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股價再一次創了歷史新高,總市值突破1.16萬億元,超越寧德時代。這是繼巴菲特賣出之后,比亞迪在資本市場繼續續寫的新能源神話,時隔七年重新奪回深交所市值一哥的寶座。
為什么比亞迪股價會創新高?因為近幾天,比亞迪打出了一張技術王牌——充電5分鐘續航400公里的兆瓦閃充,這一突破讓電動車充電速度首次能與燃油車正面叫板。在宣傳上,比亞迪也聲稱,新能源汽車終于可以和燃油車加油一樣快了。
一、比亞迪的兆瓦閃充是什么?會帶來大面積搶占市場嗎?
那么,什么是兆瓦閃充?“兆”代表百萬,兆瓦級快充意味著充電功率達到1000kW,也就是一兆瓦,相當于同時啟動1000臺一匹的空調。
在比亞迪的發布會上,漢L和唐L兩款新車進行了實測,僅用5分鐘就能增加407公里的續航,峰值充電速度甚至達到了1秒鐘補能2公里。這是什么概念?傳統燃油車加一箱油需要5分鐘,續航約500公里,而比亞迪的兆瓦閃充站,在相同時間內可以完成80%的電量補充。背后的核心技術突破在于一千伏高壓架構,一千安電流以及比亞迪自研的碳化硅芯片。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在現場直接喊話:“油車加油5分鐘跑500公里,電車現在也能做到,充電焦慮該結束了?!?/p>
當然,作為龍頭的比亞迪,可能他的野心不止于充電速度,在三個月內,這家企業連續打出過三張牌。
第一張牌,是智駕平權。今年二月份曾推出過“天神之眼”的智駕系統,將高階智能駕駛下放到6.98萬元的車型,放到整個新能源的車企上來攪局。從這之后,也就意味著智能駕駛不再是高端車型的專屬功能了,這也算是價格戰的一種吧。
第二張牌,是資本擴張,在三月,比亞迪完成了一次435億港元的融資,創下過去十年全球汽車行業最大規模股權再融資。在面對今天比亞迪動態市盈率在35.8倍這個估值的時候,對于投資者來說,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大家都知道,企業只有在自己股價偏高的時候,才會選擇配股這種方式融資,而在自己股價較低的時候,一般會選擇發債融資。不過對于企業來說,它能融到資,而且創造了近十年內全球汽車行業最大規模的一次股權再融資,至少說明這家企業將來不會缺錢了,可以好好的落實它的戰略了。
第三張牌就是這次的技術突襲。發布兆瓦閃充。
這三張牌,看似獨立,實則相輔相成。比亞迪作為龍頭之一,就是要卷同行。一邊卷價格,一邊卷智能化,還要在電動車最核心的電池技術卷同行。
很顯然,隨著比亞迪和小米這兩家巨頭卷王越來越強大,今天的新能源汽車戰場,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
特斯拉也推出了V4超充站,最大功率達600kW,雖然不及比亞迪兆瓦閃充,但其全球超充網絡已非常成熟。
小米憑借雷總強大的個人魅力和品牌影響力,前不久剛發布su7ultra系列,就在中高端新能源車領域占到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小鵬、問界,還有專攻電池的寧德時代,都在各方面不斷的進步。比如小鵬推出5C超充技術,最大功率540kW。寧德時代2024年量產4C神行超充電池,10分鐘可補能400公里,已落地量產,并適配多個品牌。
所以,比亞迪的兆瓦閃充確實是個好技術,但是在現在國內市場上也沒有落后面的人很遠。大家普遍都還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
二、兆瓦閃充落地還存在的不確定性
兆瓦閃充的技術出現,第一個頭大的人,便是國家電網!
兆瓦級快充的充電功率太大,有可能會導致區域電網過載,針對這個問題,比亞迪提出兩個方案,一是暫時可以利用儲能設備提前存好電,還有就是錯峰充電,以此來緩解負荷壓力。
不過這都只能解決燃眉之急,將來想要大規模普及,必然需要搭配國家電網進行一輪大規模的配套升級。這應該也算是一次民營企業發展倒閉國企進化的典型案例了吧。如果國家的一些技術設施設備出現大規模更新,其實也會拉動不少就業和GDP,也算是利大于弊。
第二個頭大的人,就是比亞迪自己。比亞迪為什么要融資?只是股價貴了嗎?很顯然不是,是因為它缺錢,它未來要把計劃實施下去還需要很多錢….比亞迪兆瓦閃充站的單座儲能柜,成本就要180萬元以上,單站投資就得超300萬元,約為普通快充站的三倍。而大規模推廣快充站就必然需要巨額投入,而且是在還沒有任何盈利模式的情況下就一定要大規模投入。將來一個基站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還是一個有待商榷的事。
第三個不確定性,是目前雖然兆瓦閃充電池技術很厲害,但是超快充是否會加速電池衰減,也還需要市場驗證,目前官方稱可循環充放電2000次以上。
三、結論:新能源車企互卷會因此出現新周期嗎?
新能源的車企們,就這么一直互相卷,卷到最后,沒想到竟然把燃油車卷沒了。
在此前,用戶選擇燃油車,一是因為有情懷,二是燃油車加油比充電更快更方便。
隨著技術的突破,如果充電真的和加油一樣快,那么電動車普及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線也就被突破了。
所以這會有什么影響?
第一個影響,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蠶食汽車市場。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2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在125萬輛左右,這其中新能源汽車就有60萬,滲透率約48%。也就是說,在這之前,基本上每個月賣出去的車,一半是新能源車,一半是燃油車。而今后,就很有可能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占比會越來越大。
還有一組數據,是?截至2024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8.9%。這說明什么?說明新能源汽車在未來二十多年時間里,還有極大的增量空間存在!
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快充這件事時,會發現,它會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進程。這場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革命”,又會開始新一輪的周期波動!
在新的周期波動里,前端的汽車品牌們受益,同時也會競爭加劇,而更為受益的,其實是后端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們,這些,或許會更好的反應在資本市場里。
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戰斗,未來具體哪幾家企業會成為最后的贏家,我們也期待時間的驗證。
不過我相信,任何一個行業走到后面,一定都是老實、本分、還有實力的人,會更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我是老丁,朋友們,下期見!
數據來源:
wind數據
乘聯會
比亞迪官網
寧德時代官網
中國公安部
東方財富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