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簡稱“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雙碳”內容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我國將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原則,明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重點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確保“十四五”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序推進。
兩大核心目標分別為:單位GDP能耗降低3%,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接近40%;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啟動自愿減排交易,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
據了解,自愿減排市場是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后,推出的又一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國兩會期間,自愿減排市場已取得重要實質進展。
3月6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完成登記。此次獲得登記的核證自愿減排量由位于江蘇、甘肅等地的海上并網風力發電和并網光熱發電9個項目產生,已登記的核證自愿減排量共94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重啟以來已吸引多行業企業參與,如國家能源集團東臺四期海上風電項目,云南楚雄、黑龍江林口等地的林業碳匯項目等。
全國兩會期間,湖北省提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戰略目標,著力在打造科創支點、產業支點、開放支點、生態支點、聯動支點上狠下功夫。其中,打造先行示范的生態支點,湖北提出依托全球規模最大的“中碳登”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碳市場和碳金融中心,為全國“雙碳”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眾所周知,湖北不僅是全國首批七個試點碳市場之一,還是全國碳市場“數據大腦”——中碳登的所在地。去年在全國試點碳市場中,湖北碳市場的交易總額首個突破百億,成交量占全國四成以上。
與此同時,湖北也在重點布局自愿減排市場。例如,去年9月,中碳資管組織開展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培訓;11月,湖北宏泰集團所屬湖北碳交中心等公司,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編制完成全國首個航運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方法學——《內河船舶應用綠色能源碳減排方法學》。
作為湖北省屬唯一金融服務類企業,湖北宏泰集團堅持碳市場、碳金融、碳產業、碳普惠“四輪驅動”,助力湖北省加快建成“兩個中心”,賦能湖北綠色低碳發展。
此外,湖北宏泰集團與省林業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林-碳-金融”協同機制,在林業碳匯開發交易、綠色金融服務、林產品碳足跡等領域展開研究。
作為湖北宏泰集團旗下的上市平臺,華塑控股正積極探索“雙碳”領域的產業突破。
2024年7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第二批CCER方法學征求意見稿,將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納入CCER方法學。
同月,華塑控股斥資2億設立全資子公司碳索空間,正式進軍“雙碳”領域,其主營涵蓋碳排放綜合治理、碳排放監測咨詢綜合服務、碳交易綜合咨詢服務。
今年1月2日,華塑控股發布公告稱,子公司碳索空間已收購柳林航泰51%股權,實現煤礦瓦斯綜合利用業務新突破。
目前,華塑控股正在加速推進柳林二期項目,強化碳資產管理能力,力爭完成首個甲烷CCER項目在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掛網公示、登記、交易。
據公司官微披露,全國兩會期間,華塑控股管理層先后與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能源安全研究所、貴州貴能公司,就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甲烷治理等領域進行了合作洽談。
種種跡象表明,2025年,“雙碳”工作已從“規劃期”進入“攻堅期”。全國碳市場與自愿減排市場協同效應顯現,發展前景也將更加廣闊,企業參與度顯著提高,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