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抵萬金
綠水青山(苗族)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遵義籍1500名新戰士告別家鄉走向世界屋脊,成為西藏軍區部隊的一員。
那時候,通信尚不發達,書信成為邊防官兵與外界聯系交流的唯一渠道,戰友們和家人、親友聯系靠書信往來。
古話說得好,家書抵萬金。在那遠離親人遠離故鄉遠離城市的雪山哨所,收到信件的那種喜悅之情不言而喻。在當兵的日子里,寫信成為我的一大愛好,收信成為我的一種快樂。我一年之中可以收到330多封信件。
這些書信中,有家人、老師、長輩的關心與支持,也有同學、筆友的理解和祝福。兩年多時間里,我自己寫了上千封信件。我每寫一封信,都要在信封的左上角編上號。
我的這些書信,大抵可以分為家信、師長、同學、筆友和報刊編輯來信五大類。
入伍之初,我按時定期給家人寫信,匯報自己在部隊的學習、工作、身體、生活情況。同樣,我也從家書中得知家人的情況,這無疑給我的工作帶來了一種輕松感,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在召喚著我。
每逢收到老師、長輩們的書信,他們一味地囑咐我不要辜負了親人們的期望,我便深感自己肩負的擔子多重,努力在工作中化壓力為動力。
昔日的同窗好友,后來都各分東西。有的跨入高等學府,有的走上工作崗位,有的回家種地,有的外出務工,有的做起了老板。得知他們的喜與憂,我總會輕聲細語地給他們去上一封算作辨明是非的書信,此時我便覺得自己好成熟好偉大。
遍居全國的筆友有十多個,雖然未曾晤命,但都擁有一顆年輕的心。因此每次書信往來,我都會受益匪淺,從他們那兒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最令人激動的是,莫過于收到報刊編輯部的書信,有寄來的樣報要刊,有編輯老師的諄諄教語,全都包含在"爬格子'的喜與樂中。
收信的喜悅對于雪域老兵感受最為深刻,尤其是在雪山哨所,戰友們互相傳閱著各自收到的信件成為一種習慣。在邊防哨所里還流行這樣一句話:收信的日子最興奮,盼信的日子最辛酸。
在當下通信極其發達的新時代,當年收信寫信的快樂,成為西藏邊防軍人一生的回憶,一生的快樂!
2025.03.07于紅花村
(注:本文插圖均來自網絡)
作者:
綠水青山:本名黃筱龍,貴州務川人,從軍二十五載,多次立功受獎,軍轉干部,出版文集《走向世界屋脊》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