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果計劃得當,它幾乎無需付出代價,就能掌控航運線、影響石油市場、震懾伊朗。而這些只是順帶的結果,美國真正的目標是中國,利用印巴緊張局勢作為籌碼,試圖迫使中國在關稅談判中作出讓步。
4月22日,克什米爾邊境突然炸響,恐怖襲擊剛過,印度和巴基斯坦就針鋒相對,關水、增兵、炮火轟鳴,緊張得像要開戰。這事來得太巧,4月21日美國副總統剛跟印度總理會面,4月19日美伊核談又剛崩,時間點卡得讓人懷疑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
這把火,十有八九是美國點的。中美正在關稅戰里較勁,雙方都不肯退讓,美國急需一個大籌碼把中國逼到談判桌上。印巴沖突正好是個現成的工具。克什米爾一亂,印度洋航道就得跟著不穩,這條線運送伊朗四分之一的石油到中國,掐住它就能讓中國能源吃緊。
美國早就盯著這條命脈,借印巴沖突順手給中國添堵。更別提伊朗,核談沒進展,美國想借南亞亂局壓它一頭,緩解中東的麻煩。亞太那邊,美國海軍被中國盯得喘不過氣,挑動印巴沖突還能分散中國注意力,讓美國喘口氣。
印度配合美國,也有自己的算盤。國內矛盾一堆,宗教對立、失業問題讓政府焦頭爛額,克什米爾一鬧,正好把民眾的火氣引到外面,緩解內部壓力。跟美國搭上線,還能換來武器、投資,甚至在國際舞臺上刷點存在感。
印度這買賣劃算,但它不敢把事鬧大。1962年中印沖突,印度想占便宜,結果被中國從青藏高原打得滿地找牙。那一仗讓印度至今心有余悸,知道跟中國硬碰硬沒好果子吃。現在它借美國撐腰,擺擺姿態,撈點好處,真要打大仗,它可沒那膽量。
中國這邊穩得住,壓根沒被牽著鼻子走。青藏高原是個大底牌,印度河的源頭在中國手里,印度敢掐水,中國也能反制。經濟上,中國產業鏈強,內需市場大,關稅戰再兇也能扛住。外交上,中國拉著巴基斯坦、俄羅斯,穩住南亞和中東的盤。
軍事上,高原的解放軍部署早就到位,印度敢亂動,隨時能讓它吃苦頭。1962年,中國物資匱乏都能打贏,現在國力更強,美國想靠外圍亂局逼中國低頭,算盤打得太天真。
中國不只穩,還應對得精。外交上,一帶一路在南亞鋪得扎實,港口、鐵路都是戰略支點。經濟上,中國跟東盟貿易創了新高,內循環跑得穩。軍事上,高原的鐵路、無人機讓印度望塵莫及。
美國點火,印度添柴,想把中國拖進亂局,可中國不接招,盯著關稅戰主戰場,外圍的熱鬧掀不起大浪。這盤棋,美國想借力打力,中國沉住氣,穩扎穩打,破局只是時間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