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成都市 ,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蔚來ES6(參數丨圖片)在行駛中撞擊路邊護欄后沖入對向車道,與對向車輛發生碰撞并引發火情。
事故共導致三車受損,5名駕乘人員受傷,好在傷者經送醫治療后均無生命危險。事情發生之后,蔚來方面迅速進行了回應。
事故圖片
蔚來回應了,整車安全機制觸發,車身結構保持穩定
應該說,對于網傳事件,蔚來方面的回應,一向是比較及時的。這能夠讓公眾更好的了解事實,值得肯定。
針對這起事故,蔚來方面于24日發布詳細說明。蔚來消息顯示,事故發生時,涉事車輛的車門自動解鎖,隱藏式門把手同步彈開。應該說,這便于車內人員逃生與外部救援。
同時,安全帶預緊器、安全氣囊等被動安全裝置均正常觸發。此外,從車輛結構看,事故車輛A柱與B柱未發生潰折,車內空間未出現明顯擠壓變形,車身框架保持完整。
蔚來官方回應
對于事故方面的原因,蔚來方面表示,目前正積極配合警方調查事故具體原因,并將持續為涉事車主提供必要支持。
顯然,從涉事事故車輛的表現看,我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被動安全技術在此次事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例如,車門自動解鎖功能在碰撞后及時開啟,避免了因電路受損導致車門鎖死的風險。要知道,在國內一些事故中,這個問題頗為值得關注。
媒體關注
同時,可能是受益于高強度車身材料(如A柱、B柱)的抗壓能力,涉事車輛的車內空間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形擠壓,這可能為車內人員留出了更多的生存空間。
此外,蔚來事故監測平臺的快速響應機制也值得關注。該系統通過車載傳感器實時監測車輛狀態,一旦發生碰撞或異常,可立即觸發預警并通知后臺,為救援爭取時間。
在一定程度上,這顯示了,智能化的安全預警與傳統的車身結構防護相結合,或許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安全設計的新的方向。
官方通報
燃油車碰撞也有起火風險,公眾須理性看待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
在國內車市,新能源汽車交通事故,往往能夠引發較大的關注,觸動公眾神經。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620萬輛,市場滲透率超過30%。
隨著保有量激增,安全性能始終是消費者最敏感的議題。在一定程度上,這顯示了,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過程中,安全依舊是最不可忽視的核心指標之一。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技術和創新的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比如說,通過結構防護、熱管理系統優化等方式降低碰撞后熱失控風險。
非事故車輛,僅為示例
同時,新能源汽車在車被動安全設計方面,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值得肯定。比如說,車身剛性、碰撞后自動救援機制等,都值得肯定。
有鑒于此,我認為,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風險,公眾的關注度可以理解,但是公眾也需要理性看待這些風險。
事實上,傳統燃油車碰撞后同樣存在起火可能,關鍵在于車企能否通過技術創新將風險降至最低。
我認為,未來,隨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電池安全技術的迭代,新能源汽車的安全表現或將成為消費者信心的核心支撐點。
非事故車輛,僅為示例
本文結語:
整體上看,從蔚來方面發布的信息來看,在這次事故當中,蔚來涉事車輛的在被動安全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
同時,事故發生之后,蔚來方面并沒有回避或者沉默以對,而是積極進行了回應,從而讓公眾了解事實真相,值得肯定。
要知道,當前信息傳播環境極其復雜,及時溝通和回應,是避免問題進一步發酵的有效措施,也有助于提升用戶信任和品牌形象構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目前尚在調查之中,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不信謠、不傳謠,具體以官方調查結論為準。
本文聲明:
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原創文章,總第11592期,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