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么長時間的鋪墊,特朗普終于要圖窮匕見了。他想終止俄烏沖突,拉攏俄羅斯,又對伊朗扶持的胡塞武裝進行空襲。這一系列動作,目標幾乎都指向中國。
這可不是夸張,最近特朗普3個動作,昭示了他對中國接下來的“遏制”計劃。不止如此,美國還要在夏威夷繼續部署導彈系統。
從始至終,特朗普和美國就沒打算真心實意地與中國保持友好關系。來看看特朗普的一系列行動,我們也要提前做好打算。
一、特朗普的3個動作
特朗普想停止俄烏沖突,拉近與俄羅斯的關系,這背后涉及很多事情。
第一,特朗普迎合國內國外反戰情緒,憑借停戰承諾換來了很多選票。
第二,原本美國是打算用烏克蘭牽制俄羅斯,順便壓制俄羅斯的經濟。但沒想到,多年的俄烏沖突打下來,俄羅斯根本沒受到太大影響,尤其是去年,其經濟增長超4%。
這和美國對烏克蘭的投資不成正比,特朗普認識到,必須及時從俄烏沖突中抽身。不然,這個無底洞會拖累美國。
第三,就是針對中國的了。特朗普明白,想要讓中俄關系受制于美國,做中俄的“敵人”是沒有用的,一定要做中俄的“朋友”。
隨著推進俄烏停戰的過程,美國順理成章拉近與俄羅斯的關系,特朗普和普京甚至親近得像剛處對象的“小情侶”一樣。
在3月18日,特朗普和普京又打了一通,商量俄烏停戰的事情。同時,特朗普一再強調要拉近美俄關系。
為了這個目的,美國可沒少努力。比如特朗普提議,恢復兩國大使機制,他也積極歡迎俄羅斯新任的駐美大使赴任美國。
還有,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積極爭取讓烏克蘭在停戰之后割讓土地給俄羅斯。這可有點“卸磨殺驢”了,烏克蘭打死都沒想到,美國居然如此“現實”。
這幾套組合拳下來,俄羅斯和美國關系別說是破冰——水都要燒開了。
這就是特朗普新動作的第一項,拉攏俄羅斯,阻礙中國和俄羅斯在美霸權針對下抱團取暖。
特朗普第二個動作,是在與普京的電話會談里對中俄關系大加評論,說自己懷疑中俄友好關系的“基礎”,不希望俄羅斯和中國走得太近。
特朗普這就是明擺著挑撥中俄關系,分化中俄情誼。要知道,中俄關系由來已久,雙方也一直在國際交往中手拉著手。
在俄烏沖突的尖峰時刻,西方國家紛紛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唯獨我們,堅持不懈地保持著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這種友好關系是經得起考驗的,并非特朗普所謂的“沒有基礎”。
特朗普第三個動作,是在對中國隔空喊話,想繼續和中國保持友好關系。
特朗普說這話不是一次兩次了。他上臺之后,在國會的第一場會議上就說——中國和美國的關系非常好。
他總在強調這個,并不完全想緩和中美關系,這其實是特朗普的緩兵之計。
拜登那幾年,特朗普可能是吃了不少“黃金搭檔”,再上臺之后可是“聰明”了不少。他知道,越是壓制中國,中國的崛起就越猛。這在美國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和技術封鎖等事件里都能看出來。
現在美國也是一地雞毛,美元霸權受到威脅,貿易逆差也持續好幾年了。特朗普上臺之后,美國又迎來了大規模通貨膨脹。
這時候,特朗普唯有用緩兵權宜之計,先穩住中國,再進行對中國“遏制”。
綜上,特朗普自從上臺之后,做的每件事情背后都有目的,但這些目的里,一定也有若干個指向中國的矛頭,這值得我們警惕。
二、美軍官:部署第二套中導
2025年3月,美國陸軍上校羅斯宣布,計劃于2026至2028年間在夏威夷部署第二套“提豐”中程導彈系統。
之前美國在菲律賓就部署過“提豐”,其可以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射程達到2500公里,可以從菲律賓輻射到中國東南沿海。
現在美國又要從夏威夷群島再次部署“提豐”,最大的目標仍然是我國的東南沿海經濟帶和軍事核心區域。
之前美國公開聲稱,他們將從琉球島撤兵。這一動作,被解讀為美國放棄了“遏華島鏈”中距離中國本土最近的“第一島鏈”。
本以為這是美國霸權收縮的跡象,現在看來,美國放棄“第一島鏈”,并不代表著他們想放棄對中國的“遏制”,而是選擇了其他的方式。
在夏威夷部署第二套“提豐”系統,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過我國可不是以前了,現在的我們的軍事能力增強,可以反制來自美國的“威懾”。比如我們的“東風”系列導彈,不僅可以攔截美國的導彈,甚至可以在我國境內直接威脅到美國本土。
美國當然知道我們有能力,但他們還有餿點子。2月份,美國拉著俄羅斯,簽署了“三方核裁軍”協議。這不是兩方嗎?還有一方是誰?
是中國。美國提出所謂“倡議”,讓中、美、俄三個國家在核武項目上減少投入。
這就是在干涉我國的核發展,要知道,中國的核彈頭只有600枚,但是美國和俄羅斯加起來有5000枚。咱們要是真答應他們簽署什么協議,那我們在反制美國“威懾”的事情上,就被動了。
對于這種事情,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2019年面對類似問題的時候,就強硬地回復了三個字:“不參加!”
三、面對潛在威脅,我們要怎么做?
為什么說特朗普圖窮匕見了呢?特朗普一上臺,就任命了一名越南后裔的軍官曹洪,為美海軍副部長。
這個人也是一肚子壞水,作為越南的后裔,他居然公開表達過對“共產主義國家”的敵視。
另一邊,特朗普還任命華裔官員黃之瀚,為首席副美國國安顧問,負責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
特朗普雖然嘴上一直喊著要和中國搞好關系,但他這些行為一直都是在為美國“遏華”鋪路。
這些事情都在提醒我們,即便我們現在已經在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但我們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簡單概括特朗普的動作,無非就是從軍事上、外交上和科技上三個方面對我們發起挑戰。
那我們也要從這幾個方面著重努力。軍事上還是要繼續提高國防能力,尤其是導彈的發展。外交上,我們還要在國際上積極活躍,不給美國可乘之機。科技上,仍需警惕美國卡脖子。
至于祖國具體怎么做,我們還要持續關注,這些事情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作為人民,也要始終與祖國站在一起,配合國家,響應號召,迎接來自美國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