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禾禾媽~
提到影響智商的因素,相信大多數網友腦海中最先浮現的便是遺傳、環境和營養等基礎項。
對兒童成長發育或腦科學知識稍有涉獵的朋友,也許還會想到睡眠、運動等選項。
但其實現實中,還有一些被科學研究揭示出來的其他因素,卻鮮為人知。
比如,接下來咱們要詳細展開說的——“出生月份對智商的影響”。
出生月份也能影響我們的智商,乍一聽,相信屏幕前的很多網友都感到不可思議。
但看看給出這個研究結果的團隊——哈佛大學心理學研究團隊,或許你就會覺得這一研究成果并非空穴來風。
01 哈佛大學:“聰明月”出生的孩子智商更高
據相關資料,哈佛大學心理學研究團隊對 11321 名男嬰與 10802 名女嬰開展了為期 7 年的跟蹤研究。
7 年間,研究人員詳細記錄下這些孩子各階段智力、身高、體重等關鍵數據,嚴謹分析比對。
最終發現,孩子的出生月份竟與多項成長指標存在緊密關聯 。
比如,在以下三個方面,9-11月出生的孩子更優秀。
智力測試中平均得分高出1-6分;
體重平均重0.21kg;
身高平均高出0.2cm。
哈佛大學的這一研究結果引發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甚至一些專業的兒童發展研究機構以及其他頂尖高校的科研團隊也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研究。
比如,美國橄欖球領域也通過研究調查,發現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即許多優秀的橄欖球隊員也多出生在9月和10月。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許多許多知名高校,如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等,也對其入校新生的的生日進行了統計,廈門與南開大學的統計結果顯示:9月和10月出生的人數居多,復旦和浙江大學則10月出生的人數最為突出。
多方驚人一致的研究數據,使得9月、10月、11月被稱為“聰明月”。
02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都和我初見這個研究時一樣,滿心好奇,迫切想知道 “聰明月” 背后究竟藏著什么奧秘 ?
在深入分析了眾多研究人員的觀點及解釋后,我梳理出了3點最值得信賴的解釋,現在就分享給大家:
第一,“聰明月”出生的孩子上學晚
從醫學角度看,同齡孩子間心智發育有別,年齡稍大的孩子在專注力、理解能力等方面更具優勢,在學習和社交中往往表現更佳 。
在北半球,9-11月出生的孩子,入學時通常是班里年齡稍大的孩子,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在課堂上的專注力、學習能力和自控力往往更強。
這為他們的智力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聰明月”出生的孩子大運動發育好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個月能扶東西站立,滿一周歲會走。是孩子大動作發育的基本規律。
根據這個規律,9-11月出生的孩子,到了大動作發育的關鍵階段,比如爬行、學走路的階段,通常都在溫度更適宜的春季或者夏季。
這兩個季節天氣溫暖,孩子所穿的衣物較秋冬少,為孩子自由活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腦科學研究表明:大運動發育越好的孩子,其智力發育也相對更好。
9-11月出生的孩子,在大動作發育上更具優勢,更易充分鍛煉大運動,為智力提升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
第三,“聰明月”出生的孩子符合萬物生長規律
如果孩子在9月至11月出生,孕早期(1月至3月)則處于冬末春初,氣候溫和,孕婦胃口好,空氣污染少,身體狀態佳,為胎兒提供了優質的生長環境。
孕晚期正值夏末秋初,瓜果蔬菜豐富,此時胎兒快速成長,孕婦能獲取更豐富的營養,有利于胎兒智力和身體發育。
這種與自然“春種秋收”的萬物生長規律相契合的生長環境,被認為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積極影響。
03 智力可以通過后天提升
看到這里,相信很多沒把孩子生在“聰明月”的父母難免開始焦慮了。
其實沒必要著急,因為文章一開始我們就說了,人的智商不僅受遺傳影響,還受睡眠、運動、環境等因素影響。
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具有可塑性。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提升孩子的智商。
哈佛大學兒童行為學家Richard Weissbourd教授的研究表明:兒童在10歲前大腦發育會出現三次高峰期,分別是0-3歲語言能力的爆發期、4-6歲邏輯思維的形成期和7-10歲創造力的飛躍期。
我們可以抓住這些階段,通過后天培養來提高孩子的智力。
1. 充足的睡眠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影響注意力、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而充足的睡眠能顯著提升認知功能,兒童在深度睡眠階段,大腦會釋放生長激素,促進大腦發育。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保障孩子的睡眠,提升孩子的智力。
2. 養成運動的習慣
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科研人員掃描 8 - 11 歲青少年大腦后發現,經常進行有氧運動的孩子,大腦皮層、海馬體等區域的大腦灰質較多,對應的模仿能力、認知能力、記憶力也較強。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幫助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提升他們的智力。
3. 提供營養均衡的飲食
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發現,富含Omega-3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可以顯著提升認知功能。
例如,早餐攝入優質蛋白質和復合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所以,為了孩子的智力發育,我們一定要注重孩子的飲食營養均衡。
4. 鼓勵孩子學習新事物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兒童通過不斷探索外部環境,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逐漸達到對外部環境的適應,從而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所以,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多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比如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參加科學實驗活動、學習樂器或參與創意手工……
這些都能激發大腦的活力,促進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和交流,從而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智力水平。
5.推理與邏輯思維訓練
邏輯思維能力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多項研究表明,通過邏輯思維訓練,孩子的理解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推理能力都能得到顯著提升。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從而促進其智力發育。
你家孩子是“聰明月”出生的嗎?你是否覺得“聰明月”出生的孩子更聰明?
歡迎評論區留下您的言論,供其他有類似需求的家長參考討論?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