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億美元的天價電費單!中國和老撾這對‘鐵桿兄弟’竟然鬧到對簿公堂?號稱“東南亞蓄電池”的老撾為何付不起電費,是老天爺不賞飯,還是戰(zhàn)略規(guī)劃埋了雷?中國幫建的水電站,怎么反成“債務黑洞”?今天咱們撕開這場跨國糾紛的層層迷霧。
這事兒得從這個月新加坡仲裁中心受理的跨國官司說起。中國電建旗下的南歐江電力公司一紙訴狀,把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告上法庭,追討5.55億美元電費欠款。要知道,南歐江梯級水電站群是老撾最大的水電工程,7座大壩年發(fā)電量占老撾全國15%,本該是搖錢樹,如今卻成了燙手山芋。
那問題來了:坐擁湄公河黃金水道的老撾,怎么就混到連電費都付不起?咱們得先看看這個山地國家的能源困局。全國90%電力靠水電,但“靠天吃飯”的毛病要命得很。老撾水電資源確實豐富,湄公河支流蘊藏著超過3萬兆瓦的可開發(fā)潛力,理論上足夠點亮整個中南半島。但現實卻是:每年雨季發(fā)電量飆升到需求的三倍,洪水甚至沖毀輸電線路,去年湄公河流域遭遇20年一遇的洪水,輸電鐵塔被沖毀137座,直接損失2.3億美元。而到了旱季,水庫水位跌破警戒線,發(fā)電量直接腰斬,連首都萬象的商場都要分時段停電。去年8月,萬象郊區(qū)新建的韓國半導體工廠被迫啟用柴油發(fā)電機,每度電成本飆升至0.15美元,比水電貴出四倍。更嚴峻的是,老撾70%的發(fā)電量被長期出口協議鎖定,國內電網卻像個四處漏水的木桶,全國輸配電損耗率高達18%,比鄰國泰國高出近10個百分點。
但真正壓垮駱駝的,是捉襟見肘的財政。老撾基普對美元匯率三年累計貶值40%,導致以美元結算的電費成了吞噬財政的黑洞。去年老撾外匯儲備僅剩9.2億美元,還不夠支付半年進口的汽油和藥品,更別說償還電費。雪上加霜的是,老撾公共債務已達GDP的88%,其中45%是美元債務。今年1月,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把老撾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CCC級,距離"違約"只差一步。老撾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本蓬·因塔馮去年接受《萬象時報》采訪時倒苦水,說他們就像抱著金飯碗要飯,明明有電卻換不成錢。"
這時候可能有老鐵要問:中老鐵路都通車三年了,不是說好合作共贏嗎?怎么電費這事鬧到法庭見了?其實矛盾早埋下了伏筆。老撾2016年提出要做“亞洲蓄電池”,計劃到2030年出口電力1.4萬兆瓦。中國基建確實給力,十年間幫建了15座水電站,光南歐江項目就砸了28億美元。但問題出在老撾是“瘸腿走路”,電站建好了,電網卻跟不上節(jié)奏。老撾至今沒完成全國電網互聯,北部電站發(fā)的電送不到南部工業(yè)區(qū),就像買了頂配電腦卻用撥號上網。
最要命的是工業(yè)用電接不住。老撾工業(yè)用電量連續(xù)三年卡在總發(fā)電量的18%,遠低于東南亞35%的平均水平。說白了,自家工廠消化不了這么多電,雨季用不完的電只能低價賣給泰國,旱季電力短缺又得掏錢從中國進口。老撾去年向泰國出口電力賺了4.2億美元,轉頭就花5.8億美元從中國公司買電,這死循環(huán)連神仙都搖頭。中國海關總署今年1月數據更扎心,中老電力貿易逆差去年暴漲37%,相當于每天睜眼就欠中國300萬人民幣電費,這壓力擱誰身上都得崩。
那這事兒到底怎么解?專家給出三劑猛藥。第一招“債務換股權”,參考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模式,把部分電站股份抵給中國公司。但老撾憲法規(guī)定能源資產必須國有,這招直接撞上法律紅線。第二招“電力期貨交易”,雨季囤電旱季賣,聽著挺美,可老撾連期貨交易所都沒有,總不能讓村民拿竹筐囤電子吧?第三招,拉泰國、越南搞區(qū)域電網,學歐洲搞電力聯盟。去年東盟雖然通過了《跨境電力貿易框架協議》,但泰國自家光伏發(fā)電成本已降到3美分每度,憑啥高價買老撾水電?這些方案個個都是硬骨頭,就像讓初中生解高數題,沒點真功夫根本玩不轉。
這場糾紛為咱們以后的國際合作提供了重要啟示。過去我們總說“要致富先修路”,但現在更要注重“全周期管理”。中國電建這5.55億欠款背后,暴露的是海外基建“重建設輕運營”的通病。就像給兄弟裝修婚房,裝完發(fā)現他連房貸都還不起,這時候是該砸門要賬,還是幫他開個民宿賺錢?去年中資企業(yè)海外能源項目壞賬率升到7.2%,創(chuàng)下十年新高,說明光靠兄弟情誼真扛不住市場規(guī)律。
說到底,跨國合作需要更科學的機制設計。下次再幫鄰國建電站,或許可以探索新模式,比如:發(fā)電量達標再收錢,電網配套同步建,賣不出電就用礦產抵賬。就像印尼雅萬高鐵,用鎳礦出口收益做擔保,既保障了中方利益,又幫對方盤活資源。越南搞光伏電站時,硬性要求本土化率必須超40%,這種平衡各方利益的思路值得借鑒。畢竟,只有讓合作方真正具備“造血能力”,項目才能長久運轉。
5.55億學費不白交,跨國生意經要記牢。下次再簽合作協議,建議把天氣預報和電網圖紙也寫進合同,畢竟在湄公河畔,雨季的洪水可比老板的承諾來得更準時。既要算清經濟賬,也要守住兄弟情,這才是“一帶一路”該有的中國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