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最忌諱的就是大臣功高蓋主,你以為這種事情只是在古代的時候才有?
其實在現代,也不少見,就連蘇聯大名鼎鼎的朱可夫元帥,也難逃猜忌的命運,而且朱可夫元帥所受的猜忌,遠超你的想象。
你知道蘇聯領導人對他做了些什么嗎?
朱可夫生于1896年,當時,還屬于沙俄時代,俄國因為落后的封建制度,使得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遠低于歐洲其他國家,所以在當時,窮是俄國人的常態。
朱可夫一家也難以逃脫窮困潦倒四個字,而更艱難的是朱可夫的父母去世的很早。
他小時候,是跟著爺爺長大的,盡管他讀過教會學校,但是后來爺爺連教會學校的學費,也付不起了,干脆就輟學去了舅舅的作坊里打工學徒賺錢養家。
朱可夫家這樣的境況,并不是一個個例,在當時的俄國,可以說相當普遍。
尤其是很多孩子,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家庭經濟狀況很糟,根本沒人重視學業,只想著能夠找份工作賺錢,勉強生活下去就不錯了。
可是,年幼的朱可夫卻并不是這樣想的,雖然當時他年歲尚小,但是見識卻比一般孩子,甚至比一般的大人都要更厲害,他想的很明白,無論如何得讀書,讀書就有可能改變命運。
既然爺爺沒有能力送他去學校,朱可夫就自己攢錢買來中學的課本自學。
不得不說,朱可夫的確是個天才,課本里那些晦澀的知識,別人家孩子即使認真上課都不一定學得會,但是朱可夫卻愣是憑借自學,就掌握了書中的知識點。
不過,朱可夫雖然書讀的不錯,他卻沒機會走上文職崗位。
1914年,18歲的朱可夫,在一戰的炮火中選擇了參軍,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朱可夫走上了自己輝煌的軍旅生涯。
在一戰中,沙俄窮兵黷武,國家的經濟雪上加霜,因此俄國的老百姓既吃不飽飯,還時刻處于戰爭的威脅之下。
很多人為了能夠討得一口飯吃,紛紛參軍。
正因如此,沙俄軍隊的素質良莠不齊,但在當時,沙俄并不重視教育,大多數士兵連認字都費勁。
可朱可夫竟然是實打實的擁有中學的文化水平,自然在軍隊里,朱可夫很快就嶄露頭角了。
到一戰末期,朱可夫已經升任軍官,而當時他才剛剛20歲出頭。
不過,真正讓朱可夫名聲大噪的還是十月革命以后的事情了。
十月革命爆發的時候,朱可夫立刻意識到,俄國的命運將會發生轉折,而且,列寧等人的主張,也讓朱可夫非常欣賞。
在十月革命剛爆發的時候,很多人還持有觀望態度的情況下,朱可夫卻立即選擇了社會主義的陣營。
因此,朱可夫也是蘇共武裝起義最早期的成員之一。
到了1919年,朱可夫就正式加入了蘇聯共產黨,并且因為他出色的表現,還被安排去參加了軍事培訓班進修。
有了專業的專業軍事培訓,對于朱可夫日后的成長,可謂如虎添翼。
一戰結束后,世界總體來說進入了相對和平的狀態,再加上蘇聯也開始著重于國內的經濟發展。
因此,朱可夫在1920年到1935年之間,雖然仍舊在軍隊服役,但是,更多的時間是在進行理論學習和專業素養的提升上。
如果不是后來的二戰,可能,人們很難意識到,朱可夫是這樣一個擁有卓越能力的帥才。
但是到了1935年之后,世界局勢驟然緊張。
首先是出問題的是亞洲,早在1931年,日本就已經開始侵略中國,尤其是我國的東北地區,成為日本人率先潛入的區域。
而眾所周知,蘇聯的遠東地區與我國的東北地區接壤,日軍在東北的行動,自然讓蘇聯頗為擔憂。
于是,1938年,朱可夫以專家的身份前往我國參與過指導工作。
到了1939年,隨著二戰的全面爆發,日本關東軍除了在我國東北地區的行動之外,也躍躍欲試,想要向北進一步去威脅蘇聯的遠東地區,以此來獲取在這一帶更大的優勢。
此時,朱可夫第一次在戰場上展示出自己的指揮天賦。
日軍進攻諾門坎一帶,朱可夫作為最高指揮官,毫不猶豫的給予痛擊。
不可一世的日本人根本就沒料到蘇聯的戰斗力如此之強,在朱可夫的帶領下,不但打敗了日本人,還讓日本嘗到了全面抗戰以來最徹底的失敗。
自此以后,日本人再也不敢輕易的招惹蘇聯人,正是因為朱可夫在東北的這一仗,讓蘇聯的遠東地區再也沒有受到日本實質性的威脅。
1940年,蘇聯為了能夠獲取更大的戰略緩沖,發動了蘇芬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朱可夫表現的非常優異,幾場戰役下來,芬蘭大片土地被蘇聯占領,也因此,朱可夫的職位再度如火箭般躥升為大將。
自此,朱可夫也成了蘇軍的重要將領。
1941年,德軍突襲蘇聯,蘇聯毫無防備,形式急轉直下,短短幾周時間,蘇聯數百公里的國土淪喪,甚至都來不及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朱可夫在此時立刻提議,將紅軍主力調往基輔以東,以逸待勞。
可惜,這個建議并未得到斯大林的同意,斯大林認為基輔作為烏克蘭最大的城市,絕不能輕易丟掉。
可是,正因為斯大林要求固守基輔的要求,使得蘇軍66萬軍隊因此全滅,不但基輔沒守住,還使得蘇軍喪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斯大林到這個時候,才想起朱可夫的判斷有多重要,如果當時將蘇軍主力調往東部養精蓄銳,恐怕結局大不相同。
因此,朱可夫在基輔陷落之后,開始擔任重要戰役的指揮。
此后的列寧格勒保衛戰和莫斯科保衛戰,朱可夫都作為最主要的統帥參與指揮。
沒想到,這兩場重要的戰役,朱可夫再度發揮出神跡,不但抵擋住德軍的攻勢,甚至還扭轉了戰局,直接改變了蘇德戰場德軍進攻蘇軍防守的態勢。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蘇軍竟然開始進入反攻的節奏。
后來的事情大家就都清楚了,蘇軍進入反攻態勢之后,朱可夫的地位扶搖直上。
可以說,成為了整個蘇軍的靈魂人物,若不是朱可夫對戰局的把控極端完美,蘇德戰場的走向或許還有很多變數。
真正讓朱可夫走上巔峰的其實是柏林之戰。
柏林戰役的總指揮就是朱可夫,在他的指揮下,德國最終無條件投降,經此一戰,朱可夫的名望來到了巔峰,此時,他的風頭甚至都隱隱蓋過了斯大林。
功高蓋主,歷來是大忌諱,正因為朱可夫在二戰中的表現實在太耀眼,讓斯大林對他都頗多忌憚。
二戰結束之后,朱可夫并沒有因為二戰的卓著功勛而進一步晉升,反而在1946年6月被降了職位。
而這一次降職和雪藏竟然持續了整整六年,直到1952年,隨著人們漸漸對戰爭的淡忘,他才重新擔任國防部長。
但是這樣的好日子同樣沒有持續太久,等到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魯曉夫上臺。
面對功勛卓著的朱可夫,赫魯曉夫同樣忌憚,如果說連斯大林都壓不住朱可夫,更何況是赫魯曉夫?
因此,到了1957年,朱可夫再度下野。
這一次,赫魯曉夫做的就更過了,不但削了朱可夫國防部長的職位,干脆讓他回老家養老。
自此以后,朱可夫就徹底遠離權力的中心,而更過分的是,勃列日涅夫上臺之后,哪怕朱可夫擔任閑職,也難以讓他心安。
朱可夫只是閑職,但軍隊系統中,朱可夫的門生故吏遍天下,這些勢力多數都是朱可夫的親信。
哪怕是朱可夫完全下野,只要朱可夫肯,恐怕軍隊都未必會完全聽從勃列日涅夫的命令。
因此,勃列日涅夫干了一件更讓人心寒的事情,他派出克格勃監視朱可夫及朱可夫的一家子,連他的三個女兒都不放過。
據說,當時朱可夫及其家人走到任何地方,都有克格勃盯梢,這幾乎與軟禁無異。
這讓一輩子操勞的朱可夫徹底心灰意冷,此后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終于在1974年逝世。
而朱可夫死后,這樣的監視動作仍舊沒有結束,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蘇聯解體,恐怕朱可夫的三個女兒的監視會一直持續下去。
這不但讓三個女孩的生活絲毫沒有隱私,更是讓三個女孩甚至連婚姻都成了問題。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功高蓋主的時候,本身就是錯處,沒有錯也會是錯。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