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思想一以貫之,無非忠恕兩字而已” ,這是孔子的弟子曾參對孔子思想的總結。其大意是,孔子的學說有一個基本的理念貫穿始終,這個理念就是 “忠” 和 “恕” 兩個字。
但不少人往往以過于狹義的方式理解忠恕兩字。例如,“忠”往往被狹義解釋為忠于他人或忠于國家等道德義務。但實際上,忠即是中之心,忠是內在忠于做好分內的責任。
孔子所說的“忠”字遠不僅只是忠誠或忠心。還包括忠于做好自己分內的責任,做到止于至善,達到最完美的境界。但同時又不逾越自己的本分。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每個人在任何階段,都同時扮演著多個角色。例如,在家庭中,扮演著人子或人女、人夫或人妻、人父或人母的角色。在公司中,扮演著上司、下屬和同級的角色。在學校中,扮演著學生、同學或老師的角色。
最高境界的忠,就是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每一個角色,達到最完美的境界。
例如,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在公司里要扮演好企業(yè)家的角色,管理好公司。在出行時,要扮演好行人的角色,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禮貌。在家中,要孝順父母,扮演好子女的角色。教育和撫養(yǎng)子女,扮演好父親或母親的角色。
同時,不逾越自己的本分,例如,不能在家中都繼續(xù)扮演企業(yè)家的角色,以上位者的姿態(tài)對待自己的父母、子女或配偶。
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要忠于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忠于自己的內心,不被他人觀點和社會價值觀所束縛,不隨波逐流。勇于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拒絕被動接受外界賦予的“身份”標簽,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持續(xù)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努力做好自己當前的分內事,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坦然面對不能控制的事。根據(jù)自己當前的地位和能力來行事,不羨慕他人,不與他人比較,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孔子所說的“恕”,不僅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僅是原諒別人。還包括同理心,與他人相處時,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進行思考。
每個人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都不同,思想也各異,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事物的理解和需求也不盡相同。我們不要想當然地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他人,這樣容易引起誤解,甚至沖突。
莊子用《海鳥不愛音樂》的故事說明了如果想當然地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即使初心是好的,但也或將會事與愿違。
魯王把海鳥帶入宮中,用自己最喜歡的音樂和美食款待海鳥,認為自己喜歡什么,海鳥也會喜歡什么。但是,這些恩寵對海鳥來說反而是一種折磨,最終海鳥在奢華的宮廷生活中死去。
我們不應固執(zhí)地堅持自己的主觀立場,而要學會理解和包容世界的多樣性、不同的觀點和需求。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與他人和社會和諧相處。
因此,人生無非是忠恕兩字而已,我們應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