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發展網訊 為積極響應《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號召,推動汽車類消費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打通汽車全產業鏈閉環,延伸汽車消費鏈條,加強汽車領域信息共享,構建綠色循環經濟體系,推動汽車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3月21日,2025中國汽車產業鏈企業家座談會在廣州市東方賓館召開。
本次座談會由廣州市協作辦公室主辦,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商務局協辦,廣州勵雅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與會的政企代表圍繞汽車及后市場的最新發展趨勢、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及行業合作、知識產權、“車品出海”、人才培育、市場拓展等議題展開熱烈互動,共探破局之道,激發創新動能,共繪汽車新藍圖。
廣州市協作辦副主任、黨組成員鄒勇剛,廣州市協作辦綜合處處長楊一航,廣州市協作辦展貿服務處二級調研員林俊,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汽車產業處副處長三級調研員張素娟,廣州市商務局流通發展處副處長謝磊,廣博車品展勵雅國際董事長姜濤及汽車產業鏈的相關企業負責人出席座談會。會議由廣州新能源汽配商聯盟組織人王軍偉主持。
延伸汽車消費鏈 提振發展信心
座談會上,廣州市協作辦副主任、黨組成員鄒勇剛首先向與會企業家代表傳達學習了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以及《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有關內容。
“近年,廣州將汽車產業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廣州汽車后市場已經形成了覆蓋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的完整產業鏈,誕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品牌。”鄒勇剛表示,廣州積極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緊扣中央《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戰略部署,延伸汽車消費鏈,精準賦能企業,打造政企協同新標桿,持續助力汽車鏈企業高質量發展。
鄒勇剛指出,廣州的汽車電子、智能座艙、新能源維護技術等領域走在全國前列,跨境電商與海外倉布局為中國車品走向世界開辟了新通道。民營企業是行業創新的主力軍,汽車民企更是廣州打造全球汽車后市場之都的中堅力量。
“2024第32屆廣州博覽會成交額突破18億元,帶動產業鏈企業海外訂單增長35%。今年,第33屆廣博會專業展廣州國際汽車后市場展覽會將增設‘汽車后市場創新展區’,聚焦汽車改裝、經典老爺車文化、賽事運營、房車露營等新興領域,構建展貿聯動黃金通道。”鄒勇剛的發言,極大的鼓舞了企業家們堅持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他還表示,AI大模型重塑服務體系,新能源車后服務市場的藍海擴容,充電樁的運維、電池回收等新賽道亟待開拓。智能化,數字化驅動的產業升級窗口期已經打開,數據服務、OTA升級等數字增值服務,成為新的增長極。“一帶一路”的共建為超3億輛汽車保有量釋放出巨大的出海潛力。
“車品出海”開辟市場 企業抱團走向國際
“當前汽車產業正處于變革的關鍵節點,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浪潮洶涌,汽車產業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汽車后市場的發展趨勢日新月異,自動駕駛的逐步落地,不僅改變了產品形態,還重塑過產業的格局,政策支持不斷加碼,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資深專家、中國綠發會綠工委汽車產業部首席專家、本次座談會總策劃董鴻星先生在講話中深入剖析了汽車后市場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結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提出了相關建議。
針對“汽車后市場存在的同質化傾向嚴重,知識產權得不到充分保護,假冒偽劣產品時而冒頭,打假保真成本高,國際品牌影響力不足、內卷和行業標準不統一”等問題,董鴻星給出了寶貴的建議。他認為,汽車產業變革正以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為特征,推進產業鏈的協同創新能力。“車品出海”戰略更是開辟了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我們要打通汽車全產業鏈的閉環,形成上下游協同發展的良好趨勢。
董鴻星還建議相關政府部門,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在稅收優惠、研發補貼、人才引入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型基建布局;搭建交流與溝通平臺,推進政企協同推動汽車產業更好合作;發揮行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秩序,推進“車品出海”,打造國際具影響力品牌。
汽車產業鏈企業要踐行“報國志”,要有責任、有使命、有能力、有擔當,才能夠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前列。中國汽車后市場正朝著一體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發展。董鴻星表示,應對汽車產業新一輪變革,對于企業來說,一要加大投入,強化核心技術研發與創新,突破“卡脖子”難題;二要加強品牌建設,堅持以品牌引領產品走向世界的“品牌出海”戰略,推動綠色制造,發展循環經濟,助力“雙碳”目標;三要抱團發展,面向國際,加強行業合作,杜絕單打獨斗,提倡良性互動,通過組建產業聯盟的形式,共享資源、合作共贏,增強國際性合作與發展。
創新引領成果 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座談會現場氣氛熱烈,與會企業代表紛紛踴躍發言,既談到了企業挑戰,又分享了創新成果,更重要的是表達了發展信心。
著名汽車改裝品牌廣州秀麗劉昌炎董事長發言中,深情回顧了創立于1982年的秀麗公司的發展歷史。“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為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劉昌炎表示,廣州市協作辦主辦的本次座談會意義深遠,提振了民營企業的信心。
廣州標榜實業鄭智勇副總經理表示,標榜實業堅持技術革新,堅持生態共建,堅實綠色智造,近三年獲37項國家專利,還與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同時,積極響應“車品出海”戰略,目前在歐洲建立營銷中心,構建全球服務網絡。他希望行業共建新能源車后市場標準,破解服務糾紛等難題。
“企業應通過數字化營銷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時加強與電商平臺合作,拓展銷售渠道。”廣州坤江汽配劉鴻坤董事長分享了企業在國內市場的拓展經驗,特別強調了品牌建設與渠道創新的重要性。
廣州永通汽配李立全董事長認為,汽車后市場企業要注重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通過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產品符合國際標準,通過培訓專業服務技師,提升客戶滿意度。
廣州改啊集團楊松有董事長以研發智能座艙改裝技術為例,分享了企業應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加快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不斷滿足消費者對智能化汽車的需求。
“企業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共建標準體系、深化產學研合作、扶持中小企業、打擊假冒偽劣等多產業協同發展。”汽車濾清器領域著名企業,富濾盛集團付錦林董事長特別重視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并希望有關單位大力支持落實。
廣州車美士易鋒董事長則提出企業要加強行業協作,共同應對市場挑戰,特別是通過與上下游企業合作,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
“廣東現存藍牌經典車占全國總量30%,市場潛力巨大,粵港澳大灣區應積極打造全球經典車產業第三極。”廣東海崇道傳統經典車文化徐漢董事長強烈呼吁政府出臺相關支持政策,推動經典車文化產業發展。
隨后,座談會還進行了互動交流,珠江皮革楊明爽副總經理、知名車品電商車豬豬副董事長宋月飛、聯章汽配石福清董事長、夢仕品牌創始人黃佳鑫、超境新材料陳子敬總經理等企業家代表結合自身企業實際經驗,分享了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成果與挑戰,圍繞產業發展態勢、存在問題和對策建議表達了各自的看法,共同探索汽車產業發展新路徑和合作新方向。企業家們的訴求和建議,在座談會現場得到了廣州市協作辦、商務局和工信局的積極回應。
政企“雙向奔赴” 共繪新藍圖
在三個多小時的座談會中,廣州市協作辦、工信局、商務局等部門領導,認真聽取了與會代表的發言建議,針對企業家們提出訴求和建議,現場進行了一一解答。
廣東汽車依托產業集群優勢與政策支持,正加速向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已逐漸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重要產業高地。廣州市工信局汽車產業處副處長、三級調研員張素娟表示,廣州正加速推動汽車產業從“交通工具制造”向“智能移動終端”轉型,打造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示范城市。
張素娟還表示,從廣東省委到廣州市委,各級部門都非常關注汽車產業,包括汽車改裝、整車和零部件及汽車用品規模化量產、二手車政策、車品出海等方面。目前,花都正在打造汽車主題文化公園,也包括汽車改裝。同時,市工信局也在對接聯系相關汽車商協會、省智能網聯平臺等,開展相關的聯動合作。
廣州市商務局流通發展處副處長謝磊表示,廣州以申報“國家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城市”為契機,實施五大領域攻堅行動。今年初,商務部等8部門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謝磊圍繞“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促進二手車高效流通、營造汽車文化氛圍、完善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提升汽車流通消費數字化水平”等5個方面,現場回應與會企業的相關提問。同時針對國外參展的政府補貼、經典車流通消費試點、主辦行業展會、車品電商、報廢車出口、汽配人才培訓、知識產權等企業家熱切關心的問題和難題,給予積極的回應。
廣州市協作辦展貿處二級調研員林俊先生詳細介紹了廣州博覽會在推動汽車產業交流合作方面的成果與規劃。他強調,將借助廣博會平臺,舉辦好2025廣州國際汽車后市場展覽會,進一步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關于加強行業交流合作的要求,為企業搭建更廣闊平臺。
本次座談會通過政企面對面交流,了解并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共同探討汽車產業發展,以政企“雙向奔赴”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發展的活力和決心。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后續開展更多相關活動,助力廣州打造國際化“汽車用品之都”,推動汽車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鐘少蘭 梁春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