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李天佑15歲時參加了中共,隨后百色起義,之后紅七軍成立,李天佑也由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他雖然年輕,但打仗的時候一點都不馬虎,哪里有敵人,他就會身先士卒,哪怕是受了傷,也要身先士卒,每次都能成功地完成任務。
張云逸忍不住感嘆道:“小家伙,十六歲就這么厲害,以后還不知道要成什么樣子?要我說,這廣西的軍閥,怕是要完蛋了!”
用紅七軍的話說,李天佑是一只“小老虎”,從來都是沖鋒陷陣,撤退在后面,部隊里誰人不知他的名,都稱他為“小虎連長”。
戰爭
一九三二年二月,李天佑在一場戰役中,身上挨了三顆子彈,立刻昏厥過去,躺在戰場上。
士兵們都以為他死了,眼淚汪汪地把他背了出去,誰知閻王爺不肯收留他,李天佑卻在地獄里走了一遭。
李天佑在閩戰役中,率部殲滅了敵人一個團,這一戰績連彭德懷都稱贊不已。
一九三三年六月初,紅七軍的兩個團被整編成五師第十三團,由李天佑擔任團長。
七月初,紅二、十九兩個師合編為“東方軍”,總指揮和政委分別是彭德懷,滕代遠,率部赴閩,抗擊國民黨十九軍。李天佑率領一支部隊赴閩。
對閩的首場戰役,是包圍寧化縣的泉口。李天佑在師長的命令下,帶著十三團閃電般攻下了歸化城,殲滅了守軍,掃清了主力進攻泉上的障礙。
七月三十日,李天佑接到命令,在蓬口以東阻擊從連城趕來的國民黨軍隊。駐扎在連城的十九路軍七十八師團,整師兵甲齊全,裝備精良,訓練優良。
七月三十一日,李天佑在渡蓬口河時,發現國民黨軍來援,下令先鋒連迅速占領對面的桂嶺山頂,并命令一營的營長從后面繞過去,從后面攻擊國民黨軍。衛連在接近山頂的時候,被埋伏在那里的國民黨軍隊的炮火給包圍了。
李天佑果斷下令,讓旁邊的號手吹響沖鋒的號角,命令士兵們沖上去。紅軍士兵勇敢地沖向了山頂。一時間,山頭上,山下,到處都是狼煙滾滾,喊殺聲震天。在四師十團的支援下,四六六團的主力被殲滅。李天佑在閩戰役中,十三團一直擔當著主攻方向的攻擊任務,并承擔了單獨作戰的任務。
九月三日,東方軍又命四、五、十三團從閩江北岸直撲水口,阻截國民黨十九師。李天佑率領一個團作為先頭部隊,四師十團隨后跟上,由彭德懷親自率領。
第十三團剛剛抵達夏道鎮北部,先頭部隊在河邊俘虜了國民黨的前鋒排后,獲悉國民黨的補充師一個團剛剛抵達夏道碼頭。
彭德懷當即命令李天佑率領一支部隊,向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十一師與之協同作戰,殲滅了國民黨軍隊一個營,繳獲了大量的軍需物資。
九月十七日,一個大約五個團的國民黨補充師從閩江上游向南平增援。駐沙縣十九路61師361師、366團,已至青州和馬鋪一帶,欲分出一部分兵力,奪取西芹,為支援南平的大部隊提供掩護。
東路軍的領導決定首先消滅三六六團。這個團是第19集團軍裝備最好、作戰能力最強的一支。李天佑被派去阻擊入侵的國民黨軍隊。他和政委毛賁虎,在漆黑的夜色中,向國民黨軍隊發起了沖鋒。
天色尚暗,芹山之巔便傳來了激戰的喊殺聲。南北兩側,李天佑的部隊與國民黨軍隊正為爭奪主峰而激戰,李天佑振奮精神,大聲疾呼:“狹路相逢勇者勝”,激勵著士兵們的斗志。
在他的命令下,整個兵團的戰士們,在一人多高的灌木叢中,艱難地爬上了山頂,占據了有利的位置。然后,在高地上,一次又一次地沖鋒,同國民黨軍隊短兵相接。
第一營的營長趙璧,腹部中了一槍,腸子都露了出來,他緊咬牙關,把自己的腸子都塞了回去,繼續指揮作戰,最后壯烈犧牲。經過激戰,國民黨軍隊大多舉手投降,少部分逃跑。
李天佑率軍追擊十余里,終于全殲了號稱“鐵軍”的第三六六團,繳獲了大量的槍械、彈藥和軍需物資,創下了一個團全殲國民黨 l個主力團的光榮記錄。
戰后,彭德懷很開心地把手搭在李天佑的肩上,說道:“小子,你雖然年輕,但帶兵打仗很有一套!”
1934年,20歲的李天佑被提拔為紅五師的師長。“退縮”這兩個字,在李天佑的字典中,是不存在的。
在高虎山戰役中,李天佑雖然受了重創,但仍然站在前線,指揮作戰,三天三夜都沒有離開過陣地,率領部隊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敵軍。
接著,他又帶著兩個師團對敵人的兩個師團展開了猛烈的攻擊,也堅持了三天三夜。李天佑這個名字,在整個紅三軍都是如雷貫耳。
1935年,在寶塔區,紅軍和胡宗南部隊展開了一場惡戰。包座的地形十分險峻,依山傍江,又有敵人修筑的密密麻麻的堡壘,給我們造成極大的危險。
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紅軍的領導就開始思考:是迂回呢,還是直面困難呢?要怎么才能跨過這道似乎不可能的坎?徐向前向李天佑使了個眼色。
“上啊!我強烈推薦開戰!”李天佑堅定地說道。
李先念和程世才對視一眼,都露出了笑容,李天佑這是從小老虎變大老虎了啊!那咱們就上啊!”
這次戰役,我們采用“攻堅打援,分割殲敵”的策略,英勇無畏,奮勇向前,突破了敵軍的嚴密防御,為紅軍開辟出一條通往甘南的道路。
愛情
1939年,李天佑在莫斯科讀書時,因胃痛,在療養中結識了紅軍總政委陳昌浩,并與他相識。二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當陳昌浩了解到李天佑在感情世界里還是一片空白時,他不禁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他一番。
忽然,他眼前閃爍著光芒,激動地說道:“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名叫杜啟遠,她在醫學領域有著非凡的成就。你們倆有著相似的氣質,我打算找個適當的時機,讓你們相識。”
李天佑原本只當陳昌浩只是說說而已,并沒有太過在意。回國之后,他歷盡千辛萬苦返回延安,最終在延安遇到了陳昌浩口中的杜啟遠。
一九四四年,由于戰事即將結束,不少青年男女尚未成家,因此舉辦了一次社交舞會,以增進青年男女之間的友誼。李天佑雖然不太愿意去,但還是在領導和戰友的拉扯下,參與到了這次的聚會中。
舞會一開始,李天佑就沒興趣了,直到他穿過人群,遠遠的就看到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李天佑被她的美貌給迷住了。
兩人感情越走越近,很快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一九四四年秋,李天佑與杜啟遠在延安正式交往,兩人經常在一起,一起讀書,相處得很好,決定挑個良辰吉日,登門拜訪。
所謂岳父對女婿,真是越看越是生氣,更何況杜啟遠也是大族,他的祖輩可是出過狀元、榜眼的。
雖然在經歷了一場革命后,所有的偏見都被拋到了九霄云外,但杜啟遠在談到自己的父親時,總是會說他是個嚴肅古板的人。
杜啟遠之所以能在延安這片土地上成為為數不多的女醫生,離不開她父親對她嚴格的管教。
這種嚴謹的家教,使得李天佑倍感壓力,他擔心自己的冒失行為會引起杜啟遠父母的反感,從而影響兩人之間的關系。
所以那天,他為了討好杜啟遠,還特地精心裝扮了一番。
他跟在女友身后,走到了自家門口,看著紅彤彤的燈籠,整潔的臺階,井然有序的院落,李天佑知道杜啟遠說的是對的,杜家家教森嚴,門風嚴整。
“爸,媽,快看,這是我和你們說過的李天佑。”
杜啟遠走到杜啟遠家里,杜啟遠興奮地給老爸老媽介紹,“爸,媽,這就是我和你們說的那個李天佑。”杜啟遠話音未落,就見他的父母興奮地拉著李天佑的手說道:“啊,是你啊,真巧啊。”
杜啟遠被父母的反應弄得莫名其妙,他甚至都沒見過李天佑,更不知道父母什么時候見過他。
李天佑是在一九三八年結束了平型關之戰,并在呂梁山建立了一個根據地之后,他就返回了西安,留在了八路軍總部。
那時候,我們的辦公室本來就沒有那么多的房間,再加上來這里過夜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是擠在一個房間里。
李天佑是旅團長,又生病了,所以,軍部給他安排了一個比較好的病房,專門為他準備的。
一天,一對夫婦從國民黨總部來延安,住在這里,因為天色已晚,所有的房子都住滿了,現在去城里也不安全,老兩口感到很為難。
李天佑正好從臥室里走了出來,得知老兩口的情況之后,他便把自己的臥室讓給了老兩口,自己則和警衛員們睡在了一起。
老兩口對他的恩情,一直念念不忘,沒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見到他,更是激動。
李天佑也想起了二老,與二老相談甚歡,完全忘記了此行的來意。一群人其樂融融地坐了下來,除了杜啟遠,其他人都是一臉懵逼。
經過上一次見面,兩人對李天佑的性格還是很有信心的,也很贊同女兒和李天佑在一起,所以在父母的幫助下,李天佑與杜啟遠的感情也得到了很大的認可。
一九四五年新年,延安楊家嶺,李天佑與杜啟遠舉行了一次簡樸的婚禮。組織上為他們準備了兩條絲毯,還備了兩桌酒席,以示恭賀。李天佑和杜啟遠的奇遇,讓所有人都贊不絕口,說兩人是天作之合。
杜啟遠的婚姻也很美滿,她全心全意地支持老公的事業,為李天佑生下四子,十分出色。
毛主席詢問
李天佑的勇猛與悍不畏死讓他在戰友心目中被稱為“小老虎”,擅長突襲、快速反應的作戰方式,對對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戰爭的殘酷,也是對他生存的一種考驗。
李天佑數次受創,幾次差點喪命,但他的堅強毅力和對革命的信念,卻讓他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
一九四七年,一次激烈的戰斗,李天佑率部在山區與敵人激戰,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親率突擊小隊沖殺出去。
激烈的戰斗讓他身受重創,但他還是頑強地抵抗著,直至將對方徹底擊敗。
杜啟遠在戰斗結束后,以醫療小組成員的身份,親手給李天佑包扎了一下,這一次,他們之間的生死與共更是加深了許多。
但李天佑卻是堅定不移的說:“在革命的道路上,沒有男女之情,有的只是同志。”
兩人都背負著革命使命,卻以書信或見面的方式維系著彼此間的友誼,這份特別的感情非但沒有被磨滅,反而變得更加牢固。
他們的聯合,不只是兩顆為了革命而跳動的心靈,而是一種同生共死的革命精神。
每次分別的時候,他們都知道,下次相見,或許已經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更加珍惜彼此。
新中國建立之后,李天佑作為一名將軍,在各大戰役中擔任總指揮,而杜啟遠也轉到了醫學界,為祖國的醫學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戰亂之后,他們終于可以安心地享受一段時間的安寧。
然而,和平的日子并沒有維持多久,一九五○年朝鮮大戰打響,李天佑又一次披掛上陣,前往朝鮮。
杜啟遠雖不在第一線,但每次丈夫做出的決策,她都會全力支持。
戰后,李天佑與杜啟遠在一起的日子也多了起來,這是一段簡樸而又溫暖的日子。
此時李天佑已經不是當年的小老虎了,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了。
他常對兒女說:「你們的母親比我還偉大,她用她的柔情、堅強,保護了我們的家庭。」杜啟遠卻常常微笑地說:「如果沒有革命,就沒有我們的今日。」
一九六二年九月,李天佑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副總參謀長.一九六六年十月一日,國慶節。天安門上,毛澤東向李天佑走來,微笑著問道:“你過關了嗎?”
李天佑答道:“還沒過關。”毛主席開玩笑地說:“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很快,李天佑就成功過關了。
一九六九年四月,九大在北京舉行,李天佑當選為九大的代表,并當選為軍委辦事組成員。那時他也生起了病。
許多人都在暗中擔心李天佑的身體狀況,甚至有一位醫師,就他的身體狀況,向中央軍委遞交了一封信,建議他離職休養。
一九七○年九月五日,蘇醒過來的李天佑忽然告訴他的家庭:「我要看一看。」
夫人杜啟遠詢問他要到哪兒去,李天佑不答,拖著病弱的身體,一個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檢查,就連平日里用來放東西的小房子,也都一一檢查過,然后,他把整個小院都看了一遍。
這種事,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他除了干活,什么都不干,什么家務都不干。這一行為在家庭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九月二十七日凌晨,李天佑將軍徹底不可以說話,即便是藥物也無法服用了。
他的夫人杜啟遠,得到消息后,也是心急如焚。護士告訴她,他是因為喉嚨里有痰,所以才會用嘴給他吸。
可是,當她用盡全力的時候,卻只有酸水。李天佑一聽說是誰,就對著墻壁上的毛主席的照片大喊了一聲,臉上滿是痛苦之色。
小護士看到這一幕,連忙給他拿了一本毛主席的照片過來。李天佑拿著書,一言不發。醫生對李天佑進行了心肺復蘇,李天佑陷入了昏迷。
當晚18點35分,56歲的將軍李天佑因病逝世。從他被送進醫院,到他去世,只用了二十天的時間。
李天佑去世后,最傷心的就是他的夫人杜啟遠了。她為自己的丈夫的死而感到悲傷:“十六歲就成了連長,二十歲就成了師長,他去世得也是最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