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5 年 3 月 20 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 年期 LPR 為 3.1%,5 年期以上 LPR 為 3.6%,均較上期維持不變。
至此,LPR 已連續五個月 “按兵不動”。
本月 LPR 保持不變,其實符合市場預期。從定價基礎來看,3 月政策利率,也就是央行 7 天期逆回購利率保持穩定,這在很大程度上預示了當月 LPR 報價難有變動。而且,銀行方面壓力不小。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四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降至 1.52%,再創歷史新低,已低于 1.80% 的警戒水平。同時,受防范資金空轉、遏制長債收益率過快下行勢頭,以及去年 12 月同業存款監管新規落地等因素影響,年初以來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使得報價行下調 LPR 報價加點的動力不足。
盡管 LPR 近期未變,但市場對未來 LPR 降低仍有所期待。《政府工作報告》重申要“適時降準降息”,釋放出貨幣政策調整的信號。央行行長潘功勝也表示,今年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從宏觀經濟角度看,雖然年初宏觀經濟保持較強增長動能,消費、投資增速加快,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仍需適宜的貨幣政策環境。
目前,無論是企業貸款利率還是個人貸款利率都處于低位,進一步降低 LPR,有望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刺激企業擴大投資、居民增加消費,從而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實現方式上,降息方面,央行近期提出降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目前以再貸款為主導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規模較大,其利率有較大調節空間。有專家預估,下一階段調降幅度在 25bp 左右。
而相比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當下顯得更大。降準不僅能向市場釋放長期流動性,還可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推動金融機構保持息差基本穩定,同樣有助于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有觀點認為,考慮到銀行負債端壓力,以及強化貨幣與財政協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的需要,4 月中旬或為觀察降準實施的重要時期。
總的來說,雖然 3 月 LPR 未變,但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和政策的逐步推進,未來 LPR 仍有降低空間,而降準降息也有望適時落地,為實體經濟和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也插嘴說一句,全球關注的美聯儲最新消息。(美國當地時間 3 月 19 日),美聯儲結束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 4.25% 至 4.50% 之間 ,這已是連續兩次會議維持利率不變。
全球 GDP 總量排名前二、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影響力舉足輕重的兩大經濟體,目前在貨幣政策等關鍵領域均未出臺新舉措 。我們繼續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所涉項目信息、數據信息及相關承諾等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購房依據,具體以最終官方公示為準;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告知即刪。
30個微信交流群等你來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