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有一些俗語,由于表達比較模糊,對現在年輕人來說,比較難理解,甚至會按字面的意思,出現誤解,脫離了俗語的本意。
而對于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們非常農村傳統習俗,也知道一些傳統規矩,一聽或一看就懂是什么意思。
“先墳后宅,人旺財來”與“先宅后墳,災禍降臨”這兩句俗語,就屬于這類的俗語。
二、兩句俗語要表達的具體意思
這兩句俗語,來源于農村的風水順口溜,是關于建房與葬墳爭地的問題。
在農村,建房有建房的規矩,葬墳有葬墳的規矩。古代,建房和葬墳,一般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在人口少的時候,兩者互不相干。
然而,隨著農村人口的增加,村莊在擴大,居民的宅基地越來越緊張,同樣墳地也在擴大,影響了村里人選擇宅基地的空間。
于是,就出現了活人與死人爭地,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問題,也就出現了建房和葬墳的先后順序問題。實際上,還是一個房屋選址的問題。
先墳后宅
這話的意思是說,選擇宅基地的時候,如果選擇的宅基地周圍,特別是前后,已經葬有墳墓,只要離墳墓不太近,或者不毀墳建房,這樣的地方是可以建房的。
因為有了這種說法,現在我們還能看到,很多村莊的房屋的周圍都有老墳墓。這種與墳墓為鄰的房屋,在一些規模較大的村莊,也就成了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按照農村的說法,在這樣的地方葬墳,對住宅和墳墓來說,互不影響,也就是這句話后面所說的“人財兩旺”,意思是說,房屋居住者會人財兩旺。這是一種迷信說法,不可信。
先宅后墳
這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地方選建了房屋,房屋的周圍相鄰近距離就不能葬墳墳,特別是房屋的前面和后面不能葬新墳。至于后面還有一句“災禍降臨”,意思是說,房屋的家人和墳墓的后人都會有災禍降臨。這同樣是一種迷信說法,不足為信。
這話就牽涉到舊時的建房和葬墳約定俗成的規矩,凡是居民的房屋周圍都不能亂葬新墳。同時,這也是舊時農村的一條道德標準。
試想想,如果一戶人家在當地住得好好的,突然有人到周圍來葬新墳,當然影響了別人的人居環境,對人家的心理傷害也比較大。
房屋周圍葬新墳,與建房時周圍的老墳不同的是,在墳周圍建房,家里人的心理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影響不太大,而新墳從心理角度來說,確實讓人產生恐懼感,對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這句話還牽涉到鄉規民約中的另一條約定俗成的規矩,家族公共墓地周圍不能建房。因此,這話就是提醒人們,建房選址時一定要慎重,得考慮清楚,不該建房的地方,就不要去建房。
因為這些家族公共墓地,歷史比較悠久,有的上百年,有的有數百年以上,家里的先人都葬在這里。如果有人硬要到這樣的地方建房,人家是有權利在家族公墓地葬新墳的。
這樣的房屋不能算是“先宅后墳”,不能按農村約定俗成的規矩來辦理。這是誡人們,在建房選址時,要有預見性。
從以上兩句俗語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對活人與死人爭地,對活人還是比較寬容的,是可以做出退讓的,盡量為活人騰空間,畢竟活著的人生存,要重于一切。同時也告訴人們,建房時如何處理與墳墓相鄰的問題,給予墳墓中先人應有的尊重。
總的來說,選擇在墳墓附近建房,不是很好的環境,如果有更好的地方建房,人們不會選擇這樣的地方建房,選擇這種地方也是出于無奈。
二、這兩句俗語被誤解的說法
現在很多人把“先墳后宅”和“先宅后墳”,理解為對墳墓和住宅的修繕次序,也就是哪個在先,哪個在后的問題。
也有人理解為祭祀的次序,認為先上墳祭拜后,再回家里祭祖。也就是先墳頭后家里的祭祀次序。
這些說法,從字面上來分析,確實沒有什么毛病,但是,與農村傳統習俗來分析,以上兩種解讀,就現現實生活不相符了,與俗語原來的意思相去甚遠。
這里就拿房屋和墳墓的修繕次序來說,房屋是舊宅,墳墓是老墳,修繕次序肯定得到房屋修繕好,這可是活著的人的剛需,有了遮風擋雨的地方,只算是安居。
如果活著的人都不能安居,哪里還有精力和財力去管早已安葬好的先人呢?我們現在遠離家鄉外出務工的人,對這一方面感受是最深的。過去農村那些為生計奔波的人,何嘗不是如此。
對于家里的老墳,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每年逢掃墓或祭祀的節日,能夠上墳祭掃就算不錯了。
再說,按照農村習俗,修繕舊宅,自己家里選個擇日,就可以動工,只要手里有錢,什么時候修繕都可以。房屋是自家住的,與別人無關。
而墳墓,特別是一些老墳,除了清明上墳時添些土(有的地方的老墳,清明也忌動土),不是你想修繕就能修繕的,這里面牽涉很多民俗和地方習俗方面的原因,非常復雜。
在農村,對于老墳來說,一般是以穩定為主,新墳三年就要把墳整好,三年后就是老墳了,老墳是不讓隨便動土的。
即便有人有把墳修好的心,只能代表個人,哪怕所有的費用個人出,也要與共墳頭的兄弟或堂兄弟商量,如果其他兄弟或者堂兄弟,他們不同意,是無法動工的,也不敢去動土。
舊時,通常只有那些開始貧窮,把先人草草下葬,等到有子孫衣錦還鄉,榮歸故里,喜歡把先人的墳墓修整一番,好與自己的身份地位匹配。也不過是極少數的人。
即便是這樣,農村習俗中,還是希望活人不要去折騰地下的先人,更有“富不過墳”之說。墳墓的修整,比較講究的人家,一二十年才一次,而不太講究的人家,三年新墳結束后,是什么樣子,原封不動。
而住宅的修繕,是經常的事,就拿撿瓦來說,兩到三年就要撿一次。其他地方,隨時修繕。
由此可見,房屋的修繕與墳墓的修繕是兩碼事,沒有任何關聯。上墳祭祀和在家祭祀也同樣如此。
總之,這兩句俗語的內容是聯系緊密,是從不同角度來表述同一習俗,說的是建房和葬墳的先后次序問題,但其側重點還是建房選址的問題。要準確理解這種俗語,還得將鄉村民俗與俗語結合起來理解。同時,在理解這兩句俗語時,我們要用科學態度來分析,不可陷入迷信的泥潭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