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一身白色西裝的26歲自閉癥青年嚴安之面對300多名觀眾毫不怯場,熱情洋溢地講述自己利用AI剪輯視頻,成為自媒體達人的故事。爸爸站在舞臺一側,指導工作人員翻頁和播放視頻,媽媽則在臺下運鏡記錄拍攝。
期間安之還穿插著飆起了英語、法語和日語,分享結束,現場掌聲雷動。
安之一家人是“藍夢南沙”和“安之的藍夢生活”兩個視頻自媒體的主理人。自2022年9月開通至今,發布視頻超過200條,總播放量已超過100萬+。
文| 衛衛
圖/視頻 | @安之的藍夢生活、藍夢南沙
編輯 | Jarvis
“既來之,則安之”:開視頻號,播放超百萬
這位在舞臺上飆著多國語言的大男孩,是一位典型的自閉癥青年,5歲前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對新事物非常抗拒。
現在,他在廣州南沙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父母一起打造“藍夢南沙”“安之的藍夢生活”的自媒體視頻號和抖音號,展現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一家人用高質量相互陪伴踐行著“既來之,則安之”。
打開“藍夢南沙”視頻號,可以看到安之用法語介紹由法國人設計的舢板洲燈塔,用英語推介南沙水鄉風光宣傳過境免簽,用日語描繪南沙的落羽杉,化身藕農跳入泥塘宣傳南沙特產新墾蓮藕,穿上香云紗為非遺代言……
安之也在“安之的藍夢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在伶仃洋邊沖泡咖啡分享生活感悟,在濱海綠道變身掃地僧當志愿者,騎著太空漫步車送上法語祝福,講解自己如何讓AI做清明節的短視頻……安之還用AI創作熊貓視頻,爸爸媽媽和他化身為熊貓,用他的視角表達一家三口的生活狀態。
上陣不離父子兵,“藍夢南沙”和“安之的藍夢生活”兩個自媒體號傾注了安之和爸爸2年多來的心血,好學的爸爸為了呈現更好的拍攝效果,上網自學拍攝手法,購買昂貴的攝影攝像器材和電腦,當AI來臨,爸爸又快速擁抱新技術,一條在春節期間拍攝的視頻,通過AI將南沙的風光與當下最流行的哪吒元素融合,創造了爆款。
有多重障礙的自閉癥孩子可以獨立制作視頻嗎?爸爸說“當然不能”,但有了AI的幫助,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一開始,爸爸教導安之航拍、配音,文案是爸爸找的,視頻是爸爸剪的,后來有了AI,安之學會利用AI給視頻創作文案、分鏡頭、封面圖,讓自閉癥孩子獨立制作短視頻成為了可能。
3月11日,站在臺上,安之自信地向在場的專業人士、自閉癥孩子家長介紹他和爸爸經營自媒體,利用AI技術,實現收益的案例。
他以視頻《二月二龍抬頭》為例,素材庫里有他和爸爸拍攝的南沙航拍鏡頭,通過deepseek輸入指令,生成分鏡頭腳本,再把這些分鏡頭腳本,復制到可靈AI,一鍵生成,然后用剪影剪輯,加上安之的配音,制作成完整的視頻發布,同時標注地點為位于南沙的一家民宿,達到給民宿導流的效果,民宿為標注地址付費。
自2022年9月開通至今,“藍夢南沙”已經發布視頻200多條,總播放量100萬+,實現了爸爸當初“先拍100條視頻再說”的目標。
自學成才,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真的是被逼到沒辦法”,回憶當上自媒體博主的心路歷程,安之爸爸坦承道。
從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學習咖啡調制和服務專業后,安之曾經去咖啡店打工,但一個月后,就被勸退。報讀廣東一所大學的全日制成人英語班,又因為安之摸了女同學的腳踝,被勸退。爸爸顯得有些無奈,因為過度關注細節的特質,小時候安之就曾經摸過跳廣場舞老太太的腳踝。
因為自媒體興起,一家人搬到南沙海邊,爸爸有了拍攝宣傳大灣區的想法,“回歸到利他,自閉癥青年也可以為他人做貢獻的。”爸爸的設想是先做100個短視頻,“我也不知道后面會有什么收獲,先開始用實踐行動緩解幫孩子找工作的焦慮。”
加上安之從小就對聲音敏感,模仿能力強,很早就展現出學習語言的天賦,從前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都為今天運營“藍夢南沙”自媒體做準備。
26歲的安之和爸爸
安之爸爸說,因為自己曾經有銷售英語教輔材料的經歷,安之從小就接觸很多英語材料,多年來通過大量的英語口語訓練——每天花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練習《英語流利說》,逐漸培養出對語言的自學的能力。之后,他又自學日語、法語。
互聯網打開了安之的新世界,因為喜歡玩格斗游戲,爸爸鼓勵他用英語、日語、法語和世界各地的網友交流游戲,特別是日語,安之已經可以進行日常交流。
AI和多國語言,正在成為安之在兩個視頻號上最明顯的“標簽”。安之爸爸也驚喜地發現,視頻的發展伴隨AI技術賦能,為安之融入社會找到新路徑。
雖然,安之暫時還不能通過拍視頻養活自己,視頻收入也很有限,但正如爸爸說的,安之現在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16歲北極探險、少林習武、藏區支教
在成為視頻博主前,安之爸爸和媽媽曾讓他在一年內完成多個挑戰,以培養他的社會適應能力。
2014年,安之16歲,這一年他完成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北極探險
當時,全球電影探險Club團隊組織北極探險活動,要找一名喜歡電影、又懂英文的特別少年加入,學習拍微電影。有一位爸爸認識的攝影師推薦了安之,這趟旅程父子要花費十多萬元,爸爸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幸得一位貴人借款相助,打開了安之認識世界的窗口。在格陵蘭島,安之第一次看到了極晝現象,讓他理解到這個世界可以是不一樣的。
安之去北極學拍微電影,與因紐特人交朋友
這趟旅程最難得的是去了愛斯基摩人原生態的一條漁村,“愛斯基摩”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他們自己稱為“因紐特人”,在愛斯基摩語中是“真正的人”的意思。
安之興奮地和因紐特孩子聊英語,他們說的是丹麥語,居然能比劃中國功夫,“看來,除了英語,中國的功夫在世界上是通行的身體語言。”
第二件,少林習武
安之去少林寺磨練
因為因紐特人的功夫語言,接下來的暑假,安之到塔溝武校嵩山少林國際教學中心國際班學功夫。班里是來自全球各地的功夫愛好者,安之可以用英語和外國同學交流,學藝之余,安之還客串當師傅的翻譯。
第三件:藏區支教
少林磨練之后,安之和媽媽去藏區阿壩縣甲爾多格鄉一所小學了解支教,和藏區孩子在一起一個星期,試著教他們英語,表演少林武術和魔術,嘗試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安之去藏區做公益支教,用手機展示他如何學英語。
此后,安之還去云南、越南了解咖啡制作,去廣西大化參加全國青少年徒步挑戰賽。
2018年,安之獨自去日本,這是第二次去日本,自己辦理簽證、訂機票、民宿,安排行程,在東京秋葉原玩游戲、去高達游戲咖啡屋品咖啡、去魚市場,還到箱根搭乘纜車去蘆之湖,最挑戰的是失聯6小時,走了40公里山道爬山尋找《灣岸3》的游戲場景一樣的賽道。
日本自由行后,安之媽媽花了半個月陪伴安之住在馬場學習馬術,從喂馬、洗馬、騎馬到御馬鞍,從騎手到助教,安之與馬成為朋友。
跟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觸了會三國外語,會彈電子琴,會功夫,拜師學過魔術,沉浸式學習騎馬,一個偶然的機會,爸爸發現了安之的演講天賦。
2015年,17歲的安之錄制了自己的電子琴專輯《世界因我更精彩》,在家人的幫助下通過微信眾籌到5000元,支持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大學生拍攝自閉癥群體影像紀錄的項目,小小年紀的他成了制片人,也因此,安之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上臺的機會,以制片人的身份受邀在學生畢業答辯會上,用英文介紹自閉癥。
因為多年來安之一直練習英語口語,演講特別順暢,爸爸也為之驚喜。為了進一步挖掘安之的演講潛能,爸爸有了百場中英文公益演講的夢想。
安之錄制電子琴專輯《世界因我更精彩》支助深圳大學的大學生完成
此后3年多里,安之不斷參與《世界因我更精彩》公益演講,足跡遍布廣州、深圳、北京、香港等10余個城市,形式也更豐富,公益直播、愛心助農、救助困境兒童義演……
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安之外出演講中斷,很快,安之與父母想出辦法,用直播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同時也用英語、日語、法語進行主題分享,用流行的方式向社會展示星星群體,每周5晚8:30-9:30在“安之的藍夢生活”視頻號直播,通過線上的形式實現百場中英文公益演講。直播從最初只有4名觀眾開始,其中3人是爸爸媽媽和奶奶,堅持到現在。
時間沉淀著能力,安之又重新站上了舞臺,演講的內容變成了時下最熱的人工智能。
安之說,作為父母一定是有擔心的,擔心我會不會沉迷游戲,擔心我能不能夠養活自己,擔心我能不能融入社會,其實大家已經看到,有了父母的引導,大家的支持,社會的包容,我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家人鼓勵我去嘗試搞直播,去嘗試配音,去嘗試拍短視頻,去嘗試接單運營自媒體,是想讓我體驗各種挑戰和困難,積累不同的經歷,讓我明白與不同的人交往。”
他也坦承:“剛開始我蠻害怕改變的,因為我特別喜歡游戲,爸爸就用游戲來類比,說搞配音,搞直播,搞短視頻,就像游戲的不同的新角色,各種性格,挑戰各種嘗試是很有樂趣的。從游戲中學會贏的思維,力所能及為社會做貢獻,養活自己,做生活的贏家。”
“安之的藍夢生活”的自我介紹中寫道:我是《藍夢南沙》的配音,來自“星星世界”的人:“能說會道主要靠別人,粗茶淡飯可以靠自己。”盡自己所能,展現融入社會的歷程。
介紹的后半部分,則是安之不一樣的人生態度:“不同的人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允許自己出錯,允許自己斷電,帶著遺憾拼命綻放,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然后去擁抱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