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就是菜場,經常買新出爐的燒餅吃,但燒餅卻越來越不好吃,老板沒有換人,原因只是因為拆遷,周邊居民少掉一半,肉眼可見地行人稀少,雖然商家走了大半,仍然不能重現往日繁華,原本出爐的熱燒餅直接放在筐里,不一會就被買走一空,現在則是蓋上厚厚的保溫被,燒餅倒是溫熱的,只是再無酥脆感,反而又硬又韌性十足,不但需要用牙咬,還要用力撕扯,難吃到讓自己受罪。
原因正是拆遷導致居民大幅減少,消費燒餅的人群不足,老板一爐燒餅不能及時賣掉,又不愿燒餅變涼,于是把燒餅罩在保濕被里,水分慢慢蒸發掉,引起淀粉結構變化,終于硬到十分難吃。因此是燒餅生產量太大,但需求卻十分不足,老板不愿舍棄規模化生產,結果生產和需求不匹配,再也循環不動了,老板選擇犧牲燒餅質量,會引發消費者不滿,更加不愿意購買,燒餅店生意還會更差。
經濟也是同款道理,原本世界工廠的產量是供應全世界,美國要同世界工廠打貿易戰,減少進口數量和貿易逆差,正是原本大客戶減少購買同時又去別家購買,但世界工廠規模化產量龐大,不愿也不能縮減產能,甚至大打價格戰希望搶占市場,但國家間關稅剛性在那里,又會沖擊其他國家同類產品和就業,他國政府為產業和就業原因,仍然會減少進口。
這是世界工廠產業搬遷越南、印度、墨西哥的邏輯,在貿易沖突日益激烈的現在,開足產量已經不再現實,因此會有企業關停,失業和靈活就業人員大增,除了房價下跌使得大部分人財富縮水,花錢更加謹慎之外,更多原因是外國需求不再面向世界工廠,就像社區居民大量搬遷一般。
世界工廠現實是死亡人口大于出生人口,人口總量在快速下降,疊加退休人口快速增加,消費需求同樣下降,內外壓力導致消費萎靡,如果要說到其中的解法,定然要縮減生產規模,從大而全到小而美,從一整爐燒餅到半爐燒餅,才不至于陷入產品過剩、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另一點就是要開辟新的賽道,從過剩的燒餅轉入到其他未滿足的業態。
燒餅已經陷入無可自拔的惡性循環,因為老板閉目塞聽只愿按著愿望行事,在原來的行事基礎上小修小補,不肯做出隨事實變化的變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