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放棄歐洲,全力進軍亞太”,這句話是特朗普班子一直在喊的一句口號。
日前美國的行動正在將信號變為現實。
美國三大舉動個個和中國有關,華盛頓的政策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第二套中導即將推上日程,特朗普對中國為什么如此窮追不舍?
18日普京和特朗普進行了一段漫長的電話“會晤”,雙方聊了148分鐘。
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明確要求“四步?;稹?/strong>,從停止襲擊能源設施到海上停火、全面停火再到永久和平談判。
特朗普安排的明明白白,而且第一步已經實現。
俄烏沖突之后終于有一份“最清晰”的停戰計劃出現,也表明特朗普急不可待地想結束這場戰爭的真相。
在準備“撤離歐洲”之后,美國將面臨戰略收縮,有多條重大消息顯示,美國這次是要全力奔著中國而來了。
第一個不同尋常的動作,就是最近五角大樓消息人士曝光的內幕,顯示美國欲放棄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一職。
盟軍最高司令代表著美國在歐洲的“最高指揮權”,從負責諾曼底登陸的艾森豪威爾起,便一直由美國人擔任。
現在各方認定特朗普放棄該職位,就是他們向遠離北約發出的關鍵信號,美國不想再當“領頭羊”了。
特朗普上臺之后警告過歐洲很多次,要求他們自己想辦法提高國防預算保護自己,而不是寄生在美國的高額軍費上。
一個名副其實的“歐洲軍事領袖”不當,特朗普此舉是要干什么?
歐洲媒體認為其還是要將有限的兵力和預算集中在印太,以應對中國。
可以看出特朗普自從上臺之后,頻繁派遣軍艦在南海、臺海進行所謂的“自由航行”行動,試圖遏制中國的影響力。
又勾結菲律賓繼續進行挑釁行動,維護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優勢地位。
另外,朝核問題也是美國介入亞太事務的重要抓手。
但美國的軍費預算是有限的,特朗普準備縮減軍事開支之后,自然也就沒有心思管歐洲了。
美國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盡快拉攏俄羅斯,讓他們“轉變對華態度”。
為此美國媒體曝光特朗普甚至不惜承認克里米亞的主權歸屬俄方(白宮否認),魯比奧等人以強迫澤連斯基割地的方式,換取俄羅斯的好感。
在日前的一檔采訪節目中,特朗普再度提起“絕對不能讓中俄聯合起來”,并對拜登的政策大加斥責。
在這次談判行動中,美國給了俄羅斯很大的好處,包括美俄關系正常化的承諾。
特朗普毫不遮掩準備“聯俄制華”的策略,甚至公開討論會執行這件事。
當前全球大多數國家不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
如果特朗普真的這樣做了,無疑是非常招西方反感的一步棋。
況且能不能“聯俄”現在還說不好,俄羅斯外長表態“不會違反與中國的義務”。
再者來說與美國結盟對抗中國不僅不符合其自身利益,還可能導致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中失去戰略主動性。
所以想用這步棋制衡中國,特朗普當前還是不太容易。
美國的第三個重要動作是部署“大量”新的中導系統到亞太。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8日報道,這種中程陸基導彈系統即將在今年進入夏威夷地區完成部署,并作為正式的“火力組成部分”。
美國媒體表示作為“威懾中國”的關鍵裝備,五角大樓下一步還將向太平洋地區部署更多的同類遠程打擊裝備。
至于未來的部署地區還不確定,可能是在關島、韓國以及其他美國的軍事基地。
如果說之前兩個信號還不太明顯,那么用導彈“威懾”是最清晰的信號,“堤豐”導彈的射程能從夏威夷地區覆蓋中國東海和南海。
美國忌憚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軍事影響力,尤其是中國在導彈技術領域的發展,讓美國在該區域的軍事行動面臨更多限制。
通過部署中導,美國妄圖在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形成一道“導彈防線”,限制中國海軍、空軍在該區域的活動范圍。
畢竟對于美國軍方而言,最經濟實惠的方法就是構筑這種防御陣線,而不是去“主動出擊”。
在這之前美國已經將第一套“堤豐”導彈部署到了菲律賓,小馬科斯政府無視中國的正告要對抗到底。
此外日本首相石破茂上臺后,在3月中旬被曝將在國內部署上千枚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導彈,而且更遠射程的導彈還在研發過程中。
美國試圖利用“亞太軸心”部署中導這一戰略安排,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盟友更深地捆綁在其戰車之上。
通過在盟友領土或周邊海域部署中導,提高所謂的在該地區的軍事威懾力。
還使得盟友在軍事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進一步加深,從而強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同盟關系。
不過目前澳大利亞、韓國等國仍然在遲疑,也在是否參與美國的“導彈墻”戰略上態度謹慎。
韓國在經濟上對中國市場有較大依賴,澳大利亞也是如此。
美國的這些行動已經吹響了對中國“圍攻”的號角,對此我們需要警惕和盡快應對。
當下美國有兩個弱點可以加以利用,其一是美國國內政治環境復雜,不同政治派別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歧和對立。
在對華政策上,美國國內存在著很嚴重的分歧。
部分“鷹派”勢力長期以來秉持反俄立場,他們認為用俄羅斯捆綁歐盟才是主要路線,對于中國要競爭但不能“翻臉”。
如果民主黨執政,對華對俄手段又會出現變化。
第二個弱點是美國當前“缺錢”的情況很嚴重,國防部長等人已經明確強調“美國戰略資源有限”,不可能面面兼顧。
現在已經有包括歐洲在內的很多國家對美公開唱反調,這是中國難得的一個平衡局勢的機會。
參考資料
《美政府被爆考慮放棄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一職,北約前官員:在歐洲將被視為脫離北約的重要信號》環球網
《美俄重磅通話前夕 特朗普被爆考慮承認克里米亞為俄領土》財聯社
《美國中導系統進駐太平洋》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