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網約車近日,有媒體報道,3月9日14:50,溫州市民張女士乘坐花小豬平臺網約車至甌海區郭溪街道。
下車僅5分鐘后,她發現遺落在車內的手機已處于關機狀態。
這部存有重要資料的手機,在官方定位系統留下關鍵軌跡:14:51首次定位顯示在距離下車點500米的舒心超市,19:09二次定位出現在永嘉縣某手機店附近,與司機鄭師傅當日15:32的接單目的地僅2.3公里之隔。
在緊急聯系花小豬平臺后,張女士得知其訂單由第三方平臺"江南出行"承運。司機鄭師傅雖配合前往派出所協助調查,但堅稱未發現手機。
值得注意的是,平臺客服透露:涉事車輛僅配備錄音設備,監控系統缺失,且錄音需警方授權方可調取。這種技術配置的局限性,使得價值5500元的遺失物陷入"羅生門"。
當前90%網約車未安裝實時監控系統,僅依賴錄音設備難以還原完整場景。此前有數據顯示,物品遺失糾紛中,46%因證據不足無法處理。在本次事件中,花小豬與江南出行間的協作機制失效,導致乘客遭遇"踢皮球"式應對。
本次事件暴露出,當移動出行進入聚合模式時代,信任機制建設明顯滯后于技術發展速度。怎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呢?其實,深圳已有平臺試點車載智能終端,實現實時視頻云端存儲,物品遺失定責效率提升73%。
此外,有網友建議建立"聚合平臺先行賠付"制度,杭州網約車管理條例已明確:乘客可直接向展示平臺索賠,再由平臺向承運方追責。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