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香港地產大亨,宣告離世。
就在剛剛,恒基兆業官網發布訃告:
集團創辦人李兆基今日(3月17日)黃昏在家人陪伴下逝世,享年97歲。
李兆基,廣東順德大良人,江湖人稱“四叔”。
和李嘉誠家族、郭得勝家族、鄭裕彤家族并稱“香港四大家族”。
李兆基最初成名,是與馮景禧、郭德勝三人在五、六十年代合作創立新鴻基。
1972年,新鴻基上市,“三劍客”也分道揚鑣。
1973年石油危機后,香港房價暴跌,李兆基趁機抄底,于1975年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業,繼續投身房地產。
1983年中英談判之后,香港房價又暴跌60%,李兆基又抄底一把。
兩次成功抄底香港樓市,讓李兆基成功躋身香港十大富豪之列。
到90年代,李兆基財富達到1270億,事業達到巔峰。
并連續三年成為華人首富、亞洲首富,并連續兩年在全球富豪榜保持第四位。
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尖沙咀恒基中心、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等知名建筑,都是恒基兆業在當時打造的香港超級地標。
后來,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李兆基資產大幅縮水。
李嘉誠抄底歐洲,李兆基首富之位由此讓位李嘉誠。
直到2018年,李兆基才以2150億身家力壓李嘉誠成為香港首富 。
除了香港樓市,李兆基同樣熱衷于投資內地樓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都有他的投資。
廣州的中國大酒店和花園酒店、北京建國門內大街的北京恒基中心,上海“不夜城”,恒基地產都參與過投資。
北京恒基中心,曾被評為20世紀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進入21世紀后,李兆基回歸投資,屢屢支持內地大型央企在香港上市。
中國人壽、財險、電力、中石油、中海集運、平安、交行、中行、建行、神華能源等,李兆基都有股份。
國內地產的黃金二十年,李兆基也沒有缺席,碧桂園、旭輝上市,恒基兆業都是股東之一。
也因此,表面上看李兆基是香港地產大王,實際上圈內人都叫他“亞洲股神”。
關于投資,李兆基有一套著名的一元變八元理論:
“我有一個理想叫穿云箭、過三關。第一關是以一博二、第二關是二博四,第三關是四博八。”
實際上,這個理論李兆基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己經開始積極的部署了。
當時他買下了日本債券,成功令資金翻一翻,以一博二過關。
后來他又將賺到的兩份資金,再投資來港上市的國企。
進入21世紀后,國企紛紛開始上市,股價也大漲,李兆基又大賺了一筆。
到了第三關,只要資金再翻一倍,就能完成1元變8元的策略。
但08年的金融海嘯,迫使恒生指數暴跌至一萬一千點,致使李兆基的第三步計策宣布失敗。
TVB電視劇《創世紀》中經典的過三關理論,就是借鑒的李兆基一元變八元理論。
2019年5月,李兆基正式宣布退休,將公司交到兩個兒子手中。
退隱后的李兆基,深居簡出,住在價值40億港元的山頂豪宅“李氏皇宮”。
這座占地2.6萬平方尺的莊園,配有私人泳池、園林和醫療團隊,晚年他常坐輪椅在庭院散步,由傭人及醫護人員照料。
2025年福布斯榜單發布,他仍以“香港第二富豪”的身份穩居榜眼。
而他的豪宅更連續五年蟬聯全港最貴物業,年租值高達2560萬港元。
而伴隨著李兆基的離世,“香港四大家族”創始人中,已有三位宣告辭世。
僅余同樣是1928年出生、現年也是97歲的李嘉誠。
作為香港的地產雙雄,李兆基和李嘉誠的世紀對決,曾經為人津津樂道。
1985年美麗華酒店收購戰中,李兆基力挫李嘉誠,以12.5億港元代價保住了這家承載香港記憶的地標建筑。
1994年的 "海柏花園 vs 新港城" 價格戰,更成為商界經典案例。
現在,隨著李兆基駕鶴西去,一切也成為只能追憶的傳奇。
關注我們,評論區聊聊吧!
掃下方二維碼,直接進群暢聊~
— 往期推薦閱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