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a communist
蕓婉筆談
一個正努力成為不盲從西方社會科學、有獨立思想、勇于批評中國文化精英依附性的普通中國學生...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摘要:
無話可說
以后任何悼念活動中產生的
鮮花、糧食
均為浪費
關于「屈原投江事件」的輿情處置通報
郢都廷尉府·楚歷壬寅年五月
一、事件背景
據查,三閭大夫屈原自沉汨羅江后,民間自發祭祀活動失控,引發多重次生危害。經廷尉府、司農署聯合勘驗,此事件已造成以下社會影響:
二、主要危害
1. 物資浪費:祭品泛濫成災
累計棄江粽糧達糯米三千石、竹葉五萬束(折合約百二十噸),相當于楚國三座官倉年儲備量;
(一頭成年非洲象體重約6-7噸,94.6噸 ≈ 14頭非洲象的總重量;
普通家用轎車重約1.5噸,94.6噸 ≈ 63輛轎車的總重量;
按每瓶500毫升(0.5千克)計算,94.6噸 ≈ 189,200瓶水,可填滿約2個標準游泳池(50米×25米×2米);
一部手機約200克,94.6噸 ≈ 473,000部手機,相當于一個小型城市得人口人手一部。)
不良商賈借勢炒作「靈驗竹筒粽」,單枚溢價200錢(折合十兩黃金),致江陵、云夢等地出現「斗米換一粽」亂象。
2. 輿情失控:宗族裹挾民意
屈氏宗族聯合門客私刻簡牘三百二十卷,編造「鄭袖毒弒忠臣」「楚王拒納諫」等謠言,經驛站暗道傳至七郡,意欲謀反,崩壞大楚基業;
(解釋下94.6噸垃圾,94.6噸外賣,以及,近百噸食物,這三種不同的描述在特定事件中具有的傳播效果,謝謝。
個人認為:內涵被縮小了,垃圾包含外賣包含糧食。一車純垃圾里糧食不一定占一半,跟一車純糧食是兩個概念,舉個例子就好像你買海鮮,一種是你買你還買了殼,肉可能就一半重,一種是純肉,價值當然就不同,帶來的沖擊也不同,調動的情緒也不同,像是利用中國是節約糧食的傳統觀念來挑動看客情緒,針對性很強。)
江湖方士偽造《懷沙》殘卷,虛構「三閭絕筆預言」,煽動郢都士子聚眾宮門,單日最高聚集達八百余人。
3. 行政耗損:朝野資源空轉
廷尉府:增設三班巡查,累計處置投書訟案四百七十起,羈押涉謠者八十三人;
司農署:緊急調撥粟米二千石平抑糧價,耗資超萬錢;
水師營:持續三月封鎖汨羅江航道,盤查船只千二百艘,商旅通行效率驟降六成,經商環境受影響嚴重。
三、處置措施
1. 司法整治
頒布《禁謠令·壬寅律補》,嚴懲「私刻簡牘」「偽托先賢」等行為,違者極刑處置:
查封涉事糧商十二戶,追繳非法所得黃金二百兩。
2. 輿情疏導
由太史令主持修訂《楚大夫列傳》,正本清源,翔實記史;
于汨羅江畔設「祭典司」,此后,規范民間祭祀流程。
3. 資源調配
啟用武關倉、漢陰倉余糧填補虧空;
征發刑徒三百人清理江面淤積粽糧,轉制軍需干糧。
三、后續要求
各郡縣需嚴格落實「三禁一導」:
禁私祭沉粽、禁非官簡牘流通、禁方士妄言天象;
引導民眾以「植蘭佩艾」替代鋪張祭祀。
廷尉府將按月呈報輿情處置進展,違令者從嚴論處。
(此通報發至郡守、縣丞一級,嚴禁民間謄抄傳播)
后世有書云:
司馬遷: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熊槐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
賈誼:楚懷王熊槐心矜好高人,無道而欲有伯王之號。
谷永:楚懷王熊槐隆祭祀、事鬼神,欲以獲福助,卻秦師,而兵挫地削,身辱國危。
劉知幾:懷、襄不道。
王夫之:夫以為懷王熊槐不聰不信,內為艷妻佞幸之所蠱,外為橫人之所劫,沉溺瞀亂。
潘嘯龍:楚懷王熊槐雖驕橫但不乏振興楚國之雄心,雖時有利令智昏之舉而不失悔過之意,雖昧于群小之弊卻也終究維護了楚國之尊嚴。這是一位處于明、暗之間的國君,而并非是狂暴無道、專事虐殺的獨夫。
張正明:(楚懷王熊槐)誤國誤得荒唐,愛國愛得卓絕。
根據重慶南岸區統計,2025年2月4日,正月初七,重慶市南岸區在春節垃圾量增多、增加清運頻次的情況下,春節期間清運垃圾全區4589.8噸,粗略計算,平均每天655噸。
https://www.cqna.gov.cn/bm/qcgj/sy/dt_59966/202502/t20250205_14254096.html
而那一座橋上,僅制造了春節期間全區一天14%的垃圾
注:文本贊賞均為“退役老兵重新聽見”公益贊賞
(向上滑動啟閱)
致同志們:
現今世界的斗爭中,一個國家能否在國際叢林中站穩腳跟不但取決于它是否有足夠的實力,還取決于它的聲音是否響亮。今時不同往昔,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能只身體力行做好維持世界和平的衛道士,還要增加在國際上的音量,把中國聲音傳遞出去,讓“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的言論不攻自破,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深入人心。
簡而言之,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話語體系。然而,完成話語體系的構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因為在人們的心中早已種下思想鋼印。
實際上,西方理論和話語的詮釋能力早已經不能解釋今天中國為什么能和平崛起。而中國以這樣的人口基數、這樣的發展速度,放眼人類歷史也是前所未聞的。今天我們再回首過去的崢嶸歲月,細細想來如果當初我們按照西方的話語完成現代化,后果將不堪設想,極有可能步蘇聯的后塵,哪還有機會在今天談民族復興呢?
對此,我想說:
經濟學是經濟制度的保障!
政治學是政治制度的保障!
社會學是社會制度的保障!
歷史學是國家立身的保障!
令人憤慨的是,有相當一批中國的學者卻仍在對西方的價值觀念奉為圭臬,并在公眾輿論中大放厥詞,辱沒了其專家頭銜的名節。這批臭公知言必稱希臘羅馬,對國外頂禮膜拜,對國內趾高氣揚,似乎沒有了希臘羅馬他們就不會說話了一般。如果中國人只會在西方話語的語境下理解中國,就無法真正讀懂中國,更不可能講好中國故事,更不要說與西方話語交鋒了。
今天的中國有足夠的實力來支撐站在世界舞臺上的底氣,為什么不能用中國人的眼光和視角來看待世界?難道西方說什么我們就認為什么嗎?
中國是一個大國,大國注定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能有所依附。正是這份獨立自主的信念支撐著我堅持閱讀、堅持寫作、堅持去西方化地看待、理解和評述世界。
我只想做一個不盲從西方社會科學、有獨立思想、勇于批評中國文化精英依附性的中國學生,即使這看起來我像與“主流”格格不入的瘋子。可我這個瘋子就是要告訴所有人,今天的中國不僅是以工業化回到原來的位置,而是帶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底蘊并汲取了包括西方在內其他文明之長重回世界中心的。西方狹隘的“殖民視角”是解釋不了中國,更解釋不了其他國家的歷史征程。
因此,「蕓婉筆談」嘗試為中華民族提供一個重新認識傳統文化與歷史問題的契機,促進大家對中華文明問題的新思考和討論,使人們從西方科學的禁錮之下解放出來。
“不斷挑戰西方世界觀,解構西方話語霸權”是一項跨越時代的艱巨任務,而且最大的障礙不再蕭墻之外,而存在于中國思想界存在的對西方的盲目崇拜,在于深受西方影響滲透的教育體系,在于仍然熱衷于玩西方設計出來的思想馴化游戲的社會科學各學科,在于文化、傳媒、出版和文藝等領域里不少人頭腦里鐫刻的西方思想鋼印。
殷切希望能遇到更多同志,尤其是和我差不多年紀的青年學生能夠跳出西方話語陷阱,提出具有中國特色和兼顧世界人民的社會科學理論。
——蘇蕓婉
郵箱請看菜單欄
親愛的同志,由于公眾號改版,現在會減少推薦。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不想錯過我的文章, 請給【蕓婉筆談】設個“星標”吧!
01
02
03
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