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出差外地與幾位朋友交談,談到一些民間傳統風俗所形成的原因與道理。
聊這個話題的起因是我先說起我常用“青”來避邪,“青”就是指植物的葉子。
教我這個的師父當時說,植物的葉子代表“生氣”,可以掩邪氣。
因為植物色青,有生機,象(易象)好,特別是竹葉,竹報平安。
其實邪氣是什么一種東西,這個可以從宗教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從醫學、環境學的角度去理解。
你說兩者是一樣東西吧,行。你說有區別吧,也行。我的理解就是程度上的不同。
例如民間所說的“鬼”是什么東西?
英叔在電影中這樣說:“鬼乃不祥之物,集貧賤、悲哀、衰敗、災禍、恥辱、慘毒、霉臭、傷痛、病死,十八個災禍于一身。”
雖然是電影中的臺詞,但英叔這番話的確是將鬼形象化、具體化了。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氣”字的問題。
氣有正有邪,我們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中醫的角度都要盡量避免邪氣,而多吸收正氣。
民間很多風俗的本質就是圍繞著避邪納正這個中心去進行,或者說創造出來的,下面我文超良挑選一些出來講解。
開棺或下葬時為什么親人要轉身?
人死并不是如燈滅什么都沒有,靈魂或者說部分神識還在,或者我們不說這個太玄的,我們就直接說尸氣好了。
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死亡后都會有尸氣,尸氣對生人是有害的。
那些下葬后突然打開的那種棺材里同樣積有尸氣,剛開蓋時,肉眼看不見甚至鼻子也聞不到的氣體會涌出來。
如果人吸入了這些氣體會令人身體不好或者運氣不好,運氣運氣,其實也與氣場有關,不單止鼻子,毛孔也會吸入邪氣的。
所以這時候親人最好就離遠一點或者說轉身背對著就最好,那么工人就沒事嗎?
肯定有事,但干這行的工人,他們自然會有他們的化解方法,這個就不在本文討論了。
下葬后為什么不能原路返回?
這個在民間的說法是擔心死者會跟著親人返家,這個說法太玄,可能有道理,可能也沒道理,總之我暫時拿不出什么證據證明原路返回亡魂就會跟著親人回家。
亡魂如果非要跟著親人回家,就算不是原路返回,他也會跟著吧。你都在前面帶路了,他還會走錯路?感覺有點扯!
我覺得還是氣場的問題,特別是以前的農村,特別是山高林密那種。
因為抬棺下葬走過的路會停留有尸氣,如果風不大,加上又山高林密,風一時半刻又未將之前的氣體吹散時。
下葬后親人又原路返回,就會將這種氣體又多吸入一次。所以從另一條路返家是有科學根據的。
但如果是空曠之地,風也大,氣體一會就散去了,原路返回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當然,為安全起見還是不走原路返回的穩妥,因為你不知那種不良氣體散掉了沒有,所以民間慢慢就形成了這個風俗。
參加完葬禮或去了一些晦氣的地方為什么要跨火盤?
跨火盤在兩廣地區一般上點年紀的人都懂,但其它省份可不一定,有時我讓一些外省的朋友說跨一下火盤,他們不知是什么東西。
其實跨火盤很簡單,就是找點黃紙放在盤中點燃,然后人在燃燒著黃紙的盤上來回跨過幾次。
如果家里沒有適用的盤子,不要盤子也行,沒有黃紙就找點報紙也可以的,重點是火,而不是盤子。
因為火為最陽之物,能令一切邪氣消散。其實鞭炮也有這種功效,所以很多地區的人送葬時,一邊有人抬棺,一邊有人一會就放一排鞭炮。
所以我們但凡是去了醫院看病人或者去參加了葬禮等等,都可以在回家前先在家門外面跨一下火盤。
又例如兩廣地區一些年例或傳統節日都有跨火堆或過火堆的活動,有些還抬著神像,功效與原理也與上面說的差不多。迎新娘跨火盤也是。
還有就是很多傳統的喜慶都得鋪上紅地毯這其實也是跨火盤的一種變體。
因為紅色屬火,除了紅色代表喜慶之外還有用火避邪的意思,包括國家迎接外賓等等都采用這個方法。
抱大樹有什么作用?
在廣東有些老人讓參加完葬禮的親人在回家前去找棵大樹抱一下再回家,這其實也是很有道理的。
因為樹木有吸收二氧化碳及灰塵、邪氣,釋放氧氣的作用,剛參加完葬禮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染上一些不良氣體,在抱大樹的過程中可以讓大樹吸走身體染到的不良氣體及磁場。
抱大樹的過程中如果加上觀想那就更為理想,例如抱著大樹,腦海里想身體里的病氣等等不良氣體被大樹吸走,而樹木清凈的氣體從自己頭頂綿綿不斷地進入。
你不用擔心這樣會害死大樹,你的不良氣體對于樹木來講是補品,它釋放出來的氧氣才是對它沒用的,人與樹各取所需,這是沒問題的。
骨灰對人有害嗎?
死人燒成了灰之后相對來講害處肯定沒有整具尸體那么大,但同樣是有的。
雖然說高溫將尸體燒成了灰,有害物質沒有了,剩下的只是一堆無機質,但還是有一種陰性的東西存在,或者我們說靈魂、鬼魂也行,還是得謹慎對待。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用,就轉發出去讓更多的朋友學習吧!
作者文超良,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