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怎樣“逼瘋”一個家長嗎?
只要陪孩子寫一次作文就行了。
一想到孩子坐在書桌前半晌才擠出幾行字的墨水,一旁的爸媽便眉頭緊鎖。
馬伯庸就曾經在微博上發過兒子馬小煩不及格的小作文。 他吐槽道:
“別人就算了,你作文不及格,你爹以后怎么有臉出書? ”
“為了兒子的學業,每天都在憂慮嘆息。”
當然,家長或許想象不到,為了交上一篇作文,孩子都會使出什么招數:有這樣的娃,成語積累很多,可沒一個用對的。
有的娃,為了湊夠字數,使出了車轱轆招數;
有的娃則干脆“躺平”,做了一次“大膽”的嘗試;
一山更比一山高,有的娃為了寫感人的故事,全家人一個也沒放過,太離譜了
比起生搬硬套,有些孩子的幽默天賦卻讓人自愧不如。
看了下面這幾篇妙趣橫生的小學生作文,直讓人笑得停不下來!
01.天馬行空的小學生作文
1.《媽媽的報復》
不得不說,這孩子寫作文是懂層層鋪墊的,先寫媽媽每次和爸爸吵架就去廁所半天!
這不僅勾起了爸爸的疑惑,也勾起了讀者的疑惑呀!
隨后又賣起了關子,說媽媽在廁所刷馬桶。爸爸終于忍不住好奇問了:“刷馬桶能解氣?”
這時孩子開始拋包袱——媽媽刷馬桶為什么能解氣呢?因為媽媽用爸爸的牙刷刷馬桶!
2.《配方》
看到這個題目,很多大人也覺得不好寫,來看看下面這個小學生怎么做到“構思巧妙”,還有非常好的“畫面感”。
主要內容是講了他在上課的時候聞到了同桌放了幾個屁,因為實在受不了他就開始問同學到底吃了什么?怎么這么臭?
而同桌用鄙視的眼神看著他,并說:做人要厚道,聞就聞了,還想要配方?
作文最后的一句話特別有意思,小學生寫到:雖然同桌不告訴我,但是我知道配方里面有韭菜。
老師寫上了一行批語:配方很獨特。隨后就拍下照片并發到了網上,沒想到網友們看過后紛紛表示:有那味了。
3.《我的班主任》
首先得說,這孩子的字工整美觀。
但請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不知道老師看到你這樣的作文究竟作何感想,就問你還想不想在班上混了?
4.《領悟》
這位小朋友作文寫得好,但領悟能力好像差了點。
媽媽殺雞,說洗干凈做肉吃。小朋友心里美滋滋,心想可以吃一頓香噴噴的雞肉了!
過年爸爸褪毛殺豬,說洗干凈做肉吃!小朋友心里也美滋滋,能吃豬肉也不賴。
但是等到爸爸媽媽散步回來給他洗澡的時候,這可把他嚇壞了,以為要把他洗干凈做肉吃。
就算挨爸爸媽媽幾巴掌,也不敢進到澡盆里去!
02.作文里藏著孩子最真實的情感
別看稚氣未脫的孩子寫出的作文又氣又好笑,可有時候他們的世界又是最單純、最率真、最溫情的。
冰心曾在詩集《繁星春水》中寫過一首詩:
“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
小孩子!他細小的身軀里,含著偉大的靈魂。”
孩子們看似弱小無知,實際上卻擁有著世間最純真美好的本性,擁有著無限的可能。
下面這篇小學作文的題目是《離婚》。
在父母最終決定離婚的那次爭吵中,媽媽負氣睡覺,叮囑孩子叫她起來。沒能把媽媽叫醒的孩子去求助爸爸,卻換來了一頓“猛揍”。
還記得曾經有篇小學生作文《孤獨》,紅遍網絡。
整篇文章沒有強調孤獨兩字,但從爸媽離婚的角度來介入,滿滿的孤獨感。
本該屬于他的父愛母愛,全部被新生的孩子搶走了。
他成為了兩個家庭中最多余的那個人。
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大人的事情不告訴孩子,也不征求孩子的意見。
有的夫妻當著孩子面爭吵、互罵,甚至大打出手。
有的則隨意地離婚、再婚……從來沒有把孩子的感受放在心上。
其實孩子什么都懂,并且會因為父母的不和,受到很深的傷害。
除了對父母的感情至純至真,孩子們對身邊的親友、老師也是赤城相待。
在第五屆中國徐志摩微詩大賽上,一首題為《爺爺》的短詩令人印象深刻:
全詩短短26個字,沒有任何成語和華麗的辭藻。
卻讓人禁不住紅了眼眶,想起自己的爺爺曾經也是那樣,用佝僂的身軀為我們遮擋世間的一切風雨和苦難。
這就是孩子心中真摯思念的表達,這就是真情實感的力量。
03.怎樣培養孩子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
再回到咱們開頭的那個問題,為什么很多家長替孩子的作文犯難?
其實,從小學到高中,對于孩子作文的要求,第一位永遠是真情實感,其次才是技巧性的層面。
實際經驗告訴大家,能得髙分的作文往往不是在文字方面有多少功底,而是孩子的有感而發,文章脈絡一氣呵成。
因此父母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來培養孩子,這樣孩子進入高年級以后,作文分才能穩拿。
1.復述故事
著名學者錢理群曾說:
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讀。
這里的閱讀,當然不僅指課本,還有課本外語文的閱讀。
當孩子看完一本書或一個故事后,讓孩子向我們復述一遍故事情節,鍛煉語言的組織能力和即興構思能力。
鍛煉孩子的口才,其實就是鼓勵孩子大膽表達,閱讀多了、表達多了,文章的脈絡才能寫好。
來看看這篇《天命不可違》的満分作文:
想法真是奇特,充滿了想象力,故事起承轉合,結尾既緊扣題目,又發人深省。
如果從大人的角度來看,這篇作文不僅有對現實生活的刻畫,且充滿諷刺意味。
2.鍛煉孩子的想象力
尤其在低年級,我們發現能讓老師眼前一亮的作文,往往都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
例如同樣是寫春天,沒有思考過的孩子會寫:
“春天來了,小溪里的冰化了,花也開了。”
而充滿想象力,認真思考過的孩子則會寫出:
“春天來了,我去小溪邊砸冰,把春天砸得頭破血流,直淌眼淚。
到了花開的時候,它就把那些事兒忘了,真正原諒了我。”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第三集中,五村中心小學三班共同創作了一首小詩,叫做《雨》。
把下雨比作烏云和白云婚禮撒下的喜糖,這樣跳脫的聯想,也只有孩子們能想得出來。
3.體驗生活
孩子看到花草樹木,他們可以更輕易地發現美;
與人相處,能流暢表達,產生共情;
下面這首短詩,竟然出自8歲孩子的筆下:
父母在平常生活中,應該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課外的活動,比方說到田間地頭去體驗自然生活。
同時回到家里以后,也要督促孩子把一天遇到的事情寫成日記。
這樣孩子會通過描繪的方法來把經歷過的事情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寫作文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髙。
教育家葉圣陶曾說:
“工作和學習中經常需要寫作,所以寫作是每個人非學不可的,而且是非學好不可的。”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喜歡寫作,孩子也是一樣,最好的文章也需要積累和興趣。
讓孩子從心里不抵觸寫作文,愿意去做,愿意去寫,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而興趣也需要我們家長的耐心陪伴和有技巧的積極引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