種“廠商狂歡,用戶冷淡”的奇特景象。廠商們對AI PC的熱情持續高漲,而用戶對AI PC的反應卻相對冷淡。
AI PC,依然面臨著技術進步與用戶感知的錯位和落差。
|AI,何以拯救PC?|
從整個PC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疫情帶動PC行業的增長之后,2023年PC行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冷的寒冬之一,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4.8%。
在經歷了2023年的低谷后,PC市場在2024年迎來了回暖。據Canalys數據,2024年全球PC出貨量增長3.8%至2.55億臺。
至于增長的原因,Canalys指出,這主要得益于商用市場的更新周期及消費者對新設備的需求。尤其是Windows 10停服和Windows系統更新,將促使大量企業和個人用戶更換設備,釋放換機需求。
當PC行業格局趨于固化時,這波換機潮,也為PC行業帶來了一個重新爭奪用戶的窗口期,而AI則是廠商們爭奪用戶的重要依托點。
顯然,在AI領域有著核心技術積累且布局較早的PC廠商,則擁有了新的發展機遇,一些傳統PC廠商如果不能及時跟上AI技術的發展步伐,可能會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
例如,在AI PC領域率先布局的聯想,憑借其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在2024年繼續蟬聯全球PC市場第一,市場份額達23.5%。AI PC產品更新較慢的戴爾,在2024年的出貨量同比微降,市場份額也略有收縮。
Canalys數據顯示,2024 年全年,戴爾是唯一一家出貨量同比下滑的品牌,降幅為 2.2%。聯想出貨量同比增長 4.7%,超過 6000 萬臺,市場份額略增;華碩是前五中出貨量漲幅最高的品牌,達到 11%。
換言之, AI技術的深度整合和應用能力,已經成了廠商們的重要競爭維度。AI PC的發展,也是重塑PC市場格局的重要因素。
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AI PC已經占據PC總出貨量的17%。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AI PC滲透率將同比增長165%,2027 年占比將達81%。
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AI PC確實為PC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需求變化,AI PC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成為PC市場的主流產品。
比如,在占市場份額約四到六成的商用PC市場,有分析師指出,未來企業面臨的問題不在于是否應該購買AI PC,而是購買哪款 AI PC。雖然企業不太可能為AI功能支付額外的費用,但他們仍會為了適應未來的發展而購買AI PC。
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廠商們需要克服技術成熟度、軟件適配和用戶認知等方面的挑戰。只有當AI PC的技術優勢真正轉化為用戶體驗的提升,并且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PC行業才能迎來真正的復興。
AI PC是PC行業變革的關鍵,但這場變革的道路仍然漫長而充滿挑戰。
圖片源于攝圖網,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