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鄧亞平
夏青山著軍銜裝照
可敬夏政委
回味往事,如同品嘗陳年佳釀;年代越久,其味越醇。在這甘美的記憶中,有一位令我銘記一生的老首長。他,就是原陜西省軍區獨立五團副政委夏青山同志。
1970年,我在陜西省軍區獨立五團三連當兵。我連的主要任務,是擔負省革委會的警衛工作。當時,團部與我們連同在新城區駐防,因而我們與團首長們接觸的機會較多。每天晚飯后,連隊與團部賽球,團首長們也端個板凳觀看助興,有的還上場與戰士們一起打球。這些首長,大都是四十年代參軍入伍的老同志,有的還親自參加過戰斗,經歷了槍林彈雨的考驗。因此,戰士們對他們格外地尊重。每當首長們運球過來時,大家都是做個防守的樣子,有意識地“放他們一馬”,讓他們順順當當地上籃。球進了,首長們得意地做個怪相,觀戰者們也發出會意的笑聲。
在那突出政治、大講階級斗爭的年月,部隊基本沒有什么軍事訓練,整天就是背語錄、學毛選、批判黑修養、狠批封資修,還不時地有一些政治運動,如“三訴三查”、談心活動、斗私批修、新黨章教育等等。
時任團政治處主任、團副政委的夏青山同志,經常帶領一些股長、干事深入基層蹲點調查、總結經驗、挖掘典型。我們連距團部最近,加之連指導員宋長庚同志長期從事政治工作,經驗豐富、文筆很好,是一個容易出經驗的先進連隊。因此,夏主任以及軍區政治部的領導,常把我們連作為各項運動的試點單位。夏副政委住在連隊,同戰士一起出操、一起上課、一起蹲在地上吃窩頭咸菜。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慈祥的面容、儒雅的風度,讓人覺得儼然就是一位老父親??吹剿?,使人不禁想起經典故事片《英雄兒女》中王芳父親王政委的形象。夏副政委除給戰士們講形勢、做輔導外,還經常找干部談話、找戰士談心,了解群眾的疾苦、掌握部隊的動態。其嚴謹的態度、細致的作風、穩練的舉止、極高的修養,又使人覺得他就是電影《回民支隊》中的郭政委。
入伍前,我是應屆高中生,語文成績較好,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加之經受過一些鍛煉,提筆寫作、上臺講話更成其為一項特長。到部隊后,曾代表連隊到團里、代表團里到師部上臺作過大會發言。平日里,在連隊出板報、墻報,幫助戰士寫家信,可稱得上是連里的秀才。有一次團里開大會,各連代表均上臺發言,夏副政委有意讓我最后一個登場。
我激越地文字、流暢地表達,博得了全團官兵的掌聲。臺上政委、團長等首長交頭接耳、不住稱贊,夏副政委更是笑得合不攏嘴,深為發現我這樣一個“人才”倍覺欣慰。可是,有一次我代表團里與地方打籃球,因裁判錯判了一個球,我氣狠狠地把籃球當足球一樣踢出老遠。
在外觀戰的夏副政委立即站起來,大聲命令我下場,并要我到他辦公室。其嚴厲的態度,使我意想不到。我一身汗水走進辦公室,夏副政委狠狠地剋了我一頓,他說:“你怎么能這樣做呢?你是解放軍戰士,不是普通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也不能這樣做。我們是部隊,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作風,不能動不動就耍脾氣。革命戰士要加強黨性,而不能只講個性……”一席教誨,使我羞愧難當,汗水順著脖子直往下淌。夏副政委遞給我一塊毛巾說:“盆里有水,你洗洗。知錯改錯,就是好戰士?!蔽蚁春媚?,整了整軍裝,恭恭敬敬地給政委敬了一個禮,意思是:“首長,我錯了!”
同年八月,團里要召開黨代會,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政治處人手不夠,專門把我抽調到團里幫助整理材料。八月的西安驕陽似火、酷暑難當,屋外像火爐、屋里似蒸籠。夏副政委帶領我們審閱稿件、校對文字、排板打印、裝訂成冊,忙得不可開交。夏副政委是籌備工作的總負責,領導講話、典型發言、事跡材料、表彰決定、會議程序、會務安排,他都要一一審核把關。有一天夜晚,我去他辦公室送材料,只見副政委穿著襯衣在燈下審閱文件。他頭上掛滿汗水,布襯衣濕透好大一塊。那時條件差,別說空調,就連一個電風扇也沒有。團部的通訊員,特意給副政委準備了一大茶缸涼白開和一條濕毛巾。熱了,他擦一把汗;渴了,喝一口涼開水,然后繼續工作。在他的帶動下,全政治處的同志克服困難、積極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保證了黨代會順利召開。
歲月悠悠,數十年過去。每當我和戰友們聚會時,大家不約而同地說,當年夏副政委對鄧亞平那可是格外地寵愛??!由于某種原因,我的入黨問題難以解決。夏副政委親自過問這件事,最終得以順利通過。我的成長和進步,傾注了夏副政委的心血。
七十年代初的中國,在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口號下,全國處處挖地道、修工事。一天,位于西安市鐘樓附近的一處坑道發生坍塌。我團戰士毛素福途經此地,奮不顧身跳下坑道投入到搶救傷員的戰斗中?;氐讲筷牶?,他沒有向任何人講起這件事。直到防空指揮部送來感謝信后,大家才知道了這位無名英雄。
當時,我在政治處搞新聞報道。夏副政委立即指示,要我趕寫一篇稿子。我滿懷激情地寫了寬闊的街道、聳立的樓房、川流的車輛、熙攘的人群,以及加強戰備的口號、準備打仗的氣氛,洋洋灑灑、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大半篇外景,才接觸到毛素福搶救的過程。由于采訪不細、挖掘不深,后面部分顯得十分單薄。
但是,自我感覺還很美氣,期待著夏副政委能予以贊賞。豈料,他看完對我說:“文字很優美、文筆很流暢。但是,給人感覺頭重腳輕、華而不實。文章的主體,應該是搶救的過程,體現出毛素福舍己救人的可貴品質,而不要你去寫什么川流不息、車水馬龍。文章不在長,而在精、貴在實,尤其是開頭。說了好半天,都沒有接觸主體。這好比唱戲,鑼響了半天不見演員登臺,觀眾能不著急?”當時,我臉上火辣辣的,有點難以接受。事后冷靜地想想,人家副政委說得對呀。語文老師不就曾講過:“文章開頭有多樣,開門見山最便當嘛?!边@件事,令我至今難忘,也從中獲取了很好的教益。它對于后從事宣傳工作三十多年不斷提高寫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圖1—3夏青山生活照
1986年春天,我去長沙參加一個全國會議。在西安轉機時,抽空去看望夏副政委。聽說我來,他冒著酷暑炎熱騎自行車從團里趕回。那時,車輛雖少,但團首長用小汽車還能滿足,而夏副政委卻從來都是非公不用車。他讓老伴炒了幾樣菜熱情款待我,我簡略地給老首長匯報了我的情況。我動情地說:“過早離開部隊,成為我的一塊心??;至今與部隊戰友相比,進步的幅度很小。落后了,有負首長期望……”
老首長語重心長地說:“你離開部隊,我們也深感遺憾。你無需花過多精力去想,咱們都往前看。至于進步嗎,你回到地方發展得很可以。在省一級宣傳部門擔任副處長,一點不落后于部隊同志。68年兵,至今在部隊好一點的也就是副團級嘛,期盼你勤奮自勉、積極工作,不斷進步?!崩鲜组L的一席話,使我得到了寬慰、增添了信心。他對我的關愛與鼓勵,成為后幾十年克服困難,努力工作的不竭動力。
在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我與夏副政委失去了聯系。聽西安回來的同志講:他離休后,被西安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簡稱“關工委”)特聘為副秘書長。
這位有著四十多年軍齡、五十年黨齡的老兵,一如在職時恪盡職守、敬業奉獻,像春蠶一般勤勤懇懇,默默盡自己的吐絲之力。在他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關工委”組織機構得到了健全,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為了使下一代了解過去、憧憬未來、繼承傳統、開拓創新,老首長與其他委員們,挨門挨戶動員一些老革命、老將軍為孩子們講述革命戰斗故事,回憶過去艱苦奮斗的歲月和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他們先后動員了六位將軍,如陜西省軍區原政委谷風鳴,還有蘭州軍區空軍原司令員、某軍原軍長等,以及一些師團干部登臺宣講,從而把這項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作為一個從事軍隊政治工作幾十年的老同志,夏副政委也經常深入孩子們中間,以其親身經歷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革命理想、革命傳統教育。老首長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親和力、凝聚力,深受孩子們愛戴,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夏爺爺”。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晚年的夏副政委,在西安的一個部隊干休所過著恬淡平靜而又充實愉快的生活。平日里讀讀報刊、看看電視、悠閑散步、下棋品茶,其樂融融、愜意無比。每逢星期天和節假日,兒女們?;丶铱纯础:霞覛g聚,安享晚年。昔日的一些老部下、老戰友,如在西安的麥正金、劉化寧、張志恒等同志,也經常到家中坐坐,或來一番小聚。
遠在寧夏的馬俊志、鄧亞平等同志也不遠千里來探望老首長。而他也是傾其所能,熱情招待同志們。他知道馬俊志能喝幾口酒,因此每次去他都拿出最好的茅臺酒招待。去年五月我去西安,受到夏副政委一家的盛情款待,故此專門撰寫了《濃濃戰友情 難忘西安行》一文。每與他相聚,同志們都倍覺親切、溫暖與激動;每與副政委把盞碰杯,大家都萌發著良好的期望與祝愿:那就是衷心祝愿我們的老首長福如東海碧波深,壽比南山松長青!
得知我寫此篇,老首長專門打電話并讓馬俊志同志轉告我,鄭重宣稱:“千萬不要為我浪費筆墨,我一生沒有什么作為,只是做了一些應該做的事情。捫心自問,還對得起黨和人民。而組織和人民更對得起我。我做人做事都很低調,不愿意張揚自己。咱團老領導還很多。亞平同志,你應花筆墨和時間去多宣傳其他同志,或者多寫寫你從事的工作……”一席話,使我對這位老首長更加肅然起敬,更加激勵了我完筆的信心。
1970年底,上面給團里撥了兩名招收女兵的名額。為此,幾位領導為此爭得不可開交。軍務股的同志來征求夏副政委的意見,我清楚地記得夏政委明確表示:“我不參加這個競爭,我的孩子退出。”誰人都知:分子不變時,分母越小其值越大。夏副政委高姿態地讓出一個名額,相應地緩解了矛盾、減小了競爭。事情過去了數十年,但我至今記憶猶新。
我深諳老政委說的“低調”的真實含義。實質上,這就是他一生升降不驚、榮辱坦然的真實寫照。工作幾十年、革命一輩子,他何曾沒有遇到過不公?但是誰人見他吭過一聲?他一如既往,仍然是那么鎮定、那么從容、那么慈祥和藹、那么令人可敬可親。
這,就是一個老兵的情懷和操守;
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氣度與胸襟。
夏青山夫婦合影
附:讀者讀后感
朱鵬云:可敬又可愛的夏政委形象
《可敬夏政委》讀后感
鄧亞平近作《可敬夏政委》,是從自己珍藏的記憶中擷取了幾個鮮活的片段,剪輯成一組洋溢軍人風采的生動畫面。其流暢的語言、感人的事例,猶如引領我們走近可敬的夏政委、走近當年火熱的軍營生活,走近用綠色裝點青春、用生命書寫誓言與忠誠的中國軍人!
《可敬夏政委》一文,展示了夏政委立體的感人形象。鄧亞平在讓人感到夏政委可敬可親可愛的同時,也讓人更近距離接觸到了:榮譽、奉獻、正氣、責任等高尚字眼的諸多涵義。
文章突出了“真”。文中的事例,都是作者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真實、自然、可信。文章的字里行間,展示了軍營真實的生活、展示了真實的夏政委。他形象光輝,但又不是“高大全”,他是有血有肉,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一個真實的軍人。他有很高的政治素養、剛正品德、奉獻精神和人格魅力,他是部隊政工干部的優秀代表,是軍旅文化的一個載體和一個符號。
文章流淌著“情”。鄧亞平是帶著感情、熱情和激情寫的文字。夏政委那種對部隊的情、對事業的情、對軍人尤其是年輕士兵的情,通過一件件小事躍然紙上。既盡職盡責,又努力做好擔負的各項工作;既率先垂范,又嚴格要求部下用心傳幫帶……
看似平凡的小事、如同嘮家常的話語,讓人領略到夏政委從心底流淌出來的愛,強烈感受到那種彌足珍貴的融入骨子里、滲透血液中的純粹軍旅之情。
文章凸顯出“實”。每件事情發生的場景活龍活現,夏政委說的每一句話都實實在在,每個鏡頭都好像電影的鏡頭栩栩如生。例如,作者“一天夜晚去夏政委的辦公室送材料,只見他頭上掛滿汗水,布衫衣濕透好大一塊。那時條件差,別說空調,就連一個風扇也沒有。團部通訊員特意給政委準備了一大茶缸涼白開和一條濕毛巾。熱了,他擦一把汗;渴了,喝一口涼開水,繼續工作?!边@個場景,讓經歷了那個年代的人倍感熟悉,讓后來的年輕人了解當年軍人的工作狀態和奮斗精神。是的,那個年代物質匱乏,但夏政委的精神卻非常富有。正是擁有這種崇高而又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夏政委和許許多多人民的子弟兵履行著軍人神圣的職責,無怨無悔地貢獻著寶貴的年華。
寫到這里,我的耳畔仿佛回響著一首軍旅之歌的旋律:“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我想,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像夏政委這樣勇于奉獻的軍人,他們用理想充實胸懷、用意志鑄就信念,用奉獻詮釋軍人的天職與對黨和祖國的忠誠,這才有了人民與祖國的幸福和安寧。
這既是軍人的擔當與追求,更是共產黨人的情懷與責任!
可敬的夏青山副政委已于2023年1月16日逝世,享年94歲。
本刊獨家原創 抄襲剽竊必究
作者鄧亞平 山西沁源人。1968年2月入伍,歷任寧夏軍區獨立師二團(后對調到西安)三連戰士、班長,陜西省軍區政治部新聞報道員。1976年畢業于西安理工大學工企自動化專業,1978年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外貿運輸公司工作。1983年調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先后任干事、副處長、文明辦主任、宣傳部副巡視員兼文明辦副主任。高級政工師職稱。2009年退休。曾任自治區乒乓球協會副會長,現任寧夏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宣教委主任兼宣講團團長。
原文編輯:曹益民 趙蘇平 鞏天寶
本文編輯:徐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