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到訪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俄烏局勢以及同烏克蘭停火相關問題作出了回應。針對有關俄烏停火30天的問題,普京回應稱,俄羅斯同意停火建議,但具體細節仍需具體討論。
之前的3月11日,美國和烏克蘭在沙特進行了長達9小時閉門談判,商定了俄烏戰爭“暫停方案”,主要內容包括:
1.30天臨時停火:烏克蘭接受美國提議,同意在全戰線實施停火,涵蓋空中(導彈、無人機)、海上(黑海)及地面沖突。
2.美國恢復對烏援助:美國將解除此前暫停的情報共享,并恢復安全援助,包括軍事支持。
3.人道主義措施:雙方計劃在停火期間推動戰俘交換、平民釋放及流離失所兒童返鄉。
4.礦產協議與歐洲角色:美烏同意加快烏克蘭關鍵礦產資源的開發合作,并強調歐洲應參與后續和平進程。
客觀講,這個方案對于美國、烏克蘭、歐洲都是比較有利的:
對美國來說,川普曾經在競選中做出過承諾要調停俄烏戰爭,作為對烏克蘭投資最大的國家,在撈一票實際利益,既兌現了承諾,又能撈到實惠,還能挽回之前白宮爭吵帶來的不利輿論局面,面子里子都掙到了。
對烏克蘭來說,美國突然停止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已經導致了前線的失利,讓俄軍在庫爾斯克形成了突破,再不答應停戰,可能會帶來更大損失。答應停戰,給足了美國尊重,球也踢給了俄羅斯,掌握了一定的外交主動權。30天停戰,也有助于在以弱抗強狀態下戰斗了整整三年的烏克蘭軍隊得到休整,增補力量。
對歐洲來說,白宮爭吵之后,最需要的是時間。雖然歐洲重新武裝的勢頭已經起來了,德國、法國、英國等強國,都推出了自己的重振軍備計劃,法國和英國還在美國暫停情報支持之后臨時為烏軍提供情報,但一時半會根本不能滿足需要,能拖一時是一時。
所以,各方都對暫停沖突的方案表示了歡迎。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這是一個積極的發展,可以成為烏克蘭實現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一步。馮德萊恩強調,歐盟準備與其合作伙伴一起在即將舉行的和平談判中充分發揮作用。
波蘭總理圖斯克表示,美國和烏克蘭邁出了和平的重要一步。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及其合作伙伴仍然致力于實現穩固持久的和平,并為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英國首相斯塔默則稱,希望盡快實現持久和平,并表示將召集多國領導人討論下一步行動。
不過,仗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在打,烏克蘭同意了,俄羅斯也得同意才行。美國拿到烏克蘭的簽字之后,立刻派遣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趕到莫斯科伏努科沃機場,和俄羅斯進行談判,這位特使看名字就是一個俄裔美國人,也顯示出談判的便利性。
從普京的表態看,原則上同意停火是不會有什么問題的,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美國愿意調解,面子還是要給的,而且戰爭打了三年整,俄羅斯自己也疲掉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可世間大事,最怕“但是”,普京表態的重點,還在于這個“但是”,那就是俄羅斯會在何種情況下接受停火方案。
從目前掌握的信息看,俄羅斯的條件和開戰之初基本一致:1)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劃入俄國,2)烏克蘭永久中立,3)不允許外國軍隊入駐烏克蘭,4)更換烏克蘭政府,5)80萬烏軍裁減到5萬人。說實話,這五個條件就等同于烏克蘭戰敗,我想他們很難接受。
戰場上,雖然烏軍整體處于守勢,但戰場形勢并沒有根本變化,想要烏克蘭以投降方式結束戰爭是不大可能的。但俄羅斯歷史上歷來善于使用外交訛詐。還記得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嗎?當時的沙皇俄國就提出了“黃色俄羅斯”計劃,一下子占領了東北三省。還有更早前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俄羅斯打著“調停”的名義,用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先后割走外東北100萬平方公里土地。所以,在這方面,俄羅斯可是行家里手。
眼下立刻停火,對烏克蘭相對有利。但普京不會簡單拒絕停火協議,而是會提出自己的條件,盡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俄羅斯的五個條件,都是現在的烏克蘭不能接受,也無法接受的。而美國和烏克蘭之間提出的停火協議的條件,也是俄羅斯無法接受的。別的不說,就是單單兒童返鄉,就是俄羅斯不承認的。
所以,停火談判可能只能是一種策略,即使是達成了停火,也很難被雙方遵守。就像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一位歐洲將軍說的那樣,這不是和平,只是一場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