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連續第二年經歷衰退,而該國的旗艦行業——汽車制造也正面臨歷史性危機。大眾、奔馳、寶馬本周連續公布利潤大降30%左右。主要原因是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不再受青睞。十多萬汽車行業員工面臨失業。面對困境,大眾汽車CEO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宣布,不排除在大眾工廠生產武器。
德國制造武器
共同點:中國市場銷售大降
就在本周二,總部位于沃爾夫斯堡的大眾集團宣布其利潤下降至 124 億歐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 31%。
隨后,梅賽德斯-奔馳公布,汽車銷售額下降 28% 至 104 億歐元。
三大汽車集團之一的寶馬集團最后公布,該集團利潤為77億歐元,但比上年減少了 37%。這已經是第二次大幅下降了。
德國電視二臺
三大汽車集團給出理由有個共同點: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據悉,去年保時捷在華銷售了比上年下降了28%。寶馬銷量下降13.4%,奧迪銷量下降了10.9%。奔馳下降了7%。
今年形勢更加嚴峻,除了中國市場的充滿挑戰外,美國最近也提高了關稅,而這兩大市場是德國汽車支柱產業的命運之地。
大眾集團CEO
把汽車工廠改造成武器工廠
對于如何擺脫危機的問題,德國汽車行業想到了武器生產!大眾汽車和保時捷CEO奧利弗·布魯姆周二在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部發表演講表示,鑒于大眾汽車在德國工廠的前景不明朗,他對于進入武器生產領域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
“我們非常具體地關注需求是什么,例如,當談到軍用車輛時。你必須檢查一下。”他在接受德國電視二臺采訪時還強調說,目前還沒有就此做出決定。 “我們從根本上對此類話題持開放態度。”
奔馳總部
如果生產武器,該集團的問題工廠——奧斯納布呂克和德累斯頓等工廠以及那里員工就有了未來。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已進入緊縮時期:大眾汽車正在裁減數萬個工作崗位,并計劃每年減少生產數十萬輛汽車。
而其他德國多家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也表示感興趣。專家認為,由于核心業務需求下降,企業出現“產能過剩”。這意味著必要的人員已經到位。
萊茵金屬工廠
最大軍火企業看好武器生產
這一構想獲得德國最大軍工企業萊茵金屬(Rheinmetall)的支持。萊茵金屬公司CEO阿明·帕珀格周三在杜塞爾多夫年度財政會議期間表示,大眾的工廠“非常適合”生產軍用車輛。無論如何,他們都會與大眾保持持續溝通!
萊茵金屬公司周三發布了年度報告。 2024年,集團銷售額將增長 36%,達到約 97.5 億歐元。目前武器、坦克和彈藥的生產占總產量的80%。萊茵金屬受益于俄烏沖突等全球安全危機,預計今年將再次實現強勁增長。
二戰德國高速公路上的軍隊
實際上,大眾汽車在二戰期間曾為納粹德國國防軍生產軍用車輛,包括Kübelwagen輕型運輸車與兩棲四驅車VW166 Schwimmwagen。大眾工廠還曾參與V-1火箭的零件制造,該飛彈是納粹德國研發的早期彈道飛彈,在戰爭期間造成重大破壞。1978 年至 1988 年間,該公司為德國武裝部隊和比利時軍隊制造了“Iltis”越野車。
而奔馳和寶馬等德國車企,在二戰期間也曾給帝國戰車提供過巨大的產能。
中國市場對德國大企業很重要
政界發聲:支持!
就在這幾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將,投資8000億歐元于提升歐盟國家武器裝備上。德國聯盟黨和社民黨也提出5000億歐元的專項基金,其中重頭就是購買武器。
對于大眾汽車的構想,大眾汽車的總部所在地下薩克森州的回答是:肯定支持!大眾位于奧斯納布呂克的工廠已被高層當局認證為適合軍事用途。
“奔馳的故鄉”巴登-符騰堡州的綠黨州長溫弗里德·克萊舒曼也宣布,該州未來希望“涉足”軍火工業。他的黨內同事、未來的州領導人杰姆·奧茲德米爾在接受《西南新聞報》采訪時補充道:國防工業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馮德萊恩支持武器生產
決定性因素將在于“未來總理”默茨領導的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與社民黨之間可能形成的“聯合政府”如何決定。原因:無論如何,從民用到軍用的轉變都是昂貴的。因此,萊茵金屬首席執行官阿明·帕佩格呼吁聯邦政府保證約十年的合同。
但其結果可能是,德國汽車行業在全球的地位將每況愈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