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初春,在重慶高新區鳳笙路22號的廠房內,臺晶(重慶)電子有限公司(下稱“臺晶電子”)的封裝無塵車間,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身著防塵服的技術員正專注操作精密儀器。一顆顆“重慶造”石英晶體諧振器從這里下線——僅去年,就有12億顆流向全球市場,市占率第一。
▲臺晶(重慶)電子有限公司的封裝無塵車間。吳富強 攝
電腦、汽車、手機及智能終端……我們日常所接觸的所有電子產品,只要涉及網絡或頻率,都需要用到諧振器——如在5G網絡設備中,提供基準時鐘信號,以及接收、傳輸和處理數據信號。
臺晶電子是一家高科技企業,自2013年落戶起,在晶片、石英晶體振蕩器等領域深耕了12年。
▲臺晶(重慶)電子有限公司。資料圖
走進“萬級無塵”車間,“全副武裝”的技術員三班倒排班保證24小時生產,諧振器整齊羅列,準備進行可靠性檢測。
“石英晶體最重要的工藝技術包括晶片制造、膠點控制、頻率精度控制和封裝技術四個方面。”臺晶電子生產經理張莉說,這幾大方面臺晶電子均走在了前列。
譬如晶片制造,目前,國內其它同業精度只能制造1.6x1.2毫米的諧振器,且大多不是采用自產的石英晶片。而臺晶電子能自己制造高精度的石英晶片,從而做出更高精度的石英晶體諧振器。同時在封裝技術方面,毫米級的玻璃封裝、金屬封裝及金錫封裝,都達到國內領先,且具有穩定大量生產能力。
“自2013年量產以來,產量從1.6億顆,以年復合成長率27%的速度增長,2020年突破10億顆,2024年達到12億顆,營收達4億元左右。”臺晶電子管理處副處長謝佳翰介紹,2016年起,公司開始實施精益生產項目,嚴格控制開發、生產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目前智能產線自動化率和設備聯網率都達到100%,通過精益化項目的實施,公司生產效率提高22.5%,能源利用率有明顯提升,產品不良率大幅下降。
注重質量,更注重技術創新,可以從一個小細節看出。
在檢驗諧振器時,因尺寸較小,容易粘附在測試探針上,這時需要暫停檢測,效率大幅降低。對此,臺晶電子研發出一種防粘附測試探針的裝置,其原理是采用吹氣機對探針吹氣,采用物理方式降低產品粘附在測試探針上面的概率,以降低停機時間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臺晶(重慶)電子有限公司的封裝無塵車間。吳富強 攝
這樣的技術革新還有很多。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臺晶電子已開發新產品45余個,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8項,軟著7項,2024年榮獲重慶市專利銀獎;建設“微型高頻晶振柔性制造數字化車間”和“微型石英晶振智能工廠”;專利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80%以上,始終保持國內技術領先地位。
“開門紅”背后,是重慶高新區“一企一策”精準幫扶與企業創新突圍的雙向奔赴。
“‘真金白銀’為我們研發注入了強心劑。”謝佳翰表示,重慶高新區專案補貼累計超過1000萬元,這些資金迅速轉化為研發投入,推動公司攻克5G通信設備用微型晶振技術,產品尺寸縮小30%,成功打入國內手機前五大品牌供應鏈。
不止如此,政府和企業在人才、政策、資本等要素方面的同頻共振成為企業協同創新的重要支撐,謝佳翰回憶,2020年,外地員工返崗困難,高新區組建專班,通過“點對點”包車、線上招聘會等方式,一周內協調數百余名員工到崗,返崗率達95%以上,確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在2023年,高新區出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臺晶電子獲最高500萬元智能化改造補貼,引入全自動封裝測試線,人員減少22%,生產效率提升5倍,月產能從8000萬顆躍升至1億顆,跑出“加速度”。
▲臺晶(重慶)電子有限公司的制造處生成車間管理看板。吳富強 攝
想要穩健發展,能源供應必須穩定可靠,特別是對于生產石英晶體諧振器這個行業。2024年,當產能爬坡遭遇山城酷暑,傳統電網無法滿足臺晶電子的生產,急需充足穩定的電力保障。在重慶高新區的牽線下,臺晶電子安裝實施了分布式能源站,實現熱電聯產,不僅實現穩定電源供應,還使廠區碳排放量每年減少600余噸,綜合能效提升至80%左右,為企業的產品出口國外爭取更多政策支撐。
站在重慶高新區的創新風口,臺晶電子正加速布局車規級晶振研發。謝佳翰表示:“高新區的科創生態讓我們敢投入、敢創新。”譬如,依托高新區“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生態,臺晶電子所需關鍵材料都能實現“本地化采購”,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西永微電園內廣達、英業達等上下游企業更形成“半小時配套圈”。
“重慶高新區正推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發展,我們還將持續深耕重慶,按市場的需求逐步擴大生產規模。希望產業生態更成熟,臺晶電子能與更多本地汽車主機廠攜手,共同助力重慶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謝佳翰透露,2025年預計增長5-10%。
臺晶電子的發展軌跡映射出重慶高新區的服務邏輯——以政策精準度匹配企業需求度,用產業鏈韌性抵御外部不確定性。這種“既做雪中送炭的幫扶者,又當錦上添花的助推者”的政企互動模式,正是打造“近悅遠來”創新高地的核心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