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小課堂→
一
欽北區法院“反詐小課堂”
走進欽州市第二中學
在信息時代浪潮下,
電信詐騙如洶涌暗流,
悄然威脅著大眾的財產安全,
尤其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而言,
筑牢反詐“防火墻”勢在必行。
2025年3月7日晚,
一場反電詐“開學第一課”
在欽州市第二中學音樂廳拉開帷幕,
全體初一學生齊聚現場,
各年級同學也通過轉播,
在班主任組織下同步收看,
共同開啟這場反詐知識的學習之旅。
反詐小課堂現場
? 欽州市第二中學副校長陸元謀發表講話,他強調“欽州市第二中學一直致力于為學生營造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此次與欽北區人民法院攜手開展反電詐普法宣傳,正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助力他們在法治陽光下茁壯成長。”
? 欽北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市二中法治副校長劉星彬致辭:“在數字化蓬勃發展的當下,青少年接觸網絡的機會日益增多,電信詐騙的黑手也悄然伸向校園,培養學生的反詐意識,是守護園凈土、護航學生成長的關鍵一環,希望同學們能以此次講座為契機,認真學習反詐知識,增強辨別能力,讓電信詐騙無機可乘。”
欽北區法院干警化身反詐“宣傳員”,以PPT為宣傳載體并通過短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們以詳細剖析了“網絡兼職刷單”“游戲充值”“網絡交友”“網購退款”等騙局,以一個個因輕信虛假刷單廣告,從想賺“零花錢” 到深陷債務泥潭的真實故事,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刷單背后的巨大陷阱;在講解“冒充熟人詐騙”時,通過情景再現,生動演繹詐騙分子如何利用學生對親友的信任,編造緊急情況騙取錢財,提醒學生遇到此類情況務必多方核實,切勿盲目轉賬。
針對網絡詐騙手段的層出不窮,法院干警教導同學們要保護好個人隱私信息,不隨意在網絡上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重要信息;面對不明鏈接和二維碼,堅決做到 “不點擊、不掃描”;若遭遇可疑情況,應第一時間向老師、家長或警方求助,守護好自己及家人的“錢袋子”。
講座過程中,學生們熱情高漲、踴躍提問。有的分享自己生活中收到的可疑詐騙信息,向干警請教辨別方法;有的分享自己遇到的詐騙類型;有的好奇詐騙分子的心理,詢問如何從源頭上預防詐騙。
對同學們的疑問與困惑,法院干警耐心解答,一一回應,現場掌聲不斷。
此次將反電詐知識送進校園,在學生心中種下了反詐的種子,讓法治觀念生根發芽。活動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以前只知道電信詐騙不好,但沒想到有這么多花樣,這次講座讓我們學到了好多實用的反詐知識,以后遇到類似情況就知道怎么應對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反詐知識如同春雨,
悄然滋潤著學生們的心田,
助力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
避開詐騙的陷阱。
下一步,
欽北區法院將繼續秉持守護
校園安全、構建和諧社會的初心,
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
持續為青少年的成長保駕護航。
文 | 周芳
圖、編輯 | 蘇冬梅
審核 | 梁業盈
【2025年第28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