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積極推進基層治理服務經濟發展新探索
▲摩天輪,如時光的巨輪;碧海藍天,鋪開巨幅畫卷。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正以“新”破題,迎風展翅,共譜新時代的新樂章。 童艷龍 攝
核心灣區,千億街道。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浪潮中,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省、市部署安排,牢牢把握“新”的要求,積極探索基層街道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憑借創新的發展思路和扎實的工作舉措,用“小街道”撬動“大經濟”,激活創新引擎,為區域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推動街道經濟高質量發展,蝶變成為智慧涌動的創新高地、詩意棲居的理想社區,成為寶安區首個“千億街道”。截至2024年底,新安街道共擁有總部企業15家、上市公司20家,兩項指標均居全區首位;固投、批發業等多項指標總量穩居全區第一;優質企業落戶數、產值納統增量、實際利用外資額等指標排名全區前列;街道連續兩年被評為深圳營商環境十強街道、全區招商優勝街道。
精耕“四個定位”,筑牢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石
經濟發展如同建造高樓大廈,穩固的基礎至關重要。為此,新安街道提出了新安經濟“四個定位”,即濱海國際消費中心、灣區總部經濟高地、前海現代服務標桿、寶安戰新產業先鋒。將“十二矩陣”作為街道經濟發展的具體落點,即新品牌、新模式、新業態、新空間、新項目、新主體、新行業、新場景、新平臺、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全力開展“提振消費”行動、“招商去化”行動、“融合助力”行動、“戰新躍升”行動、“龍頭引領”行動、“服務標兵”行動等“六大行動”。
為進一步提升產業能級,街道率先成立實體化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提出了“三量、三包、四管、四見”的發展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條塊結合打通街道經濟工作“微循環”。
街道對轄區內的企業進行全面梳理,建立詳細的企業信息檔案,密切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聚焦挖掘企業內部潛力,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結合自身產業定位,主動出擊,對標前海,制定招商引資二十條措施,構建“1+6+21+N”招商責任體系,利用前海戰略平臺優勢,率先探索、精準發展生產科技服務業,積極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加速企業轉型提質,增強產業能級和競爭力。
作為寶安區經濟強街,新安街道已建成星通大廈、前海人壽等總部樓宇13棟,引育了鵬鼎、農商行等總部企業15家,約占全區40%。新安街道企業數量達8.7萬家,全區占比約17%,其中,“小巨人”企業44家,全區占比約15%。2024年新增省級單項冠軍企業7家,新增數量全區最高;新增國高企業269家,申報完成率全區第一。現有上市企業20家,全區占比超過1/4;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6個、國家級眾創空間4個,創新資源加速匯聚,創新平臺蓬勃發展,連續兩年被評為深圳營商環境十強街道、全區招商優勝街道。
細繡“貼身管家”,用心用情為經濟社會發展護航
讓“吾心安處是‘新’安”。新安街道黨工委書記白政瑜表示,“在新安,每一位居民都是親人,每一家企業都是寶貝,每一位游客都是貴賓”。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新安街道突破傳統職能框架,通過機制創新,將服務觸角延伸至企業全生命周期,努力成為經濟發展的“貼身管家”。
新安街道出臺了分級分類服務企業工作措施,建立“1+21”社區服務企業隊、網格服務企業隊兩支隊伍,用心、用情、用實際行動實施“四帶、三問、三回頭”工作法,帶著感情、政策、知識、目標走訪企業,詢問企業困難、發展目標和企業家個人情況,走訪后回頭給聯系方式、反饋企業訴求辦理情況并邀請企業回訪。同時,積極開展“六找”行動,為企業精準找政策、找訂單、找融資、找空間、找人才、找上級部門協調解決企業問題。通過精細化的服務,致力打造“半小時經濟服務圈”,俯身傾聽企業訴求,多方位協調化解企業落戶過程中存在的痛點、難點,用心、用情、用最短的時間為企業提供最高效的服務,助力企業安心發展。
為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產業升級新引擎,新安街道安排專人研究“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新產業”等政策,幫助企業篩選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內容,針對每一個企業的實際,給予精準推送。特別是重點關注深圳“20+8”產業領域,搶抓人工智能產業新風口,培育壯大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深化與深創投、高新投、前海證券、大成基金等金融機構合作,在“風投”企業發展過程中,提前服務指導,為眾多企業解決融資、空間、人才等問題,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
另外,新安街道成立了全市首家街道級“企業合規服務驛站”,設立“壹方中心商圈公共法律服務站”。在寶安區最好的一片公配物業——鵬鼎時代大廈,街道拿出1000多平方米,專門設立了“民企之家”,整合街道各類服務資源,設立了政策咨詢、項目申報、法律援助等多個服務窗口,為企業搭建各種平臺交流,包括政策咨詢會、產品對接會等,開展集約型一站式服務,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民企之家”,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企業負責人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交流企業管理經驗。這種良好的交流氛圍,不僅促進了企業之間的合作,也為街道了解企業需求提供了契機。另外,“民企之家”還定期舉辦各類培訓、講座和沙龍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和成功企業家分享經驗,為企業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
新安街道始終堅持與民連心、為民服務,依托“心安夜話”活動,把為民解難題、解心結的“辦公桌”擺到了大街上、園區里,邀請轄區內的企業家、街邊商家、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市民群眾等齊聚一堂,在輕松、溫馨的氛圍下,共話新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營商環境等熱點,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深入了解真實需求、打通難點解決思路、研究服務優化對策。目前,“心安夜話”已成為新安街道經濟發展的特色品牌之一,切實做到隨時隨地反映問題困難、時時事事得到回應解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相關經驗做法獲評市“以人民為中心—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民服務優秀案例,新華社、《求是》雜志進行了關注報道。
夯實基層治理,釋放治理紅利反哺經濟騰飛
“好的基層治理,能有效釋放基層治理紅利,能創造新的生產要素。”作為以人為本的現代化首善街區,新安街道在大力抓好經濟發展的同時,在賦能基層治理提質增效方面積極探索。
為實現街道與居民“心連心”,新安街道設立了“書記/主任信箱”線上民訴反映平臺,主動公開街道領導和社區書記、轄區警長、網格長電話,建立“即時受理、簡單問題24小時辦結、復雜問題3天給路徑、每周開協調會”處置模式,被群眾稱為“連心信箱”。
在廣泛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新安街道加大了城區建設力度,多個重大項目相繼實施,創業路灣區商務大道規劃穩步推進,雪花啤酒小鎮等項目落成……同時,街道以智慧街區試點為突破口,建設了多個智能化項目。廣場舞定向音柱解決噪音困擾,毫米波雷達監測系統保障獨居老人安全,移動哨兵治理亂停車和亂擺賣問題。憑借這些創新舉措,新安街道獲評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智慧化應用榮獲廣東省數字政府創新應用大賽突出貢獻獎。
一系列基層治理“微創新”,通過街道、社區、企業、居民等多方面力量參與的多元服務體系,新安街道探索出一條“街區服務聯動產業發展”的新局面。從多個維度為區域發展注入新活力,共同推動城區品質蝶變升級,助力建設世界級灣區中心。
千年古邑,時代新城,宜居宜業,灣區標兵。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新征程,白政瑜表示,新安街道將繼續聚焦中央、省、市提出的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貫徹落實寶安區委“十新”要求,干字當頭、真抓實干,充分用好新安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上級一攬子的政策優勢、千億GDP的體量優勢,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緊緊圍繞新安經濟“四個定位”“十二矩陣”,全力開展“六大行動”,致力打造宜居宜業灣區標兵,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來源:中國改革報 作者 莊志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