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想種牙的小伙伴
在談到牙齒種植的時候
經常會聽到“種牙需要先檢查牙槽骨情況”
那到底什么是牙槽骨?
牙槽骨又有哪些作用?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牙槽骨呢?
丹東市第一醫院六道口院區口腔科專家介紹:牙槽骨又被稱為牙槽骨嵴,主要位于口內上、下頜骨中圍繞牙根部的骨組織,是專門鑲嵌牙根的部分,就相當于大樹下面肥沃的土壤一樣。
牙槽骨也稱為牙槽突,是上下頜骨包圍和支持牙根的部分,可以支撐穩固牙齒,使牙齒有穩定的咀嚼功能,它主要依賴包裹在周圍的牙齦組織來供養。在生理情況下牙槽骨的吸收與新生是平衡的,牙槽骨高度保持不變。
什么是牙槽骨吸收?
當牙齦老化萎縮以后,對牙槽骨的供養能力降低,牙槽骨也會隨之萎縮變短。這一“微動關節”就可能面臨崩塌,牙齒開始松動,另外,牙槽骨的吸收導致牙齒根基不穩,慢慢地牙齒開始脫落。
人的牙齒和大樹一樣,大樹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牙齒缺失后牙槽骨就像水土流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廢用性萎縮。
一般來說,牙槽骨的骨寬和高必須超過種植體的高度和寬度。如果牙槽骨不夠,就比較難在理想的位置植入種植體,而且種植的風險也會因此增大。這種情況下就要先進行植骨,再考慮種牙。
造成牙槽骨萎縮的原因
牙周炎
很多的牙周問題都是因牙周炎而起,牙周病不斷發展,會加速牙齦萎縮的惡化,而牙齦萎縮持續惡化的結果,會導致牙槽骨吸收,牙槽骨一旦吸收就不可再生,緊接著就是牙齒松動,最后導致牙齒脫落。
牙齒缺失
長期牙齒缺失,缺牙區的牙槽骨因缺乏生理性的刺激而發生骨質吸收,會導致牙槽骨高度降低,寬度變窄,嚴重的甚至出現牙槽骨變平,從而引起覆蓋的牙齦也發生萎縮,造成頜骨和牙槽骨嚴重萎縮。
其他原因
比如刷牙用力過大,正畸加力不當,以及不良修復體等。
種植牙會損害牙槽骨嗎?
種植牙在恢復牙齒功能的同時,還能對牙槽骨和牙齦形成一定的生理刺激,保護牙槽骨和牙齦,減緩牙槽骨的吸收,維持牙槽骨的功能和豐滿度。使牙槽骨周圍的骨變得相對堅挺穩固,起到自然牙的生理傳遞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